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7824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属于有机危废处理领域,包括:配浆罐,具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出液口;乳化泵,进液口与配浆罐高度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液口连通;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进液端与乳化泵的出液口连通;以及气液分离单元,进液端与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的出液端连通。在配浆罐内的混合液分层时,乳化泵能够从配浆罐高度不同的出液口抽取配浆罐内不同层的液体,并通过高速剪切形成乳化的混合液,保证了混合液的均匀,乳化后的混合液在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中被分解,避免了混合液的热值及有害离子(氟、氯、溴、碘等)指标不均匀,导致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反应器容易出现熄火停车或局部严重腐蚀的技术问题。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treatment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treatment system,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organic hazardous waste treatment, including: slurry dispensing tank with at least two outlets of different heights; emulsifying pump, two or more outlets with different inlet and slurry dispensing tank heights;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treatment unit, inlet and outlet of emulsifying pump, and gas-liquid separation unit. The inle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end of the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treatment unit. When the mixing liquid in the mixing tank is stratified, the emulsion pump can extract different layers of liquid from the outlet of the mixing tank with different height, and form an emulsified mixing liquid through high-speed shearing, which ensures the homogeneity of the mixing liquid. The emulsified mixing liquid is decomposed in the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treatment unit, avoiding the calorific value of the mixing liquid and harmful ions (fluorine, chlorine, bromine, iodine, etc.). The non-uniformity of the standard leads to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shutdown or local serious corrosion of 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 treatment re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危废处理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超临界水是指温度和压力均高于其临界点(TC=374.15℃、PC=22.12MPa)特殊状态的水,其具有较高扩散系数、低粘度、低介电常数等特性,类似一种非极性有机溶剂,可溶解氧气、氮气、有机物等物质。超临界水氧化处理技术利用超临界水的特殊性质,有机物在富氧的超临界水环境中进行均相反应,高效彻底地将有机物深度破坏,转化成水、二氧化碳等无污染的小分子化合物和无机盐。在现有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对危废混合液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混合液的油相与水相在配浆过程中难以混合均匀,容易产生分层,导致混合液的热值及有害离子(氟、氯、溴、碘等)指标不均匀,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反应器容易出现熄火停车或局部严重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中混合液的油相与水相容易产生分层,导致混合液的热值及有害离子(氟、氯、溴、碘等)指标不均匀,致使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反应器容易出现熄火停车或局部严重腐蚀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包括:配浆罐,具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出液口;乳化泵,进液口与所述配浆罐高度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液口连通;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进液端与所述乳化泵的出液口连通;以及气液分离单元,进液端与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的出液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乳化泵的出液口通过缓冲罐与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的进液端连通;所述缓冲罐具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出液口,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的进液端与所述缓冲罐高度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液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包括:承压外壳,底部设有出液管;内筒,设于所述承压外壳内腔中,内部为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反应腔,下端开放,顶部分别设有穿出所述承压外壳外的危废进管和氧气进管;所述内筒和所述承压外壳之间形成环形冷水腔;以及两个侧进水管,分设于所述承压外壳的横向两侧,且分别与所述承压外壳位于所述内筒下方的底部连通,两个所述侧进水管的液体流向朝向所述承压外壳纵向的同一侧;所述危废进管形成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的进液端,所述出液管形成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的出液端,所述氧气进管形成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的进氧端,所述环形冷水腔形成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的压力平衡腔。进一步地,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还包括上冲进水管,所述上冲进水管设置于所述承压外壳的底面。进一步地,所述出液管位于所述侧进水管和所述上冲进水管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承压外壳与两个所述侧进水管连通的部分为圆柱形的连接段,两个所述侧进水管分别与所述连接段相切。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侧进水管的进水方向相互靠近。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顶面呈圆形,所述危废进管设于所述内筒顶面的圆心,所述氧气进口具有多个并沿所述内筒顶面的圆周均匀分布。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下端呈收缩状开口。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呈圆柱形,且所述内筒下端的直径在向下方向上逐渐减小。进一步地,所述承压外壳呈圆柱形,所述内筒与所述承压外壳同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气液分离单元包括气液分离罐,所述气液分离罐的进口通过降压单元与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出液端连通。进一步地,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还包括:多效蒸发器,进液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单元的出液端连接,蒸汽进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单元的出气端连接;以及结晶槽,进液口与所述多效蒸发器的出液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多效蒸发器的出液口和进液口之间设有盐水循环泵。进一步地,所述多效蒸发器的冷凝液出口和所述结晶槽的出液口均通过封压水泵与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的压力平衡腔连通;所述封压水泵用于使所述压力平衡腔的压力与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反应腔的压力平衡。进一步地,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还包括:液氧储罐,所述结晶槽为蒸发制冷式结晶槽;所述液氧储罐的出液口与所述结晶槽的蒸发介质进口连通,所述结晶槽的蒸发介质出口与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的进氧端连通。新型提供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在配浆罐内的混合液分层时,乳化泵能够从配浆罐高度不同的出液口抽取配浆罐内不同层的液体,并通过高速剪切形成乳化的混合液,保证了混合液的均匀,之后将乳化后的混合液通入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中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处理,使得混合液被分解为水、二氧化碳等无污染的小分子化合物和无机盐,最后通过气液分离单元分离出气体和无机盐溶液,避免了混合液的热值及有害离子(氟、氯、溴、碘等)指标不均匀,导致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反应器容易出现熄火停车或局部严重腐蚀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的主视剖视图;图3为图2中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的A-A处剖视图;图4为图2中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的B-B处剖视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配浆罐;2-乳化泵;3-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31-承压外壳;311-出液管;32-内筒;321-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反应腔;322-危废进管;323-氧气进管;33-环形冷水腔;34-侧进水管;35-上冲进水管;4-缓冲罐;5-气液分离单元;51-降压单元;6-多效蒸发器;7-结晶槽;8-盐水循环泵;9-液氧储罐;10-封压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进行说明。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包括:配浆罐1,具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出液口;乳化泵2,进液口与配浆罐1高度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液口连通;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3,进液端与乳化泵2的出液口连通;以及气液分离单元5,进液端与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3的出液端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在配浆罐1内的混合液分层时,乳化泵2能够从配浆罐1高度不同的出液口抽取配浆罐1内不同层的液体,并通过高速剪切形成乳化的混合液,保证了混合液的均匀,之后将乳化后的混合液通入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3中进行超临界水氧化处理,使得混合液被分解为水、二氧化碳等无污染的小分子化合物和无机盐,最后通过气液分离单元5分离出气体和无机盐溶液,避免了混合液的热值及有害离子(氟、氯、溴、碘等)指标不均匀,导致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反应器容易出现熄火停车或局部严重腐蚀的技术问题。具体地,不同来源的有机危险废物,在配浆罐1按一定比例混合成混合液,配浆罐1可以是具有上、中、下三个出液口,配浆罐1的三个出液口通过管路与乳化泵2的进液口连通,乳化泵2内的高速剪切会将混合液中的有机物快速剪切成一颗颗小油滴,减小油水彼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浆罐(1),具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出液口;乳化泵(2),进液口与所述配浆罐(1)高度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液口连通;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3),进液端与所述乳化泵(2)的出液口连通;以及气液分离单元(5),进液端与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3)的出液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配浆罐(1),具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出液口;乳化泵(2),进液口与所述配浆罐(1)高度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液口连通;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3),进液端与所述乳化泵(2)的出液口连通;以及气液分离单元(5),进液端与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3)的出液端连通。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泵(2)的出液口通过缓冲罐(4)与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3)的进液端连通;所述缓冲罐(4)具有至少两个高度不同的出液口,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3)的进液端与所述缓冲罐(4)高度不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出液口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3)包括:承压外壳(31),底部设有出液管(311);内筒(32),设于所述承压外壳(31)内腔中,内部为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反应腔(321),下端开放,顶部分别设有穿出所述承压外壳(31)的危废进管(322)和氧气进管(323);所述内筒(32)和所述承压外壳(31)之间形成环形冷水腔(33);以及两个侧进水管(34),分设于所述承压外壳(31)的横向两侧,且分别与所述承压外壳(31)位于所述内筒(32)下方的底部连通,两个所述侧进水管(34)的液体流向朝向所述承压外壳(31)纵向的同一侧;所述危废进管(322)形成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3)的进液端,所述出液管(311)形成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3)的出液端,所述氧气进管(323)形成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3)的进氧端,所述环形冷水腔(33)形成所述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单元(3)的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礼君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新奥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