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体框架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体框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由于铜门比较厚重,因此采用传统门体门框结构难以承受门体的重量,容易出现变形等情况,而且传统门框连接方式普遍通过角铁连接,角铁一端连接型材,角铁另一端连接形成,从而围成门体框架,结构简单,由于角铁和型材之间连接结构较为复杂,降低门体框架的安装效率,门体框架拆卸也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容易、安全可靠的门体框架连接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门体框架连接结构,包括门体和门框,所述门体铰接在门框上,所述门体包括门板和门体框架,所述门板设置在门体框架上,所述门体框架包括框架型材、连接件和锁紧件,所述框架型材设置有插接口,框架型材外壁开有连通插接口的插孔,所述连接件一端穿过插接口伸入一个框架型材内腔,连接件另一端穿过插接口伸入另一个框架型材内腔,所述锁紧件穿过插孔与连接件锁紧,实现框架型材、连接件和框架型材三者锁紧在一起并围成门体框架。所述连接件一端穿过插接口伸入一个框架型材内腔,连接件另一端穿过插接口伸入另一个框架型材内腔,而且框架型材开有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体框架连接结构,包括门体(1)和门框(3),所述门体(1)铰接在门框(3)上,所述门体(1)包括门板(4)和门体框架(5),所述门板(4)设置在门体框架(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框架(5)包括框架型材(6)、连接件(7)和锁紧件(8),所述框架型材(6)设置有插接口(61),框架型材(6)外壁开有连通插接口(61)的插孔(642),所述连接件(7)一端穿过插接口(61)伸入一个框架型材(6)内腔,连接件(7)另一端穿过插接口(61)伸入另一个框架型材(6)内腔,所述锁紧件(8)穿过插孔(642)与连接件(7)锁紧,实现框架型材(6)、连接件(7)和框架型材(6)三者锁紧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体框架连接结构,包括门体(1)和门框(3),所述门体(1)铰接在门框(3)上,所述门体(1)包括门板(4)和门体框架(5),所述门板(4)设置在门体框架(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框架(5)包括框架型材(6)、连接件(7)和锁紧件(8),所述框架型材(6)设置有插接口(61),框架型材(6)外壁开有连通插接口(61)的插孔(642),所述连接件(7)一端穿过插接口(61)伸入一个框架型材(6)内腔,连接件(7)另一端穿过插接口(61)伸入另一个框架型材(6)内腔,所述锁紧件(8)穿过插孔(642)与连接件(7)锁紧,实现框架型材(6)、连接件(7)和框架型材(6)三者锁紧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门体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型材(6)为的“方管状”铝型材,所述框架型材(6)两端入口为所述插接口(61),框架型材(6)内壁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一条插槽(62),所述连接件(7)沿插接口(61)伸入框架型材(6)内腔并卡紧在插槽(6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门体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插接口(61)位置的框架型材(6)外壁开有所述插孔(642),所述插孔(642)贯穿插槽(62)底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门体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7)为“L”型金属片,所述连接件(7)包括上连接段(71)和下连接段(72),上连接段(71)和下连接段(72)夹角为90度,所述上连接段(71)和下连接段(72)对应框架型材(6)的插孔(642)位置分别开有锁槽(7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门体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7)表面间隔设置有便于螺栓锁紧的螺纹孔(74),所述框架型材(6)前、后侧壁为用于承托门板(4)的承托面(63),所述承托面(63)对应螺纹孔(74)位置开有便于螺栓穿过的通孔(63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门体框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1)还包括围边模块(9),所述围边模块(9)包括紫铜外壳(91)和围边型材(92),所述围边型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裕庭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