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回油高压共轨喷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燃油喷射
,尤其涉及一种低回油高压共轨喷油器。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和排放法规的升级,作为内燃机的燃油雾化机构,喷油器喷射压力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大多数厂家的高压控制腔液压控制方式仍采用两通阀技术,两通阀技术的控制腔在出油的同时进油孔继续进油,这样在同一工况下,两通阀技术回油量较大。同时,喷油器喷射压力的增高,造成控制腔出油节流孔两端压差越来越大,根据流体力学知识,压差势能越大,转换的燃油流速就越大。节流孔两大压差越大,高压出口处空穴产生的概率就越大,对零部件寿命越不利;较大的流速也加大对流过表面的冲刷,大大增加磨损失效的风险。为降低喷油器回油量,近来部分厂家(如电装)采用三通阀技术,电装公司三通阀虽大大降低了喷油器回油量,但电装结构三通阀只能在通电时间较短范围内有效工作,且不能解决出油节流孔两端压力差较大,产生空穴失效的风险。在提高喷油器喷射压力过程中,康明斯在降低出油孔两端压力差方面,采用两级分压技术来降低节流孔两端压力差,但此种结构不能解决喷油器回油量大的问题。因此,如何在解决喷油器回油量问题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回油高压共轨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回油高压共轨喷油器包括电磁铁组件、电磁铁紧帽、电磁铁弹簧、喷油器体、针阀组件、控制阀组件、开关球阀和孔板偶件,所述电磁铁紧帽设置在所述喷油器体的大端,所述电磁铁组件固定在所述喷油器体的上端面,所述针阀组件包括针阀体、长针阀和导向套,所述针阀体设置在所述喷油器体的小端,所述喷油器体的上端设置有凹腔,所述长针阀通过所述凹腔放入所述针阀体内,所述长针阀的背离所述针阀体的一端依次穿入调节垫片、调压弹簧和所述导向套,其中所述导向套位于所述长针阀的上端,所述孔板偶件设置在所述凹腔内,所述孔板偶件包括密封节流孔板和耦合节流孔板,所述密封节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回油高压共轨喷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回油高压共轨喷油器包括电磁铁组件、电磁铁紧帽、电磁铁弹簧、喷油器体、针阀组件、控制阀组件、开关球阀和孔板偶件,所述电磁铁紧帽设置在所述喷油器体的大端,所述电磁铁组件固定在所述喷油器体的上端面,所述针阀组件包括针阀体、长针阀和导向套,所述针阀体设置在所述喷油器体的小端,所述喷油器体的上端设置有凹腔,所述长针阀通过所述凹腔放入所述针阀体内,所述长针阀的背离所述针阀体的一端依次穿入调节垫片、调压弹簧和所述导向套,其中所述导向套位于所述长针阀的上端,所述孔板偶件设置在所述凹腔内,所述孔板偶件包括密封节流孔板和耦合节流孔板,所述密封节流孔板上还设置有进油节流孔,所述进油节流孔的入口导向孔连接喷油器体高压进油口,所述进油节流孔的出口扩压孔与耦合节流孔板连接,所述耦合节流孔板上设置有第一出油节流孔,所述密封胶节流孔板上设置有第二出油节流孔,所述第二出油节流孔通过降压孔与所述开关阀球连接,所述第一出油节流孔和所述第二出油节流孔能够实现两级降压,所述密封节流孔板的下端与所述导向套刚性接触,所述孔板偶件、导向套和所述针阀组件共同组成高压控制腔,所述高压控制腔能够控制所述长针阀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控制阀组件设置在所述凹腔内,所述控制阀组件包括衔铁、衔铁杆和控制阀座,所述衔铁与所述衔铁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阀座与所述喷油器体的内螺纹形成轴向力以连接所述喷油器体与所述密封节流孔板,所述开关球阀设置在所述密封节流孔板的密封锥面,所述开关球阀通过所述衔铁杆连接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王凌云,马里,俞建达,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