【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板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
,特别涉及一种黑板灯。
技术介绍
教室黑板照明目的是提供良好的视觉光环境,保证教师和学生能够轻松地在黑板上书写、阅读黑板上的内容。而现有技术中的黑板灯,常见为在黑板的上沿安装荧光灯管作为黑板灯使用。由于荧光灯管发出的光可能直接照射到教师、学生的眼睛里,较强的光线与背景光线的对比之下就会产生眩光、照度不均匀等问题。且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黑板所需的照明强度也不一,用同一照明强度会对人的视力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线均匀强度可调且防止眩光的黑板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黑板灯,包括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分别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转动体的外壁上沿第一转动体的周向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照明区域,每个的所述第一照明区域内沿第一转动体的周向分别设有至少两组的第一照明模块,每组的第一照明模块内沿第一转动体的轴向分别设有至少两个的照明组件,位于不同第一照明区域内的第一照明模块的照明强度分别不同;所述第二转动体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黑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分别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转动体的外壁上沿第一转动体的周向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照明区域,每个的所述第一照明区域内沿第一转动体的周向分别设有至少两组的第一照明模块,每组的第一照明模块内沿第一转动体的轴向分别设有至少两个的照明组件,位于不同第一照明区域内的第一照明模块的照明强度分别不同;所述第二转动体的外壁上沿第二转动体的周向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二照明区域,每个的所述第二照明区域内沿第二转动体的周向分别设有至少两组的第二照明模块,每组的第二照明模块内沿第二转动体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第一步进电机和第二步进电机;所述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分别为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转动体的外壁上沿第一转动体的周向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一照明区域,每个的所述第一照明区域内沿第一转动体的周向分别设有至少两组的第一照明模块,每组的第一照明模块内沿第一转动体的轴向分别设有至少两个的照明组件,位于不同第一照明区域内的第一照明模块的照明强度分别不同;所述第二转动体的外壁上沿第二转动体的周向设有至少两个的第二照明区域,每个的所述第二照明区域内沿第二转动体的周向分别设有至少两组的第二照明模块,每组的第二照明模块内沿第二转动体的轴向分别设有至少两个的所述照明组件,位于不同第二照明区域内的第二照明模块的照明强度分别不同;所述第一转动体、第二转动体和待照明黑板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转动体与第二转动体与待照明黑板分别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转动体和第一转动体分别设于待照明黑板的上方,所述第二转动体沿待照明黑板的高度方向位于第一转动体的上方;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驱动第一转动体转动,使得第一转动体上的至少一个第一照明区朝向待照明黑板;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驱动第二转动体转动,使得第二转动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照明区域朝向待照明黑板;所述第一照明区域的数目少于第二照明区域的数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包括透镜和发出发散光的光源;所述光源分别设于第一转动体和第二转动体的外壁上;所述透镜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盖设于光源上,所述凹槽的底壁为入光面,所述入光面为朝向光源突出的弧面;所述透镜的另一端的端面为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为平面结构;所述透镜的侧壁为凹面朝向光源的弧面,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凌,余灶林,白鹭明,陈子鹏,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朗星节能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