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固定端P型锚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98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定端P型锚具,包括挤压头、固定锚板、钢绞线、约束圈、螺旋筋和波纹管,钢绞线的一端依次穿过约束圈和波纹管,螺旋筋设于约束圈外,穿设于波纹管中的钢绞线上设有出浆管,钢绞线的另一端依次与固定锚板和挤压头相连接并锚固,挤压头为塞式挤压头,由圆柱部和连接于圆柱部一端的圆台部组成,固定锚板为圆台孔固定锚板,具有与塞式挤压头的圆台部相吻合的圆台状孔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使多跨现浇连续梁的纵向预应力筋单端张拉更加方便,降低多跨连续梁现浇单端张拉工艺施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尽量不增加附加的工作配件构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端P型锚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张拉锚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固定端P型锚具。
技术介绍
对于多跨连续梁现浇单端张拉工艺,固定端P型锚具的施工空间常常局限在钢筋笼内,比较狭小。常规的施工工艺为将一束内所有钢绞线穿过固定锚板预留圆孔,再利用千斤顶将挤压头安装至钢绞线端部,最后将钢束拉至设计位置,固定锚板拉至挤压头平齐。由于固定锚板预留的圆孔与钢绞线直径接近,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难度大的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将多束钢绞线穿入固定锚板时,摩擦阻力较大,使得穿入难度大,工人常使用小段钢管脚手架将固定锚板打入至一定深度。(2)挤压头安装完毕后,将固定锚板拉至与挤压头平齐时同样存在着摩擦阻力大,使得穿入难度大,工人常多人在钢筋笼外使用长段脚手架将固定锚板打入相应位置。(3)现有的改进P型锚具的方案中,多采用类似于张拉端锚具的夹片形式。例如,公告号为CN20552990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固定端P型锚具”,其通过由若干围在一起并可向轴心挤压的夹片,夹片两头大小不相等,夹片较小的一头方便插入锚板上的通孔中。这类改进方案,未考虑固定锚板的厚度与夹片长度的关系。常规锚板厚度为1.5cm至2cm,设计夹片为配套锚板使用,其长度必然较小,制作与安装不易;若设计夹片长度为常规4cm至7cm,则必然要增大锚板厚度,导致固定锚板重量增加,不利于狭小空间施工。对于多跨连续梁现浇单端张拉工艺,为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就需要解决狭小空间里固定锚板的安装与就位的问题,同时尽量不增加附加的工作配件构造,如工作夹片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固定端P型锚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固定端P型锚具,包括挤压头、固定锚板、钢绞线、约束圈、螺旋筋和波纹管,所述的钢绞线的一端依次穿过约束圈和波纹管,螺旋筋设于约束圈外,穿设于波纹管中的钢绞线上设有出浆管,钢绞线的另一端依次与固定锚板和挤压头相连接并锚固,所述的挤压头为塞式挤压头,由圆柱部和连接于圆柱部一端的圆台部组成,所述的固定锚板为圆台孔固定锚板,具有与塞式挤压头的圆台部相吻合的圆台状孔道。本专利技术中,挤压头不是常规的圆柱状,而是在远离锚板处是圆柱体,到了规定长度之后,截面开始从原尺寸渐缩至一定尺寸,同时保持截面为圆形(即圆台形),称之为塞式挤压头,即相当于在目前使用的挤压头前增加了一个整体式圆台状构造。优选地,所述的圆台部外表面呈螺纹状。以增大挤压与固定效果。优选地,所述的圆台部的高度小于固定锚板的厚度。优选地,所述的圆台部与圆台状孔道过盈配合。可以使挤压头恰好能放入锚板相应孔洞,实现固定。优选地,所述的塞式挤压头具有通长设置的钢绞线过孔,所述的钢绞线过孔的内径保持通长等于钢绞线的直径。优选地,所述的钢绞线过孔的内侧壁表面呈螺纹状。以增大与钢绞线之间的摩擦力。所述的圆台状孔道的内径大于钢绞线的直径。使得穿束的过程简单易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能够使多跨现浇连续梁的纵向预应力筋单端张拉更加方便,降低多跨连续梁现浇单端张拉工艺施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尽量不增加附加的工作配件构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端P型锚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的塞式挤压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的塞式挤压头的主视剖面示意图,图2(c)为本专利技术的塞式挤压头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挤压头,101为圆柱部,102为圆台部,103为钢绞线过孔,2为固定锚板,3为钢绞线,4为出浆管,5为约束圈,6为螺旋筋,7为波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固定端P型锚具,如图1~2所示,包括挤压头1、固定锚板2、钢绞线3、约束圈5、螺旋筋6和波纹管7,钢绞线3的一端依次穿过约束圈5和波纹管7,螺旋筋6设于约束圈外,穿设于波纹管7中的钢绞线3上设有出浆管4,钢绞线3的另一端依次与固定锚板2和挤压头1相连接并锚固,挤压头1为塞式挤压头,由圆柱部101和连接于圆柱部101一端的圆台部102组成(挤压头不是常规的圆柱状,而是在远离锚板处是圆柱体,到了规定长度之后,截面开始从原尺寸渐缩至一定尺寸,同时保持截面为圆形,称之为塞式挤压头,即相当于在目前使用的挤压头前增加了一个整体式圆台状构造),固定锚板2为圆台孔固定锚板,具有与塞式挤压头的圆台部102相吻合的圆台状孔道。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如图2(a)~(c)所示圆台部102的高度小于固定锚板2的厚度。圆台部102的外表面设置成螺纹状,以增大挤压与固定效果。塞式挤压头具有通长设置的钢绞线过孔103,所述的钢绞线过孔103的内径保持通长等于钢绞线3的直径。更进一步地,钢绞线过孔103的内侧壁表面呈螺纹状,以增大与钢绞线3之间的摩擦力。圆台状孔道的内径大于钢绞线3的直径。使得穿束的过程简单易行。固定锚板2的圆台状孔道是尺寸略小的圆台形,圆台部与圆台状孔道过盈配合,可以使挤压头恰好能放入锚板相应孔洞,做成一种类似于暖壶塞子一样的东西,实现固定如图1所示。使用时,在钢筋笼绑扎完成后安装好波纹管7,在张拉端将钢绞线3穿过波纹管管道,在固定端伸出设计钢绞线3的长度,套上约束圈5和螺旋筋6。将钢绞线3逐根穿过固定锚板2。由于固定锚板2的圆台状孔道的直径大于钢绞线3直径,使得穿束的过程简单易行。利用现有安装挤压头时使用的千斤顶,将挤压头1安装至钢绞线3固定端端部。逐根调整钢绞线3使得挤压头1处于齐平的设计位置处。拉动固定锚板2使得挤压头1的圆台部102穿过固定锚板2的圆台孔道,形成挤压的可靠连接。安装出浆管4.绑扎内层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至强度的75%(或者设计强度)以上后,张拉钢绞线3,对波纹管7进行真空灌浆。所有的固定端锚具构件均被预埋在混凝土中。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
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专利技术。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揭示,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端P型锚具,包括挤压头(1)、固定锚板(2)、钢绞线(3)、约束圈(5)、螺旋筋(6)和波纹管(7),所述的钢绞线(3)的一端依次穿过约束圈(5)和波纹管(7),螺旋筋(6)设于约束圈外,穿设于波纹管(7)中的钢绞线(3)上设有出浆管(4),钢绞线(3)的另一端依次与固定锚板(2)和挤压头(1)相连接并锚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头(1)为塞式挤压头,由圆柱部(101)和连接于圆柱部(101)一端的圆台部(102)组成,所述的固定锚板(2)为圆台孔固定锚板,具有与塞式挤压头的圆台部(102)相吻合的圆台状孔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端P型锚具,包括挤压头(1)、固定锚板(2)、钢绞线(3)、约束圈(5)、螺旋筋(6)和波纹管(7),所述的钢绞线(3)的一端依次穿过约束圈(5)和波纹管(7),螺旋筋(6)设于约束圈外,穿设于波纹管(7)中的钢绞线(3)上设有出浆管(4),钢绞线(3)的另一端依次与固定锚板(2)和挤压头(1)相连接并锚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压头(1)为塞式挤压头,由圆柱部(101)和连接于圆柱部(101)一端的圆台部(102)组成,所述的固定锚板(2)为圆台孔固定锚板,具有与塞式挤压头的圆台部(102)相吻合的圆台状孔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端P型锚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台部(1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植舟兰义哲刘松李厚金罗岚炘杨泽伟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