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金标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藻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9922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6:36
一种新型藻井,包括斗拱藻井和螺旋斗拱藻井,所述斗拱藻井在所述螺旋斗拱藻井下方,并且支撑螺旋斗拱藻井,所述螺旋斗拱藻井设有圆环状的框架底座。本实用通过在传统中四角形,八角形等等斗拱形式的藻井与螺旋斗拱相组合,从而使整个藻井给人千变万化,更具有震撼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藻井
本专利技术涉及藻井

技术介绍
藻井的形式有四方八方,圆形等,构造复杂。有的藻井各层之间使用斗拱,雕刻精致,华美,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有的藻井则不用斗拱,而以木板层层叠落,既美观而又简洁大方,但是许多消费者希望自己的藻井能更具有新颖性,更加千变万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藻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新型藻井,包括斗拱藻井和螺旋斗拱藻井,所述斗拱藻井在所述螺旋斗拱藻井下方,并且支撑螺旋斗拱藻井,所述螺旋斗拱藻井设有圆环状的框架底座;所述框架底座上方设有第一螺旋斗拱,两者之间通过坐斗连接,第一螺旋斗拱包括圆环状的第一框架和第一弧形拱,多个所述第一弧形拱等间隔设置在第一框架的内周向上,所述第一弧形拱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相互交叉且进行榫接,并且多个第一弧形拱另一端在第一框架内侧形成旋转形状;所述第一螺旋斗拱上方设有多层第二螺旋斗拱,两者之间通过坐斗进行连接,所述多层第二螺旋斗拱每层之间通过坐斗进行连接,第二螺旋斗拱包括第二框架,直径小于第二框架的圆环形第三框架以及第二弧形拱,所述第二框架直径与第一框架直径等大,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藻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斗拱藻井和螺旋斗拱藻井,所述斗拱藻井在所述螺旋斗拱藻井下方,并且支撑螺旋斗拱藻井,所述螺旋斗拱藻井设有圆环状的框架底座;所述框架底座上方设有第一螺旋斗拱,两者之间通过坐斗连接,第一螺旋斗拱包括圆环状的第一框架和第一弧形拱,多个所述第一弧形拱等间隔设置在第一框架的内周向上,所述第一弧形拱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相互交叉且进行榫接,并且多个第一弧形拱另一端在第一框架内侧形成旋转形状;所述第一螺旋斗拱上方设有多层第二螺旋斗拱,两者之间通过坐斗进行连接,所述多层第二螺旋斗拱每层之间通过坐斗进行连接,第二螺旋斗拱包括第二框架,直径小于第二框架的圆环形第三框架以及第二弧形拱,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藻井,其特征在于:包括斗拱藻井和螺旋斗拱藻井,所述斗拱藻井在所述螺旋斗拱藻井下方,并且支撑螺旋斗拱藻井,所述螺旋斗拱藻井设有圆环状的框架底座;所述框架底座上方设有第一螺旋斗拱,两者之间通过坐斗连接,第一螺旋斗拱包括圆环状的第一框架和第一弧形拱,多个所述第一弧形拱等间隔设置在第一框架的内周向上,所述第一弧形拱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相互交叉且进行榫接,并且多个第一弧形拱另一端在第一框架内侧形成旋转形状;所述第一螺旋斗拱上方设有多层第二螺旋斗拱,两者之间通过坐斗进行连接,所述多层第二螺旋斗拱每层之间通过坐斗进行连接,第二螺旋斗拱包括第二框架,直径小于第二框架的圆环形第三框架以及第二弧形拱,所述第二框架直径与第一框架直径等大,多个所述第二弧形拱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第三框架的周向上,所述第二弧形拱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框架和第三框架相互交叉且进行榫接,所述第二弧形拱的另一端在所述第三框架内侧形成旋转形状,而且第二弧形拱的长度逐层递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藻井,其特征在于:最上层的第二螺旋斗拱还设置有多层第三螺旋斗拱,最上层的第二螺旋斗拱上方设有坐斗与所述第三螺旋斗拱下端进行连接,所述多层第三螺旋斗拱每层之间通过坐斗进行连接,所述第三螺旋斗拱包括圆环形的外圈框架,直径小于外圈框架的圆环形内圈框架以及第三弧形拱,多个所述第三弧形拱等间距设置在所述内圈框架的周向上,所述第三弧形拱一端分别与所述外圈框架和内圈框架相互交叉且进行榫接,所述第三弧形拱的另一端在所述内圈框架内侧形成旋转形状,所述外圈框架直径逐层递减,所述内圈框架直径也随之逐层递减,下一层所述外圈框架的直径大小为上一层内圈的直径大小,所述第一层的外圈框架直径与所述第三框架直径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藻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第三螺旋斗拱的每层下方设有第四螺旋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金标
申请(专利权)人:庄金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