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349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框,涉及一种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门框固定连接于门洞上的三个凸块,所述门框包含三个U形框体,每个所述U形框体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板以及用于连接两个侧板的连接板,所述两侧板上设有对拉组件,所述对拉组件能使两侧板分别与凸块的两侧壁一一对应抵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用于阻止U形框体沿水平方向滑动的抵接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不便将门框安装到门洞的问题,达到了便于将门框的安装到门洞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框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门框。
技术介绍
门框又称门樘,一般由两根竖直的边框和上框组成。当门带有亮子时,还有中横框。多扇门则还有中竖框。门框是门扇、亮子与墙的联系构件。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3361862U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门框边框组合部件,包括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一侧设有上、下两卡接板,所述上、下两卡接板的一侧设有门窗边框,所述边框的一侧设有上、下两对接板,所述两对接板之间设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内设有卡口。但是,上述门框结构是依据约定俗成的墙壁厚度,门洞大小进行设计,且门框结构多是直接固定成型,如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常会发生因为墙壁的厚度所存在的公差,及门洞大小所存在的公差,而导致门框结构无法有效地安装于门洞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框,其通过在门框侧板上设置对拉组件,对门框上两个侧板的距离进行微调,这样便于将门框安装到门洞中。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框,所述门框固定连接于门洞上的三个凸块,所述门框包含三个U形框体,每个所述U形框体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板以及用于连接两个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框,所述门框(2)固定连接于门洞(1)上的三个凸块(1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2)包含三个U形框体(21),每个所述U形框体(2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板(211)以及用于连接两个侧板(211)的连接板(212),两个所述侧板(211)上设有对拉组件(3),所述对拉组件(3)能使两个侧板(211)分别与凸块(11)的两侧壁一一对应抵接,所述连接板(212)上设有用于阻止U形框体(21)朝远离凸块(11)的方向滑动的抵接组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框,所述门框(2)固定连接于门洞(1)上的三个凸块(1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框(2)包含三个U形框体(21),每个所述U形框体(21)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侧板(211)以及用于连接两个侧板(211)的连接板(212),两个所述侧板(211)上设有对拉组件(3),所述对拉组件(3)能使两个侧板(211)分别与凸块(11)的两侧壁一一对应抵接,所述连接板(212)上设有用于阻止U形框体(21)朝远离凸块(11)的方向滑动的抵接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组件(3)包括对拉螺丝(31)以及分别螺纹连接于对拉螺丝(31)两端的两个螺母(32),两个所述侧板(211)的外侧均设有第一圆柱形开口(2111),两个所述第一圆柱形开口(2111)对应设置,所述对拉螺丝(31)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块所述侧板(211),所述对拉螺丝(31)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圆柱形开口(2111)的端面设置,所述螺母(32)抵接于所述第一圆柱形开口(2111)的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组件(4)包括螺栓(41)以及抵接件(42),所述螺栓(41)螺纹连接于连接板(212),所述连接板(212)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辉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