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压力容器的罐门锁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491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压力容器的罐门锁紧机构,包括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设置在罐门上,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内固定圈,外锁紧环和转动锁紧环,所述罐门上固定设置有所述内固定圈,所述内固定圈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外锁紧环用以横向进出覆盖所述内固定圈,所述转动锁紧环设置在所述内固定圈和外锁紧环固定连接处用以密封锁死,所述转动锁紧环的输入端与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液压缸驱动的转动锁紧环自动地对该机构进行锁紧操作,且由于锁紧环的转动过程中,内固定圈及外锁紧环已到位且静止,从而有效避免了密封圈被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压力容器的罐门锁紧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片式罐门锁紧机构,尤其涉及到压力容器罐门的锁紧。
技术介绍
在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中,由于容器在加压过程中会产生由内至外的压力,尤其是开关罐门一般都是压力容器中较薄弱的受力点。因此,出于安全考虑,需要在罐门位置设计出具有十分可靠的防过压及冲击的锁紧装置。传统的压力容器罐门锁紧装置为两片式结构,包含一个固定的内圈及一个可转动及横移的锁紧圈。由于结构上先天的缺陷,因此对于锁紧圈的位置控制更加困难,且因为结构的限制,锁紧圈横向到位后,需手动转动锁紧圈以卡紧。同时,锁紧圈的转动将直接所用在密封圈上,导致密封圈不可避免地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用方便的三片式罐门锁紧机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设置在罐门上,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内固定圈,外锁紧环和转动锁紧环,所述罐门上固定设置有所述内固定圈,所述内固定圈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外锁紧环用以横向进出覆盖所述内固定圈,所述转动锁紧环设置在所述内固定圈和外锁紧环固定连接处用以密封锁死,所述转动锁紧环的输入端与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具体地,所述内固定圈,外锁紧环和转动锁紧环均设计有圆周式分布的卡环,用于各元器件到位后自动锁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利用液压缸驱动的转动锁紧环自动地对该机构进行锁紧操作,且由于锁紧环的转动过程中,内固定圈及外锁紧环已到位且静止,从而有效避免了密封圈被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所述锁紧机构的剖面图;图中:1-内固定圈,2-外锁紧环,3-转动锁紧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设置在罐门上,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内固定圈1,外锁紧环2和转动锁紧环3,所述罐门上固定设置有所述内固定圈1,所述内固定圈1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外锁紧环2用以横向进出覆盖所述内固定圈1,所述转动锁紧环3设置在所述内固定圈1和外锁紧环2固定连接处用以密封锁死,所述转动锁紧环3的输入端与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内固定圈,外锁紧环和转动锁紧环均设计有圆周式分布的卡环,用于各元器件到位后自动锁紧。内固定圈1焊接与主罐体上,在整个锁紧过程中是固定不动的。锁紧时,外锁紧环2先横向移入转动锁紧环内,此过程中,外锁紧环2与转动锁紧环3圆周方向分布的卡环位置刚好避开。外锁紧环2横向到位后,通过液压缸驱动转动锁紧环3转动一定角度,使转动锁紧环3的卡环刚好足以卡住外锁紧2的卡环,以实现机构的锁紧。本技术通过利用液压缸驱动的转动锁紧环自动地对该机构进行锁紧操作,且由于锁紧环的转动过程中,内固定圈及外锁紧环已到位且静止,从而有效避免了密封圈被磨损。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压力容器的罐门锁紧机构,包括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设置在罐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内固定圈,外锁紧环和转动锁紧环,所述罐门上固定设置有所述内固定圈,所述内固定圈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外锁紧环用以横向进出覆盖所述内固定圈,所述转动锁紧环设置在所述内固定圈和外锁紧环固定连接处用以密封锁死,所述转动锁紧环的输入端与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压力容器的罐门锁紧机构,包括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设置在罐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结构包括内固定圈,外锁紧环和转动锁紧环,所述罐门上固定设置有所述内固定圈,所述内固定圈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外锁紧环用以横向进出覆盖所述内固定圈,所述转动锁紧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格哈德卡尔·麦斯
申请(专利权)人:海德里希厦门真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