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分散液和涂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85986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5: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分散液和涂层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1、将一定量的分散剂和消泡剂加入到溶剂中,搅拌一定时间后获得溶液A;2、向步骤1所得到的溶液A中加入一定量研磨过的二氧化钒纳米粉体,高速搅拌一定时间后得到黑色悬浊液B;3、将步骤2所得到的黑色悬浊液B转移至微射流均质仪中,在微射流均质处理一段时间后获得棕黑色分散液C;4、将步骤3)所得到的棕黑色分散液C用膜过滤,得到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分散液;5、将步骤4所得到的棕黑色分散液D涂覆到基底表面,得到二氧化钒纳米粉体涂层。本申请制备的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分散液拥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加工性,对应的涂层拥有较好的光学节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分散液和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绝缘体相变材料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红石相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分散液和涂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日益严重的能源问题及环境污染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关键问题。清洁能源及新型环保节能材料的需求量正在快速增长。其中建筑能耗,尤其是空调、暖气等控温设备,据统计已经占到了总能源消耗量的30%左右。研究发现,在建筑物或汽车玻璃表面涂膜,可以在炎炎夏日部分反射热辐射(10-50%,依据所用材料有所区别),从而减少室内空调系统的使用及能源消耗。然而,至今许多节能材料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从而并不适宜于大规模的商业化使用,并不能达到节能环保的作用。建筑玻璃节能成为焦点。目前见之于报端并在市场应用的玻璃薄膜节能材料,如电致变色、光致变色、热致变色和气致变色等智能控温涂层,其调节光波段大部分集中于可见光,对红外光(热源)波段效果不佳,并且造成一定的额外照明支出。另一方面,部分吸波材料如六硼化镧、氧化锡锑、氧化锡氟等拥有良好的近红外阻隔性能。遗憾的是,这些材料无法智能地调控对红外光的阻隔,反而在冬季阻隔热(红外线)进入室内,从而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定量的分散剂和消泡剂加入到溶剂中,搅拌一定时间后获得溶液A;2)向步骤1)所得到的溶液A中加入一定量研磨过的二氧化钒纳米粉体,高速搅拌一定时间后得到黑色悬浊液B;3)将步骤2)所得到的黑色悬浊液B转移至微射流均质仪中,在微射流均质处理一段时间后获得棕黑色分散液C;4)将步骤3)所得到的棕黑色分散液C用膜过滤,得到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分散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一定量的分散剂和消泡剂加入到溶剂中,搅拌一定时间后获得溶液A;2)向步骤1)所得到的溶液A中加入一定量研磨过的二氧化钒纳米粉体,高速搅拌一定时间后得到黑色悬浊液B;3)将步骤2)所得到的黑色悬浊液B转移至微射流均质仪中,在微射流均质处理一段时间后获得棕黑色分散液C;4)将步骤3)所得到的棕黑色分散液C用膜过滤,得到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分散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溶剂选自纯水、乙醇、异丙醇、乙二醇、丙烯酸、水性聚氨酯分散液或聚酯、聚醚单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选自硅烷偶联剂、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或聚乙烯吡咯烷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氧化钒纳米粉体为金红石相二氧化钒纳米粉体或钨掺杂金红石相二氧化钒纳米粉体,颗粒尺寸在20-800纳米,颗粒形状为类球状、棒状、线状、带状、片状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氧化钒纳米粉体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二氧化钒纳米粉体优选50-100纳米的类球状钨掺杂金红石相氧化钒纳米粉体。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礼华刘闽苏范维仁赵成哲蒋绪川余艾冰吴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江苏集萃工业过程模拟与优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