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9030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框结构,用以固定设置于形成一门洞的其中一侧壁,门框结构包含: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及抵顶件。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分别呈现为L型,而第一固定件的第一内接触面能贴合固定于侧壁的两相邻侧面,第二固定件的第二内接触面的部份能贴合固定于侧壁的另一侧面及第一固定件,抵顶件的两端能分别固定于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的卡合结构。透过调整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彼此间的相对位置,及调整抵顶件相对于第二固定件的相对位置,可以使门框结构安装于多种不同厚度的侧壁,门框结构可适以安装多种不同厚度的门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框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门框结构,特别是一种组合式门框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门框结构,大致是依据约定俗成的墙壁厚度,门洞大小进行设计,且门框结构多是直接固定成型,如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常会发生因为墙壁的厚度所存在的公差,及门洞大小所存在的公差,而导致门框结构无法有效地安装于门洞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框结构,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门框结构多是一体成型地设计,而在墙壁厚度或门洞大小存在有相对较大的公差时,将容易发生门框结构无法安装于门洞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门框结构,其用以固定设置于形成一门洞的其中一侧壁,门框结构包含:一第一固定件、一第二固定件及一抵顶件。第一固定件包含两个第一板体结构,各个第一板体结构的长度方向定义为一纵向方向,分别垂直于纵向方向的一第一径向方向及一第二径向方向共同形成一横向平面,第一固定件在横向平面的截面呈现为L型,两个第一板体结构彼此相连接的位置内凹形成有一第一容置槽,第一容置槽沿纵向方向贯穿第一固定件设置;第一固定件的彼此相反的两侧分别定义为一第一内接触面及一第一外露面。第二固定件包含两个第二板体结构,各个第二板体结构的长度方向与纵向方向平行,第二固定件在横向平面的截面呈现为L型,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具有一卡合结构。抵顶件设置有一缓冲结构,抵顶件的一端能与卡合结构相互配合。其中,当门框结构固定设置于侧壁时,第一内接触面贴合固定于侧壁的两个相邻侧面,第二内接触面的部份贴合固定于侧壁的另一侧面,且第二内接触面的部份贴合固定于第一外露面,抵顶件的一端与卡合结构相互固定,抵顶件设置有缓冲结构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一外露面;而第一外露面远离第二固定件的位置,能提供一门板铰炼固定,门板铰炼相互枢接的一门板相对于门板铰炼呈现为闭合状态时,缓冲结构能对应抵顶门板,而缓冲结构能吸收部份来自门板的作用力。优选地,两个第二板体彼此相互连接的位置内凹形成有一第二容置槽,第二容置槽沿纵向方向贯穿第二固定件;当第二固定件的部份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件时,第二容置槽能对应容置第一固定件的边角。优选地,抵顶件的于横向平面的截面呈现为L型,抵顶件设置有缓冲结构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第一外露面。优选地,门框结构还包含有多个辅助定位件,辅助定位件能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件与侧壁,以强化第一固定件与侧壁之间的连接强度。优选地,门框结构还包含有多个辅助定位件,辅助定位件能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以加强第一固定件与第二固定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优选地,第一内接触面内凹形成有多个沟槽;其中,第一内接触面与侧壁胶合固定后所产生的气体能通过多个沟槽向外逸散。优选地,第二内接触面与第一固定件相互固定的位置,内凹形成有多个沟槽;其中,第二内接触面与第一固定件胶合固定后所产生的气体能通过多个沟槽向外逸散。优选地,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内部具有多个通道,多个通道沿纵向方向贯穿固定件设置。优选地,抵顶件内形成有多个通道,多个通道沿纵向方向贯穿抵顶件。优选地,卡合结构为一内凹槽,内凹槽将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区隔为一顶部及一底部;其中,第二固定件在横向平面的截面,顶部的长度小于底部的长度,而底部的部份不被顶部遮蔽,而不被顶部遮蔽的底部能提供多个辅助定位件插设,以辅助固定第二固定件及第一固定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可以安装于多种不同厚度的侧壁,且门框结构能适以安装多种不同厚度的门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门框结构固定设置于具有门洞的墙壁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门框结构固定于墙壁在横向方向的剖面图。图3A、3B、3C为本专利技术的门框结构的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及抵顶件在横向方向的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门框结构固定设置于不同厚度的门板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门框结构固定设置于不同厚度的墙壁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门框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门框结构的又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门框结构的再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其为本专利技术的门框结构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三个本专利技术的门框结构1能对应固定设置于门洞的三个侧壁W。在实际应用中,三个门框结构1之间可以是相互胶合、卡合、利用辅助定位件(例如钢钉)相互固定;在不同的实施例中三个门框结构1也可以是彼此相互抵靠而未相互结合,或者三个门框结构1可以是可相互分离地卡合,如此使用者可以在任一个门框结构1毁坏时,对单一个门框结构1进行更换,而无需三个门框结构1同时更换。如图2所示,其显示为单一个门框结构1固定于侧壁W的示意图。门框结构1包含有一第一固定件10、一第二固定件20及一抵顶件30,第一固定件10的一侧固定设置于侧壁W的两个相邻的侧面,第二固定件20的一侧部分固定设置于侧壁W的另一侧面,第二固定件20的一侧的另一部分则对应固定设置于第一固定件10。抵顶件30的一端与第二固定件20相互固定,而抵顶件30的另一端则与第一固定件10相互固定。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固定件10、第二固定件20及抵顶件30的材质可以是依据需求选择,例如可以是塑料、木材、塑钢等,于此不加以限制。进一步来说,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3A,图3A显示第一固定件10沿图1所示的X-Y平面截取的横向平面图。第一固定件10可以是由两个第一板体101、102相互连接组成,而各个第一板体101、102的长度方向定义为一纵向方向(即图中所示坐标系的Z轴方向),两个第一板体101、102的一侧边彼此相互连接。分别垂直于纵向方向的一第一径向方向(即图2所示坐标系的X轴方向)及一第二径向方向(即图2所示坐标系的Y轴方向)共同形成一横向平面(即图中所示坐标系的X-Y平面),第一固定件10在所述横向平面的截面呈现为L型。第一固定件10于两个第一板体101、102相互连接的位置内凹形成有一第一容置槽103,第一容置槽103是大致沿纵向方向(即图1所示坐标系的Z轴方向)延伸,而第一容置槽103是贯穿第一固定件10设置;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容置槽103在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横向平面可以是呈现为圆弧状。请一并参阅图2及图3A,第一固定件10彼此相反的两侧面分别定义为一第一内接触面10a及一第一外露面10b,当第一固定件10固定设置于侧壁W时,第一内接触面10a是对应固定设置于侧壁W的两个彼此相邻的侧面,而侧壁W的转角则会对应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103中,借此,在第一固定件10可以在侧壁W的转角不呈现为直角的情况下,第一内接触面10a仍可贴合于侧壁W的两相邻侧壁。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固定件10可以是以胶合的方式,固定于侧壁W,而第一固定件10于第一内接触面10a可以是内凹形成有多个沟槽104,该些沟槽104可以是沿所述纵向方向(即图1所示坐标系的Z轴方向)贯穿第一固定件10设置;如此,在第一固定件10胶合固定于侧壁W时,于黏胶中的气体,将可以通过该些沟槽104向外逸散,从而可避免该些气体无法逸散,而导致第一固定件10无法稳固地与侧壁W相互连接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于本实施例图中是以两个第一板体101、102大致相互垂直地连接为例,但于不同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一板体101、102也可以是以略小于90度的方式相互连接,于此不加以限制。在较佳的应用中,各个第一板体101、102内部可以是具有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结构用以固定设置于形成一门洞的其中一侧壁,所述门框结构包含:一第一固定件,其包含两个第一板体,各个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方向定义为一纵向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一第一径向方向及一第二径向方向共同形成一横向平面,所述第一固定件在所述横向平面的截面呈现为L型,两个所述第一板体彼此相连接的位置内凹形成有一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沿所述纵向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彼此相反的两侧分别定义为一第一内接触面及一第一外露面;一第二固定件,其包含两个第二板体,各个所述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纵向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固定件在所述横向平面的截面呈现为L型,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具有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彼此相反的两侧分别定义为一第二内接触面及一第二外露面;一抵顶件,其设置有一缓冲结构,所述抵顶件的一端能与所述卡合结构相互配合;其中,当所述门框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侧壁时,所述第一内接触面贴合固定于所述侧壁的两个相邻侧面,所述第二内接触面的部份贴合固定于所述侧壁的另一侧面,且所述第二内接触面的部份贴合固定于所述第一外露面,所述抵顶件的一端与所述卡合结构相互固定,所述抵顶件设置有所述缓冲结构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外露面;而所述第一外露面远离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位置,能提供一门板铰炼固定,所述门板铰炼相互枢接的一门板相对于所述门板铰炼呈现为闭合状态时,所述缓冲结构能对应抵顶所述门板,而所述缓冲结构能吸收部份来自所述门板的作用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9 TW 1061337341.一种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结构用以固定设置于形成一门洞的其中一侧壁,所述门框结构包含:一第一固定件,其包含两个第一板体,各个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方向定义为一纵向方向,分别垂直于所述纵向方向的一第一径向方向及一第二径向方向共同形成一横向平面,所述第一固定件在所述横向平面的截面呈现为L型,两个所述第一板体彼此相连接的位置内凹形成有一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沿所述纵向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的彼此相反的两侧分别定义为一第一内接触面及一第一外露面;一第二固定件,其包含两个第二板体,各个所述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纵向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固定件在所述横向平面的截面呈现为L型,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一端具有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二固定件的彼此相反的两侧分别定义为一第二内接触面及一第二外露面;一抵顶件,其设置有一缓冲结构,所述抵顶件的一端能与所述卡合结构相互配合;其中,当所述门框结构固定设置于所述侧壁时,所述第一内接触面贴合固定于所述侧壁的两个相邻侧面,所述第二内接触面的部份贴合固定于所述侧壁的另一侧面,且所述第二内接触面的部份贴合固定于所述第一外露面,所述抵顶件的一端与所述卡合结构相互固定,所述抵顶件设置有所述缓冲结构的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外露面;而所述第一外露面远离所述第二固定件的位置,能提供一门板铰炼固定,所述门板铰炼相互枢接的一门板相对于所述门板铰炼呈现为闭合状态时,所述缓冲结构能对应抵顶所述门板,而所述缓冲结构能吸收部份来自所述门板的作用力。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框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板体彼此相互连接的位置内凹形成有一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沿所述纵向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固定件;当所述第二固定件的部份固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丰钦苏宗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