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使用的电力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9191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使用的电力储能装置,包括壳体和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壳体顶端,所述壳体包括中空凹形块和两组活动块,且两组所述活动块插接在中空凹形块两侧,所述中空凹形块内部对称焊接有至少六组第一凹形块,且相对的两组第一凹形块之间插接有蓄电池,两组所述活动块内部均对称设有至少六组第二凹形块,且相对的两组第二凹形块之间也插接有蓄电池,顶板顶端中心镶嵌后蓄电池,能够对壳体内部输送风,能够有效的降低壳体内部的温度,从而降低蓄电池的温度,防止蓄电池因内部元件发热而损坏;根据安装蓄电池数量来改变壳体的长度,能够使本装置适合各种工作场所,使用方便,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使用的电力储能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为一种便于组装使用的电力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专利技术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专利技术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20世纪出现的大规模电力系统是人类工程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电力的使用已经非常的广泛了,对于电力的存储一般都是采用蓄电池进行保存,但是,常见的蓄电池体积都是固定的,不能够适合所有的工作场所,通用性差,而且蓄电池在使用时会散发热量,如果热量过大的话,会对蓄电池内部的元件造成损坏,影响蓄电池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使用的电力储能装置,能够适合不同的工作场所,通用性强,且能够降低蓄电池的温度,防止蓄电池因内部元件发热而损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使用的电力储能装置,包括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组装使用的电力储能装置,包括壳体(1)和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设置在壳体(1)顶端,所述壳体(1)包括中空凹形块(101)和两组活动块(102),且两组所述活动块(102)插接在中空凹形块(101)两侧,所述中空凹形块(101)内壁上对称焊接有至少六组第一凹形块(7),且相对的两组第一凹形块(7)之间插接有蓄电池(3),两组所述活动块(102)内部均对称设有至少六组第二凹形块(8),且相对的两组第二凹形块(8)之间也插接有蓄电池(3),所述第二凹形块(8)一侧对称焊接有两组插块(9),所述活动块(102)上开设有与插块(9)相对应的插槽(10),所述中空凹形块(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使用的电力储能装置,包括壳体(1)和顶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2)设置在壳体(1)顶端,所述壳体(1)包括中空凹形块(101)和两组活动块(102),且两组所述活动块(102)插接在中空凹形块(101)两侧,所述中空凹形块(101)内壁上对称焊接有至少六组第一凹形块(7),且相对的两组第一凹形块(7)之间插接有蓄电池(3),两组所述活动块(102)内部均对称设有至少六组第二凹形块(8),且相对的两组第二凹形块(8)之间也插接有蓄电池(3),所述第二凹形块(8)一侧对称焊接有两组插块(9),所述活动块(102)上开设有与插块(9)相对应的插槽(10),所述中空凹形块(101)上开设有通槽(5),且所述通槽(5)槽内插接有螺栓(4),所述活动块(102)上等距离开设有至少六组与螺栓(4)相对应的螺纹孔(6),所述顶板(2)包括中空板(201)和两组活动板(202),且两组所述活动板(202)活动安装在中空板(201)内部,所述中空板(201)顶端镶嵌后风机(18),两组所述活动板(202)底端均开设有通风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伟黄旭东黄昆肖翻武利群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为蓝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