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复位的出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节水产品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复位的出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带出水切换功能的出水装置大多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且切换出水时要么不能自动复位,要么出水切换方式存在操作不便等问题,不能同时满足出水切换方式简便且带自动复位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复位的出水装置,其结构简单,通过旋转外壳带动切换腔及出水单元转动来切换出水方式,操作快捷方便,且当断水时切换腔及出水单元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能自动复位并回复至初始出水方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旋转复位的出水装置,包括进水单元和出水单元,出水单元与进水单元对接并能相对旋转,进水单元中设有切换轴,切换轴内设有进水通道,切换轴的下端形成出水端口并延伸到出水单元中,切换轴下端一侧设有切换部,出水单元内包括切换腔以及分别与切换腔两端相连通的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切换轴的出水端口与切换腔相连通,且切换部位于切换腔中,出水单元与进水单元相对转动时由切换部控制第一出水通道或第二出水通道的导通而实现出水功能切换,且进水单元与出水单元之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复位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单元和出水单元,出水单元与进水单元对接并能相对旋转,进水单元中设有切换轴,切换轴内设有进水通道,切换轴的下端形成出水端口并延伸到出水单元中,切换轴下端一侧设有切换部,出水单元内包括切换腔以及分别与切换腔两端相连通的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切换轴的出水端口与切换腔相连通,且切换部位于切换腔中,出水单元与进水单元相对转动时由切换部控制第一出水通道或第二出水通道的导通而实现出水功能切换,且进水单元与出水单元之间通过弹性复位件连接以在切换腔断水失去水流工作压力时通过弹性复位件实现旋转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复位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单元和出水单元,出水单元与进水单元对接并能相对旋转,进水单元中设有切换轴,切换轴内设有进水通道,切换轴的下端形成出水端口并延伸到出水单元中,切换轴下端一侧设有切换部,出水单元内包括切换腔以及分别与切换腔两端相连通的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切换轴的出水端口与切换腔相连通,且切换部位于切换腔中,出水单元与进水单元相对转动时由切换部控制第一出水通道或第二出水通道的导通而实现出水功能切换,且进水单元与出水单元之间通过弹性复位件连接以在切换腔断水失去水流工作压力时通过弹性复位件实现旋转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复位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单元包括主体、盖板和分水盘,主体、盖板和分水盘相互配合并在主体内形成切换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复位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内环与外环,主体通过与盖板和分水盘的配合使在主体的内环处形成一个连通腔,且在内环与外环之间分隔形成切换腔、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分别与切换腔相连通,切换轴的出水端口位于连通腔中,且连通腔与切换腔之间的内环上设有一内环缺口使得连通腔与切换腔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复位的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与外环之间通过三个隔板分隔形成切换腔、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切换腔两端的隔板上均开设有出水腔通孔使第一出水腔和第二出水腔通过出水腔通孔分别与切换腔相连通,切换轴下端的切换部通过内环缺口伸入到切换腔中,出水单元与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辉,赖存贵,李清双,
申请(专利权)人:恺霖卫浴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