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裂耐久性道路基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21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裂耐久性道路基层结构,包括挡墙,在两块挡墙内侧设有承重梁,承重梁下方设有夯实坑,在夯实坑内安装有收缩弹性柱状管,承重梁上方设有桩基,在桩基之间通过石灰石细骨料层充填,桩基上方铺设有沥青路基,收缩弹性柱状管包括橡胶管,且在橡胶管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T字梁,T字梁两端固定安装有竖向收缩柱,且在竖向收缩柱外侧设有横向支撑杆,橡胶管内充填有液压油囊;在道路基层上平衡掉垂直压力和侧方向上的剪切应力,能够在受力上防止产生裂缝,还可以在路基深部通过弹性或收缩结构产生的恢复力,对道路进行缓慢的恢复,避免长期微小的形变对道路产生影响,提高道路使用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裂耐久性道路基层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
,具体为一种抗裂耐久性道路基层结构。
技术介绍
路面基层,是在路基或垫层表面上用单一材料按照一定的技术措施分层铺筑而成的层状结构,其材料与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路面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基层是整个道路的承重层,起稳定路面的作用。在现有的道路基层上,一般强调的是整个路段平整、具有规定的抗压能力,一般根据其铺设的材料分为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和二灰稳定土,虽然在这个结构中由于材料本身的作用,具有相应的承受能力。但是对于大规模的道路建设来说,会由于环境或者载荷的作用导致路基被破坏,从而产生裂纹,影响道路的使用,因此,必须要根据相应的受力情况改进道路基层的结构,使其不产生裂缝,提高使用的耐久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为201510287120.9公开的一种赤泥水硬性道路基层、道路基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通过改进铺设材料的成分组成来实现抗裂作用。但是从材料上进行改进,一方面对于大面积的铺设来说,其成本相对而言会比较大,另外对于铺设的工艺需求来说也会要求较大幅度的提高。另外,及时对材料进行了改进,对于使用年限和载荷来说,其终究还是会产生裂缝的,必须从结构本身上进行改进,使其具备一定的弹性恢复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缓慢的恢复,避免长时间的微小形变对道路产生不利的影响,最终产生裂缝,影响道路实用的耐久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抗裂耐久性道路基层结构,在道路基层上平衡掉垂直压力和侧方向上的剪切应力,能够在受力上防止产生裂缝,还可以在路基深部通过弹性或收缩结构产生的恢复力,对道路进行缓慢的恢复,避免长期微小的形变对道路产生影响,提高道路使用的耐久性,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裂耐久性道路基层结构,包括两块并列排布呈T字型的挡墙,在两块挡墙内侧均设有承重梁,所述承重梁下方设有夯实坑,在夯实坑的底部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安装有收缩弹性柱状管,所述承重梁上方末端均设有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桩基,在两根桩基之间通过石灰石细骨料层充填,所述桩基和石灰石细骨料层上方铺设有夯实的沥青路基,且在所述沥青路基两侧均设有人工排水管;所述收缩弹性柱状管包括内部设有呈弹簧状钢丝的橡胶管,所述橡胶管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承重梁的搭设耳,且在所述橡胶管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T字梁,所述T字梁两端固定安装有竖向收缩柱,且在竖向收缩柱外侧设有与橡胶管固定连接的横向支撑杆,所述橡胶管内充填有液压油囊。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挡墙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钢筋绞合耳,且在两个钢筋绞合耳之间通过钢筋铰接,所述钢筋分别设在沥青路基和夯实坑中。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重梁的端部均设在挡墙的T字型结构上,在两块承重梁之间设有预留收缩间隙,且在预留收缩间隙之间通过设在两块承重梁另一端的拔丝钢筋套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夯实坑两侧均通过叠瓦状排列的石灰石粗骨料层支撑,且在所述收缩弹性柱状管两侧也通过石灰石细骨料层填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道路基层中按照设计载荷的需求进行等间距的设置,可以在道路基层上平衡掉垂直压力和侧方向上的剪切应力,能够在受力上防止产生裂缝,另外,还可以在路基深部通过弹性或收缩结构产生的恢复力,对道路进行缓慢的恢复,避免长期微小的形变对道路产生影响,防止产生裂缝,提高道路使用的耐久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收缩弹性柱状管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挡墙;2-承重梁;3-夯实坑;4-收缩弹性柱状管;5-桩基;6-石灰石细骨料层;7-沥青路基;8-人工排水管;9-钢筋绞合耳;10-钢筋;11-预留收缩间隙;12-拔丝钢筋套;13-石灰石粗骨料层;401-橡胶管;402-搭设耳;403-T字梁;404-竖向收缩柱;405-横向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现有的路基基本上均是直接夯实而成,这种道路的基层结构一般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但是不论具有多强的抗压能力,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特别是超载现象的存在,对于道路基层的压力一直存在,而且严重的话,还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即现有道路容易产生裂纹等,在现有条件下往往是根据产生的裂缝进行修补,从而在路面上产生“修补条纹”,基于上述,本技术设计的基本思路即是赋予路基一定的弹性恢复能力,即是破坏了路基本身的承受能力,但是其弹性结构在负载离开之后还会由于自身的势能作用缓慢的进行修复和恢复,从而避免了裂纹的产生,而且及时自动修复的裂纹,可以防止路面或者路基被进一步破坏,提高了道路的使用耐久性。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裂耐久性道路基层结构,包括两块并列排布呈T字型的挡墙1,在本技术方案中,正常的地基结构还是有的,如必须对地基进行正常的夯实,上述的挡墙1是在夯实之后的基础上设置的,其作用在于将地基结构限制在内侧这一个区域内,防止物料四散,在两块挡墙1内侧均设有承重梁2,其中,承重梁2的作用在于接收路基上所传下来的重量,并且通过承重梁2的支撑将作用力分散开,通过整个地基来接收作用力,减小对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另外,在承重梁2下方设有夯实坑3,在夯实坑3的底部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安装有收缩弹性柱状管4,所述承重梁2上方末端均设有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桩基5。在上述中,承重梁2和桩基5的相互配合作用,一方面承受路基正上方的压力,另外一方面通过桩基5的固定作用和挡墙1的限位作用,分散作用在路基上的剪切力,提高整体地基的承受能力,防止由于应力的分布不均匀而产生较强的剪切应力,最终导致裂缝的产生。在两根桩基5之间通过石灰石细骨料层6充填,石灰石细骨料层6之间本身能够发生移动,能够通过石灰石细骨料层6的相对移动抵消产生的剪切应力和竖向压力,所述桩基5和石灰石细骨料层6上方铺设有夯实的沥青路基7,提高路面的基本支撑,且在所述沥青路基7两侧均设有人工排水管8。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墙1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钢筋绞合耳9,且在两个钢筋绞合耳9之间通过钢筋10铰接,所述钢筋10分别设在沥青路基7和夯实坑3中,在本技术方案中,由于需要适应不同的路面宽度,因此两块挡墙1是相互独立的,而相互独立的结构在承受横向拉力的时候将会被明显削弱,为了克服上述缺陷,通过钢筋10的铰接作用来提高挡墙1之间的作用力,使其能够更好的起到限位作用。另外,所述承重梁2的端部均设在挡墙1的T字型结构上,在两块承重梁2之间设有预留收缩间隙11,设置预留收缩间隙11的作用在于提供承重梁2在横向上可以发生移动的基础,而进一步的,在预留收缩间隙11之间通过设在两块承重梁2另一端的拔丝钢筋套12连接,通过拔丝钢筋套12将承重梁2连接在一起,其能够起到防止承重梁2偏离的作用。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所述夯实坑3两侧均通过叠瓦状排列的石灰石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裂耐久性道路基层结构,包括两块并列排布呈T字型的挡墙(1),在两块挡墙(1)内侧均设有承重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2)下方设有夯实坑(3),在夯实坑(3)的底部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安装有收缩弹性柱状管(4),所述承重梁(2)上方末端均设有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桩基(5),在两根桩基(5)之间通过石灰石细骨料层(6)充填,所述桩基(5)和石灰石细骨料层(6)上方铺设有夯实的沥青路基(7),且在所述沥青路基(7)两侧均设有人工排水管(8);所述收缩弹性柱状管(4)包括内部设有呈弹簧状钢丝的橡胶管(401),所述橡胶管(40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承重梁(2)的搭设耳(402),且在所述橡胶管(401)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T字梁(403),所述T字梁(403)两端固定安装有竖向收缩柱(404),且在竖向收缩柱(404)外侧设有与橡胶管(401)固定连接的横向支撑杆(405),所述橡胶管(401)内充填有液压油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裂耐久性道路基层结构,包括两块并列排布呈T字型的挡墙(1),在两块挡墙(1)内侧均设有承重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2)下方设有夯实坑(3),在夯实坑(3)的底部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安装有收缩弹性柱状管(4),所述承重梁(2)上方末端均设有混凝土浇筑而成的桩基(5),在两根桩基(5)之间通过石灰石细骨料层(6)充填,所述桩基(5)和石灰石细骨料层(6)上方铺设有夯实的沥青路基(7),且在所述沥青路基(7)两侧均设有人工排水管(8);所述收缩弹性柱状管(4)包括内部设有呈弹簧状钢丝的橡胶管(401),所述橡胶管(40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承重梁(2)的搭设耳(402),且在所述橡胶管(401)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T字梁(403),所述T字梁(403)两端固定安装有竖向收缩柱(404),且在竖向收缩柱(404)外侧设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家琪王晓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