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08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显示器,包括底座,该底座包括下壳体、可沿下壳体升降的上壳体以及用于驱动上壳体升降的升降控制机构,所述上壳体为上部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下壳体为下部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上壳体盖合在下壳体上,该升降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在上壳体上的上安装板和固定在下壳体上的下安装板,在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上安装板相对下安装板升降的电动升降组件;在所述下壳体前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USB接口和HDMI接口。采用以上结构,既能作为电脑屏幕使用,又能作为电视使用,同时具有高度调节功能,使人们获得更佳的观看姿态,防止引发颈椎疾病,并能够便捷地外接U盘、移动硬盘和电视盒子等输入输出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显示器
本技术属于计算机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显示器。
技术介绍
显示器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现有的显示器通常只具有俯仰和转动的四向调节功能,而不具有升降调节功能,导致无法满足不同身材(特别是身高)人们的使用需求,使用电脑时只能以不舒适/不正确的姿势观看屏幕,长此以往极易引发颈椎疾病。市场上有的显示器既能作为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又能不连接主机,直接作为电视屏幕使用。当显示器作为电视屏幕使用时,人们通常远距离地观看电视或电影,经研究表明,人们这种状态下观看电视电影时的头部姿态是与操作电脑时的头部姿态不同的,观看电视电影时的视线略高于操作电脑时的视线,因此,也希望显示器具有升降功能,以提高观看舒适性,否则只能人为地垫高显示器,操作起来极为不便。并且,显示器作为电视屏幕使用时常常需要连接U盘和移动硬盘等设备,传统显示器的USB接口都设计在显示器的背面,通常需要倾倒或转动显示器才能完成,尤其在空间狭小的地方操作起来更是不便。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显示器,既能作为电脑屏幕使用,又能作为电视使用,同时具有高度调节功能,能够便捷地外接U盘和移动硬盘等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显示器,包括显示屏支架和安装在显示屏支架上的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架包括支撑杆和底座,所述支撑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显示屏和底座连接,所述底座包括下壳体、可沿下壳体升降的上壳体以及用于驱动上壳体升降的升降控制机构,所述上壳体为下部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下壳体为上部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上壳体盖合在下壳体上,并合围形成一个安装腔室,所述升降控制机构设置在该安装腔室中,该升降控制机构包括固定在上壳体上的上安装板和固定在下壳体上的下安装板,在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上安装板相对下安装板升降的电动升降组件;在所述下壳体前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USB接口和HDMI接口,当上壳体升起后,能够使USB接口和HDMI接口外露,当上壳体下降后,上壳体能够遮挡USB接口和HDMI接口。采用以上结构,通过控制升降调节按钮,电动升降组件能够使上安装板相对下安装板升降,从而使上壳体沿下壳体升降,最终实现显示屏的高度调节,使使用者能够以更舒适的姿态观看屏幕,防止出现颈椎疾病,并使本技术作为电视时通过升高高度使人们获得更佳的观看角度,而且正好能够使USB接口和HDMI接口露出,不仅便于连接U盘和移动硬盘等数据存储设备,而且通过HDMI接口便于电视盒子等设备影音信号输入设备,无需转动或倾倒显示器,操作简单便捷;同时,通过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能够对上壳体和下壳体起到加强的作用,有效提高了底座的结构强度。作为优选:所述电动升降组件包括两根上连杆、两根下连杆、固定在上安装板下部的上安装架、固定在下安装板上部的下安装架以及均位于在上安装架和下安装架之间的电机安装架和驱动架,所述上安装架、下安装架、电机安装架和驱动架呈菱形排布,两根所述上连杆的上端均与上安装架铰接,下端分别与电机安装架和驱动架铰接,两根所述下连杆的下端均与下安装架铰接,上端分别与电机安装架和驱动架铰接,在所述电机安装架上安装有驱动电机,在该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固定连接有与其同步转动的丝杆,在所述驱动架上固定安装有与丝杆螺纹配合的丝杆螺母,该丝杆螺母套装在丝杆上。采用以上结构,驱动电机的电机轴带动丝杆转动,丝杆的转动带动丝杆螺母及驱动架平移,使两根上连杆和两根下连杆的姿态发生改变,从而使上安装架相对下安装架升降,以使上安装板相对下安装板升降,结构稳定可靠,易于实现,且高度调节精确。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的侧壁包覆下壳体的侧壁外。采用以上结构,防止灰尘进入安装腔室中。作为优选:在所述上壳体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滑槽,在所述下壳体上缘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滑槽滑动配合的凸起,该凸起嵌入滑槽中。采用以上结构,使上壳体更加可靠地沿下壳体升降。作为优选:所述上安装板与上壳体上壁的下表面以及所述下安装板与下壳体下壁的上表面均通过铆钉固定连接。采用以上结构,牢固可靠。作为优选:所述显示屏通过球铰安装在支撑杆上。采用以上结构,使显示屏同时具有转动和俯仰调节功能。作为优选:在所述下壳体下壁的下表面涂覆有防滑涂层。采用以上结构,有效提高了显示器安装的稳定性,防止显示器滑动或倾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显示器,结构新颖,易于实现,操作简单,可靠性高,既能作为电脑屏幕使用,又能作为电视使用,同时具有高度调节功能,使人们获得更佳的观看姿态,防止引发颈椎疾病,并且,能够在不倾倒或翻转显示器的情况下便捷地外接U盘、移动硬盘和电视盒子等输入输出设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底座处于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座处于收纳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升降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电动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显示器,包括显示屏支架和安装在显示屏支架上的显示屏1,其中,所述显示屏安装架包括支撑杆2和底座3,所述支撑杆2的上端通过球铰与显示屏1连接,使显示屏1能够相对支撑杆2转动和俯仰调,该支撑杆2的下端固定在底座3上。请参见图1~图5,所述底座3包括上壳体31、下壳体32和升降控制机构33。所述上壳体31为下部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下壳体32为上部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上壳体31盖合在下壳体32上,并合围形成一个安装腔室4。所述支撑杆2的下端与上壳体31上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31外套在下壳体32上,并可沿下壳体32升降,具体地说,所述上壳体31的侧壁包覆下壳体32的侧壁外,在该上壳体31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滑槽311,在所述下壳体32上缘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滑槽311滑动配合的凸起321,该凸起321嵌入滑槽311中,并且,在所述下壳体32下壁的下表面涂覆有防滑涂层,以防止显示屏1滑动或倾倒。请参见图1和图2,在所述下壳体32前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USB接口5和HDMI接口6,当上壳体31升起后,能够使USB接口5和HDMI接口6外露,当上壳体31下降后,上壳体31能够遮挡USB接口5和HDMI接口6。进一步地,所述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合围形成长方体结构,既稳定可靠,又便于升降控制机构33的设计和安装。请参见图3~图5,所述升降控制机构33设置在该安装腔室4中,该升降控制机构33包括固定在上壳体31上的上安装板331和固定在下壳体32上的下安装板332,在所述上安装板331和下安装板332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上安装板331相对下安装板332升降的电动升降组件333。具体地说,所述电动升降组件333包括两根上连杆333e、两根下连杆333f、固定在上安装板331下部的上安装架333a、固定在下安装板332上部的下安装架333b以及均位于在上安装架333a和下安装架333b之间的电机安装架333c和驱动架333d,所述上安装架333a、下安装架333b、电机安装架333c和驱动架333d呈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显示器,包括显示屏支架和安装在显示屏支架上的显示屏(1),所述显示屏支架包括支撑杆(2)和底座(3),所述支撑杆(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显示屏(1)和底座(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包括下壳体(32)、可沿下壳体(32)升降的上壳体(31)以及用于驱动上壳体(31)升降的升降控制机构(33),所述上壳体(31)为下部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下壳体(32)为上部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合围形成长方体结构,所述上壳体(31)盖合在下壳体(32)上,并合围形成一个安装腔室(4),所述升降控制机构(33)设置在该安装腔室(4)中,该升降控制机构(33)包括固定在上壳体(31)上的上安装板(331)和固定在下壳体(32)上的下安装板(332),在所述上安装板(331)和下安装板(332)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上安装板(331)相对下安装板(332)升降的电动升降组件(333);在所述下壳体(32)前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USB接口(5)和HDMI接口(6),当上壳体(31)升起后,能够使USB接口(5)和HDMI接口(6)外露,当上壳体(31)下降后,上壳体(31)能够遮挡USB接口(5)和HDMI接口(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显示器,包括显示屏支架和安装在显示屏支架上的显示屏(1),所述显示屏支架包括支撑杆(2)和底座(3),所述支撑杆(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显示屏(1)和底座(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包括下壳体(32)、可沿下壳体(32)升降的上壳体(31)以及用于驱动上壳体(31)升降的升降控制机构(33),所述上壳体(31)为下部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下壳体(32)为上部开口的盒状结构,所述上壳体(31)和下壳体(32)合围形成长方体结构,所述上壳体(31)盖合在下壳体(32)上,并合围形成一个安装腔室(4),所述升降控制机构(33)设置在该安装腔室(4)中,该升降控制机构(33)包括固定在上壳体(31)上的上安装板(331)和固定在下壳体(32)上的下安装板(332),在所述上安装板(331)和下安装板(332)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上安装板(331)相对下安装板(332)升降的电动升降组件(333);在所述下壳体(32)前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有USB接口(5)和HDMI接口(6),当上壳体(31)升起后,能够使USB接口(5)和HDMI接口(6)外露,当上壳体(31)下降后,上壳体(31)能够遮挡USB接口(5)和HDMI接口(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升降组件(333)包括两根上连杆(333e)、两根下连杆(333f)、固定在上安装板(331)下部的上安装架(333a)、固定在下安装板(332)上部的下安装架(333b)以及均位于在上安装架(333a)和下安装架(333b)之间的电机安装架(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