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及灌胶密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9208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所述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包括待引入线缆的隔板本体、线缆以及线帽,隔板本体设有用于穿设线缆的贯穿通孔,在环通孔周缘向隔板外侧延伸有第一凸环,第一凸环与线帽可拆卸连接在隔板本体外侧并在线帽与隔板本体之间形成灌胶空间,线帽还设有若干灌胶功能孔,灌胶功能孔与所述灌胶空间连接。这种合理化技术方案不仅有利于优化机械结构、简化安装步骤、降低生产、装配及维修成本,更是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控制密封胶外溢及具有良好防水密封效果的线缆引入结构,避免了原料浪费,降低了产品不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及灌胶密封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及灌胶密封方法。
技术介绍
在进行机械装配时,线缆往往需要通过穿孔/穿板操作,普通的引入装置由于机械连接关系往往密封不严,结构之间易出现间隙,无法做到高精度的防水,或是为达到高精度要求,往往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过高;而采用灌胶方法进行密封的线缆穿墙结构受制于密封胶的流体特性,在灌胶作业时常常发生外溢,导致原料浪费及工件质量问题;此外,现有的线缆防水引入结构还存在因线缆不易定位、灌胶时间控制不精准等原因造成的密封性及防水性不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包括待引入线缆的隔板本体(1)、线缆(2)以及线帽(3),隔板本体(1)设有用于穿设线缆的贯穿通孔(11),在环通孔周缘向隔板外侧延伸有第一凸环(12),第一凸环与线帽可拆卸连接在隔板本体外侧并在线帽与隔板本体之间形成灌胶空间(4),线帽还设有若干灌胶功能孔(33),灌胶功能孔(33)与所述灌胶空间连接。优选地,第一凸环(12)外壁设置有螺纹段,线帽(3)设有与隔板通孔(11)同轴的线缆孔(31)并环线缆孔在线帽一侧配置有内部环形槽(32),在环形槽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凸环对应适配的螺纹段,通过螺纹段拧合使得线帽与第一凸环可拆卸连接在隔板外侧。优选地,灌胶功能孔(33)包括灌胶孔及出胶孔,所述线帽(3)设有至少一个灌胶孔和至少一个出胶孔。优选地,灌胶孔及出胶孔在所述线帽(3)相对于所述线缆孔(31)径向对称布置。优选地,环所述隔板本体通孔(11)周缘向隔板内侧延伸有第二凸环(13),第二凸环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段且所述线帽(3)能够通过螺纹段对应拧合在隔板本体内侧。优选地,隔板通孔(11)两侧为楔形切口,线缆(2)穿过该通孔并经由楔形切口前端向线缆径向方向压缩一预设形变量。优选地,线帽(3)在环形槽(32)远端内壁设置有螺纹段并通过该螺纹段与所述第一凸环(12)对应适配拧接,线帽在螺纹段上端还一体成型有一用于抵接所述第一凸环的限位块(34)。优选地,灌胶功能孔(33)贯穿所述线帽(3)并与环形槽(32)连为一体,所述第一凸环(12)外侧拧接于环形槽,其内侧与所述线缆孔(31)外壁之间缝隙宽度为3mm-10mm,外界通过所述灌胶功能孔及所述缝隙与灌胶空间(4)相连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船只,具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灌胶密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提供一待引入线缆的隔板本体(1)、线缆(2)以及线帽(3),隔板本体设有用于穿设线缆的贯穿通孔(11),在环通孔周缘向隔板外侧延伸的第一凸环(12)外壁设置有螺纹段,线帽设有与隔板通孔同轴的线缆孔(31)并环线缆孔在线帽一侧配置有内部环形槽(32),在环形槽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凸环对应适配的螺纹段;(b)线帽通过螺纹段拧合连接在隔板本体外侧并在线帽与隔板本体之间形成灌胶空间(4),线帽还设有若干灌胶功能孔(33),灌胶功能孔与所述灌胶空间连接,向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的至少一个灌胶功能孔内以预设压强注入密封胶;(c)以预设压强持续灌胶一段时间后,观察其他灌胶功能孔是否出现溢胶情况,如其他灌胶功能孔均出现溢胶情况,则停止灌胶操作。优选地,在步骤(b)中,应实时控制压强,以保证密封胶优先填充灌胶空间(4),在灌胶操作结束前不会从隔板通孔(11)处溢出并控制慢速出胶,出胶速度为1-6g/s。优选地,在步骤(c)中,所述灌胶功能孔(33)包括灌胶孔及出胶孔,线帽(3)设有至少一个灌胶孔和至少一个出胶孔,如出胶孔出现溢胶情况,则停止灌胶操作。优选地,还包括步骤(d),为进一步增强密封效果,环所述隔板本体(1)通孔周缘向隔板内侧延伸有第二凸环(13),第二凸环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段且所述线帽(3)能够通过螺纹段对应拧合在隔板本体(1)内侧,向隔板内侧线帽的灌胶功能孔(33)内以预设压强注入密封胶,并持续灌胶一段时间后,观察其他灌胶功能孔是否出现溢胶情况,如其他灌胶功能孔均出现溢胶情况,则停止灌胶操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及灌胶密封方法所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①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隔板本体设有用于穿设线缆的贯穿通孔,第一凸环外壁与线帽环形槽内壁设有对应适配的螺纹段,本专利技术通过螺纹段拧合使得线帽连接在隔板本体外侧并在线帽与隔板本体之间形成灌胶空间,并通过线帽设有的若干与所述灌胶空间连接的灌胶功能孔实现灌胶操作,这种合理化技术方案不仅有利于优化机械结构、简化安装步骤、降低生产、装配及维修成本,更是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控制密封胶外溢及具有良好防水密封效果的线缆引入结构,避免了原料浪费,降低了产品不良率;②本专利技术在环所述隔板本体通孔周缘向隔板内侧延伸有第二凸环,第二凸环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段且所述线帽能够通过螺纹段对应拧合在隔板本体内侧,上述设置使得线缆穿过隔板时,由线帽与隔板本体在隔板本体内外两侧分别封闭有用于注入密封胶的灌胶空间,通过灌胶操作,灌胶空间中的空气由灌胶功能孔排出并使得灌胶空间将线缆与隔板的穿设位包覆密封于内部,从而使线缆在穿过隔板时能够通过线缆引入结构进一步获得更好的气密性及防水性。③本专利技术中隔板通孔两侧为楔形切口,线缆穿过通孔并经由楔形切口前端向线缆径向方向压缩一预设形变量,过盈穿设方式使得线缆与通孔的接合更加紧密,并使得线缆的定位更加稳定,从而保证灌胶操作过程的精准度及可控性;④本专利技术中在线帽上设置若干灌胶孔及出胶孔,并采用在灌胶孔同时灌胶的方式使得密封胶在灌胶空间内的填充流向更加均衡及密集,能够减少气泡并尽可能保证不同出胶孔所需灌胶时间的统一性;⑤本专利技术公开的灌胶密封方法,能够通过观察出胶孔的溢胶情况,预判不透明工件内部的密封胶填充情况,从而准确判断出灌胶操作的进程以及结束时间,使得灌胶密封过程获得更高的可控性及操作性,并能够有效提高良品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的侧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线帽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的侧截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隔板本体;11:通孔;12:第一凸环;13:第二凸环;2:线缆;3:线帽;31:线缆孔;32:环形槽;33:灌胶功能孔;34:限位块;4:灌胶空间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进行机械装配时,线缆往往需要通过穿孔/穿板操作,普通的引入装置由于机械连接关系往往密封不严,结构之间易出现间隙,无法做到高精度的防水,或是为达到高精度要求,往往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过高。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待引入线缆的隔板本体(1)、线缆(2)以及线帽(3),隔板本体(1)设有用于穿设线缆(2)的贯穿通孔(11),在环该通孔周缘向隔板外侧延伸有第一凸环(12),第一凸环与线帽(3)可拆卸连接在隔板本体外侧并在线帽与隔板本体之间形成灌胶空间(4),线帽还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包括待引入线缆的隔板本体(1)、线缆(2)以及线帽(3),隔板本体(1)设有用于穿设线缆的贯穿通孔(11),在环通孔周缘向隔板外侧延伸有第一凸环(12),第一凸环与线帽可拆卸连接在隔板本体外侧并在线帽与隔板本体之间形成灌胶空间(4),线帽还设有若干灌胶功能孔(33),灌胶功能孔(33)与所述灌胶空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包括待引入线缆的隔板本体(1)、线缆(2)以及线帽(3),隔板本体(1)设有用于穿设线缆的贯穿通孔(11),在环通孔周缘向隔板外侧延伸有第一凸环(12),第一凸环与线帽可拆卸连接在隔板本体外侧并在线帽与隔板本体之间形成灌胶空间(4),线帽还设有若干灌胶功能孔(33),灌胶功能孔(33)与所述灌胶空间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环(12)外壁设置有螺纹段,线帽(3)设有与隔板通孔(11)同轴的线缆孔(31)并环线缆孔在线帽一侧配置有内部环形槽(32),在环形槽内壁设置有与第一凸环对应适配的螺纹段,通过螺纹段拧合使得线帽与第一凸环可拆卸连接在隔板外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功能孔(33)包括灌胶孔及出胶孔,所述线帽(3)设有至少一个灌胶孔和至少一个出胶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孔及出胶孔在所述线帽(3)相对于所述线缆孔(31)径向对称布置。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其特征在于,环所述隔板本体通孔(11)周缘向隔板内侧延伸有第二凸环(13),第二凸环的外壁设置有螺纹段且所述线帽(3)能够通过螺纹段对应拧合在隔板本体内侧。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通孔(11)两侧为楔形切口,线缆(2)穿过该通孔并经由楔形切口前端向线缆径向方向压缩一预设形变量。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帽(3)在环形槽(32)远端内壁设置有螺纹段并通过该螺纹段与所述第一凸环(12)对应适配拧接,线帽在螺纹段上端还一体成型有一用于抵接所述第一凸环的限位块(34)。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胶型线缆引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胶功能孔(33)贯穿所述线帽(3)并与环形槽(32)连为一体,所述第一凸环(12)外侧拧接于环形槽,其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灿荣吴铎陈辉奇彭卓志丹尼斯
申请(专利权)人:海捷水下潜航器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