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空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10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摩托车空滤器,包括左右壳体,左壳体同一端设有进气口及排气口,排气口处设有滤芯,左右壳体内壁分别设有左、右隔板拼接形成隔板Ⅰ,隔板Ⅰ从壳体前端的进气口下方延伸至壳体后端形成进气腔Ⅰ;左右壳体尾部内壁设有左右挡板拼接形成隔板Ⅱ,将进气腔Ⅰ尾部的壳体空腔隔离出进气腔Ⅱ,隔板Ⅰ上设有连通进气腔Ⅰ、Ⅱ的通气口;隔板Ⅱ设有安装通孔以固定设置导流管,导流管的一端延伸至进气腔Ⅱ尾部,一端延伸至滤芯;将原来进气管道扩展为两个进气腔及导流管,能对进气噪音进行控制,从而达到降噪的效果;本进气结构由壳体内设置的左右隔板及左右挡板拼合形成,只需将左右壳体合并安装即可构成上述进气结构,安装方式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空滤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空滤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噪声控制法规对机动车噪声限值不断修订,而进气噪声作为摩托车主要噪声源之一,逐渐成为重点控制对象。一般摩托车的发动机上通常设有空滤器,经过消声设计的空滤器能起到降噪作用,成为控制进气噪声的有效方法,因此有必要对空滤器的消声结构作深入的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加长进气通道的摩托车空滤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摩托车空滤器,包括左右壳体,所述左壳体的同一端设有进气口及排气口,排气口处设有滤芯其外套有排气管,所述左右壳体内壁分别设有左隔板和右隔板,两者拼合连接形成隔板Ⅰ,所述隔板Ⅰ从壳体前端的进气口下方延伸至壳体后端形成进气腔Ⅰ;左右壳体尾部内壁设有左右挡板拼接而成的隔板Ⅱ,进气腔Ⅰ尾部的壳体空腔被所述隔板Ⅱ隔离出进气腔Ⅱ,隔板Ⅰ上设有连通进气腔Ⅰ与进气腔Ⅱ的通气口;所述隔板Ⅱ设有安装通孔以固定设置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延伸至进气腔Ⅱ尾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滤芯附近。所述导流管的外壁环设有安装边,所述安装边的左右两侧壁开有插槽,当所述左、右壳体合并安装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空滤器,包括左、右壳体(1、2),所述左壳体(1)的同一端设有进气口(11)及排气口(12),排气口(12)处设有滤芯(4),其外套有排气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壳体(1、2)内壁设有左隔板(14)和右隔板(21)拼接形成隔板Ⅰ(5),所述隔板Ⅰ(5)从壳体前端的进气口(11)下方延伸至壳体后端形成进气腔Ⅰ(7);左、右壳体(1、2)的后端内壁设有左、右挡板(15、22)拼接形成隔板Ⅱ(6),进气腔Ⅰ(7)下方的壳体空腔被所述隔板Ⅱ(6)隔离出进气腔Ⅱ(8),隔板Ⅰ(5)尾部设有连通进气腔Ⅰ(7)与进气腔Ⅱ(8)的通气口(51);所述隔板Ⅱ(6)设有安装通孔(9)以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空滤器,包括左、右壳体(1、2),所述左壳体(1)的同一端设有进气口(11)及排气口(12),排气口(12)处设有滤芯(4),其外套有排气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壳体(1、2)内壁设有左隔板(14)和右隔板(21)拼接形成隔板Ⅰ(5),所述隔板Ⅰ(5)从壳体前端的进气口(11)下方延伸至壳体后端形成进气腔Ⅰ(7);左、右壳体(1、2)的后端内壁设有左、右挡板(15、22)拼接形成隔板Ⅱ(6),进气腔Ⅰ(7)下方的壳体空腔被所述隔板Ⅱ(6)隔离出进气腔Ⅱ(8),隔板Ⅰ(5)尾部设有连通进气腔Ⅰ(7)与进气腔Ⅱ(8)的通气口(51);所述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书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恒勃滤清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