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组转氨酶及其在不对称胺化α-羟酮制备手性β-氨基醇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706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5: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重组转氨酶及其在不对称胺化α‑羟酮制备手性β‑氨基醇中的应用,重组转氨酶来源于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转氨酶的制备方法为:将编码所述转氨酶的基因插入到质粒中得到重组表达载体;将所述重组表达载体转移到宿主微生物中得到基因工程菌;培养基因工程菌得到重组转氨酶;其中:重组表达载体为pET系列载体;宿主微生物为大肠杆菌E.coli。该酶的基因序列总共包含1020 bp碱基,编码339个氨基酸。对该酶进行重组表达、纯化和表征。应用该酶不对称胺化α‑羟酮生产(S)‑苯甘氨醇产量可达到68.6 g/L/d。转氨酶用于制备手性邻氨基醇的方法简单,高效,具有潜在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组转氨酶及其在不对称胺化α-羟酮制备手性β-氨基醇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重组转氨酶及其在不对称胺化α-羟酮制备手性β-氨基醇中的应用。该酶能以外消旋邻氨基醇作为氨基供体,丙酮酸作为氨基受体,在PLP存在下,将外消旋邻氨基醇中一个对映体完全转化为羟酮,剩下另一个未反应的对映体。同时,该酶能利用胺化合物作为氨基供体,α-羟酮作为氨基受体,在PLP存在下,将α-羟酮完全转化(S)-β-氨基醇。
技术介绍
手性邻氨基醇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人工合成化合物中,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近年来,随着手性化合物的快速发展,手性邻氨基醇类化合物在医药和农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用于不对称合成手性催化剂的配体或作为合成手性化合物中的手性砌块。如S构型的DPMPM在催化二乙基锌和苯甲醛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产物的ee值达到了97%,而DPMPM则是由脯氨醇衍生得来的。同时,手性氨基醇化合物还是很多药物的中间体,如手性-缬氨醇作为选择性有机催化剂用于交叉羟醛缩合反应;(S)-2-氨基-1-丁醇可被用来作为手性配体合成抗结核药乙胺丁醇;(1S,2R)-顺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组转氨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转氨酶来源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vanbaalenii),重组转氨酶的制备方法为:(1)将编码所述转氨酶的基因插入到质粒中得到重组表达载体;(2)将所述重组表达载体转移到宿主微生物中得到基因工程菌;(3)培养基因工程菌得到重组转氨酶;其中:所述重组表达载体为pET系列载体;所述的宿主微生物为大肠杆菌E. col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组转氨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转氨酶来源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vanbaalenii),重组转氨酶的制备方法为:(1)将编码所述转氨酶的基因插入到质粒中得到重组表达载体;(2)将所述重组表达载体转移到宿主微生物中得到基因工程菌;(3)培养基因工程菌得到重组转氨酶;其中:所述重组表达载体为pET系列载体;所述的宿主微生物为大肠杆菌E.coli。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组转氨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为:(1)以来源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vanbaalenii)的转氨酶MVTA基因序列为模板,引物为:上游引物为GGGAATTCCATATGGGCATCGACACTGGCACCT,下游引物为CCGCTCGAGGTACTGAATCGCTTCAATCAGTG;下划线部分为NdeI和XhoI酶切位点;PCR扩增得到MVTA基因;所述转氨酶MVTA基因序列如如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该转氨酶MVTA的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2)回收MVTA基因和pET载体,用限制性内切酶NdeI和XhoI在37℃水浴中酶切2小时,经纯化回收的目的片段与质粒在T4连接酶的作用下室温过夜连接,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ET28a-MVTA;(3)将重组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BL21(DE3)的感受态细胞中,在含有卡纳霉素抗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栋赵剑伟张朝峰常宏宏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