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型水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409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散热型水泵,包括水泵本体、水泵出水管和水泵进水管,水泵本体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水泵进水管,水泵本体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水泵出水管,水泵本体底部设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散热底座,散热底座内部中空,散热底座固定连接在水泵本体底壁上,散热底座内部设有第一散热腔,第一散热腔上顶壁与水泵本体底壁固定连接在,第三散热通孔贯通连接第一散热腔与水泵本体,第一散热腔上顶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扇,第一散热腔底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通孔,散热底座侧壁开设有第二散热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很好地解决水泵在工作过程中热量不容易散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型水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泵,具体涉及一种散热型水泵。
技术介绍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水泵在工作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并且聚集在水泵内部无法快速散发出去,容易导致水泵受损,影响正常的工作,缩短水泵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水泵在工作过程中热量不容易散出的问题,提出一种散热型水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散热型水泵,包括水泵本体、水泵出水管和水泵进水管,水泵本体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水泵进水管,水泵本体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水泵出水管,水泵本体底壁开设有若干第三散热通孔,水泵本体底部设有散热机构;散热机构包括散热底座,散热底座内部中空,散热底座固定连接在水泵本体底壁上,散热底座内部设有第一散热腔,第一散热腔上顶壁与水泵本体底壁固定连接在,第三散热通孔贯通连接第一散热腔与水泵本体,第一散热腔上顶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扇,第一散热腔底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通孔,散热底座侧壁开设有第二散热通孔。优选的,散热底座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腔,第二散热腔对称侧壁分别贯通连接有冷却水排出管和冷却水输入管,冷却水排出管的有另一段贯穿散热底座侧壁到达外部并与水泵出水管贯通连接,冷却水输入管的另一端贯穿散热底座侧壁到达外部并与水泵进水管贯通连接,冷却水排出管的进水口低于冷却水输入管出水口。优选的,第一散热腔内部设有若干散热棒,散热棒的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一散热腔底壁、第二散热腔顶壁到达第二散热腔内部,若干散热棒平行设置。优选的,散热棒的数量为4-6个。优选的,第一散热腔与第二散热腔之间通过若干支撑架固定连接。优选的,散热底座为圆台形,且较大端位于下方,第二散热通孔为环形阵列设置。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1、散热扇接通电源开始工作,将通过水泵本体底部开设的第三散热通孔,将水泵本体内部的大量的热量快速带出的水泵本体内部的目的,同时通过第一散热通孔和第二散热通孔散发到外部;2、通过设置第二散热腔以及配合设置的冷却水排出管和冷却水输入管,能够利用水泵本体运输的水进行降温散热,并且运输回水泵出水管进行正常使用的目的,节能、高效、便捷;3、通过散热棒将第一散热腔与第二散热腔相连接,达到热量能够快速交换的目的,进一步加快降温速度,使降温效果更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水泵本体,2-水泵出水管,3-水泵进水管,4-冷却水排出管,5-冷却水输入管,6-散热机构,7-第三散热通孔,61-散热底座,62-第一散热腔,63-散热扇,64-第一散热通孔,65-散热棒,66-第二散热腔,67-支撑架,68-第二散热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散热型水泵,包括水泵本体1、水泵出水管2和水泵进水管3,水泵本体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水泵进水管3,水泵本体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水泵出水管2,水泵本体1底壁开设有若干第三散热通孔7,水泵本体1底部设有散热机构6;散热机构6包括散热底座61,散热底座61内部中空,散热底座61固定连接在水泵本体1底壁上,散热底座61内部设有第一散热腔62,第一散热腔62上顶壁与水泵本体1底壁固定连接在,第三散热通孔7贯通连接第一散热腔62与水泵本体1,第一散热腔62上顶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扇63,第一散热腔62底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通孔64,散热底座61侧壁开设有第二散热通孔68,散热底座61为圆台形,且较大端位于下方,第二散热通孔68为环形阵列设置。散热扇63接通电源开始工作,将通过水泵本体1底部开设的第三散热通孔7,将水泵本体1内部的大量的热量快速带出的水泵本体1内部的目的,同时通过第一散热通孔64和第二散热通孔68散发到外部。散热底座61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腔66,第二散热腔66对称侧壁分别贯通连接有冷却水排出管4和冷却水输入管5,冷却水排出管4的有另一段贯穿散热底座61侧壁到达外部并与水泵出水管2贯通连接,冷却水输入管5的另一端贯穿散热底座61侧壁到达外部并与水泵进水管3贯通连接,冷却水排出管4的进水口低于冷却水输入管5出水口。通过设置第二散热腔66以及配合设置的冷却水排出管4和冷却水输入管5,能够利用水泵本体1运输的水进行降温散热,并且运输回水泵出水管2进行正常使用的目的,节能、高效、便捷。第一散热腔62内部设有4个散热棒65,散热棒65的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一散热腔62底壁、第二散热腔66顶壁到达第二散热腔66内部,散热棒65平行设置。通过散热棒65将第一散热腔62与第二散热腔66相连接,达到热量能够快速交换的目的,进一步地加快降温速度,使降温效果更明显。第一散热腔62与第二散热腔66之间通过若干支撑架67固定连接。工作原理:当水泵通电工作时,水流从水泵进水管3进入水泵本体1的输入端,然后从水泵本体1的输出端流入水泵出水管2,与此同时,水泵进水管3内的水一部分进入冷却水输入管5内,进而进入第二散热腔66,然后从冷却水排出管4流入水泵出水管2内,在此过程中,水流的快速更换,能够将位于第二散热腔66内的散热棒65上的热量带走,然后位于第一散热腔62内的散热棒65上的热量继续像温度较低的部位传输,水泵本体1产生的热量不停地通过第三散热通孔7传输给散热棒65,以此达到散热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型水泵,包括水泵本体(1)、水泵出水管(2)和水泵进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本体(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水泵进水管(3),所述水泵本体(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水泵出水管(2),所述水泵本体(1)底壁开设有若干第三散热通孔(7),所述水泵本体(1)底部设有散热机构(6);所述散热机构(6)包括散热底座(61),所述散热底座(61)内部中空,所述散热底座(61)固定连接在水泵本体(1)底壁上,所述散热底座(61)内部设有第一散热腔(62),所述第一散热腔(62)上顶壁与水泵本体(1)底壁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散热通孔(7)贯通连接第一散热腔(62)与水泵本体(1),所述第一散热腔(62)上顶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扇(63),所述第一散热腔(62)底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通孔(64),所述散热底座(61)侧壁开设有第二散热通孔(6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型水泵,包括水泵本体(1)、水泵出水管(2)和水泵进水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本体(1)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水泵进水管(3),所述水泵本体(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水泵出水管(2),所述水泵本体(1)底壁开设有若干第三散热通孔(7),所述水泵本体(1)底部设有散热机构(6);所述散热机构(6)包括散热底座(61),所述散热底座(61)内部中空,所述散热底座(61)固定连接在水泵本体(1)底壁上,所述散热底座(61)内部设有第一散热腔(62),所述第一散热腔(62)上顶壁与水泵本体(1)底壁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散热通孔(7)贯通连接第一散热腔(62)与水泵本体(1),所述第一散热腔(62)上顶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扇(63),所述第一散热腔(62)底壁上开设有若干第一散热通孔(64),所述散热底座(61)侧壁开设有第二散热通孔(6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型水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底座(61)内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散热腔(66),所述第二散热腔(66)对称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耀健王从雨刘国志王成张佳兴徐鹤
申请(专利权)人:凌源日兴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