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底板开槽引流修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2570 阅读:4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底板开槽引流修复结构,包括地下室地板,所述地下室底板的裂缝处设有沟槽,所述沟槽为U型槽;所述沟槽内填充有碎石子层,所述碎石子层上方填充有聚合物水泥砂浆层;所述碎石子层的厚度大于所述聚合物水泥砂浆层的厚度;所述碎石子层中埋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管壁上以十字交叉的方式设有若干对穿孔;所述引流管的管壁外包覆有无纺布层;所述引流管的侧壁上设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与所述引流管侧壁贯通连接;所述下水管的管径与所述引流管的管径大小一致;所述下水管向上延伸与所述聚合物水泥砂浆层表面平齐形成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处安装有地漏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开槽引流效果好,二次修复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室底板开槽引流修复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结构防水补漏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底板开槽引流修复结构。
技术介绍
在自然状态下,由于地下水含量丰富、水压高及工程质量引起的地下室底板漏水。中国专利(201620365120.6)公开了以一种地下室底板的防水结构,从下而上依次包括:地基土,C15混凝土垫层,卷材防水层,隔离层,C20细石混凝土,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层,防水钢筋混凝土底板,面层,其中,所述渗透结晶型防水层为厚度不小于1mm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所述卷材防水层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高级符合S型自粘防水卷材。现有的解决地下室底板渗漏水的方法是开槽引流,但普通的开槽引流多为采用半圆管倒扣,或者起暗沟的方式。这种方式容易进入细沙,水解硅酸盐,如果内部堵塞,二次修复费工费时。因此,有待对现有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开槽引流效果好,二次修复方便的地下室底板开槽引流修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开槽引流效果好,检修方便的地下室底板开槽引流修复结构。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底板开槽引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底板,所述地下室底板的裂缝处设有沟槽,所述沟槽为U型槽;所述沟槽内填充有碎石子层,所述碎石子层上方填充有聚合物水泥砂浆层;所述碎石子层的厚度大于所述聚合物水泥砂浆层的厚度;所述碎石子层中埋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管壁上以十字交叉的方式设有若干对穿孔;所述引流管的管壁外包覆有无纺布层;所述引流管的侧壁上设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与所述引流管侧壁贯通连接;所述下水管的管径与所述引流管的管径大小一致;所述下水管向上延伸与所述聚合物水泥砂浆层表面平齐形成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处安装有地漏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底板开槽引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下室底板,所述地下室底板的裂缝处设有沟槽,所述沟槽为U型槽;所述沟槽内填充有碎石子层,所述碎石子层上方填充有聚合物水泥砂浆层;所述碎石子层的厚度大于所述聚合物水泥砂浆层的厚度;所述碎石子层中埋设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管壁上以十字交叉的方式设有若干对穿孔;所述引流管的管壁外包覆有无纺布层;所述引流管的侧壁上设有下水管,所述下水管与所述引流管侧壁贯通连接;所述下水管的管径与所述引流管的管径大小一致;所述下水管向上延伸与所述聚合物水泥砂浆层表面平齐形成检修口,所述检修口处安装有地漏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底板开槽引流修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水泥砂浆层的厚度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荣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碧通防水补强技术应用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