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膜自动化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8125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膜自动化生产线,包括上料装置、小孔模切装置、第一排废装置、内框模切装置、第二排废装置和离型膜模切装置,上料装置位于小孔模切装置的上游,小孔模切装置位于第一排废装置的上游,第一排废装置位于内框模切装置的上游,内框模切装置位于第二排废装置的上游,第二排废装置位于离型膜模切装置的上游;上料装置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底材放料辊、贴边带放料辊、第一压带机构、第二压带机构和第三压带机构;第二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基材放卷机构,第三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识别带放料辊。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快速、高效、高质量的生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基材膜的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

Film Automation Production L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film production line, which comprises feeding device, small hole die cutting device, first row waste device, inner frame die cutting device, second row waste device and off-type film die cutting device. The feeding device is located upstream of the small hole die cutting device, the small hole die cutting device is located upstream of the first row waste device, the first row waste device is located upstream of the inner frame die cutting device, and the inner frame die cutting device is located upstream of the inner frame die cutting device. The device is located in the upstream of the second row of waste devices, and the second row of waste devices is located in the upstream of the separated film die-cutting device. The feeding device includes the bottom material feeding roll, the side-lapping belt feeding roll, the first belt-pressing mechanism, the second belt-pressing mechanism and the third belt-pressing mechanism in turn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top of the second belt-press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the base material winding mechanism, and the top of the third belt-pressing mechanism is provided with the identification belt-releasing The invention has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realizes fast, efficient and high quality production,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the base material film, and saves the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胶膜自动化生产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切
,特别是涉及一种胶膜自动化生产线。
技术介绍
胶膜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视机等相关家用电器行业。市面上的胶膜主要是根据所需要的长度对胶膜原材进行裁切而成的产品。使用小孔模切装置裁切胶膜时,需要对胶膜原材进行间隔式切断,再把裁切后的半成品收卷,最后通过人工将裁切出来的废料去掉再收卷。现有的胶膜在裁切过程中,无法观察废料是否被裁切,而且胶膜两侧的料经过模切装置的定位针打孔后无法使用,材料的利用率低,一定程度的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胶膜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实现了快速、高效、高质量的生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基材膜的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胶膜自动化生产线,包括上料装置、小孔模切装置、第一排废装置、内框模切装置、第二排废装置和离型膜模切装置,所述上料装置位于所述小孔模切装置的上游,所述小孔模切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排废装置的上游,所述第一排废装置位于所述内框模切装置的上游,所述内框模切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排废装置的上游,所述第二排废装置位于所述离型膜模切装置的上游;所述上料装置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底材放料辊、贴边带放料辊、第一压带机构、第二压带机构和第三压带机构;所述第二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基材放卷机构,所述第三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识别带放料辊;所述第一排废装置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第四压带机构、第五压带机构和第六压带机构,所述第四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排废料机构,所述第五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去胶机构,所述第六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第二离型膜放料辊,所述第五压带机构和所述第六压带机构之间设有收卷识别膜的识别带收料辊;所述第二排废装置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第七压带机构、第八压带机构和第九压带机构,所述第七压带机构与所述第八压带机构之间设有用于收卷外框的外框收料辊和用于收卷外框胶的外框胶收料辊,所述第八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去除内框的内框排除机构,所述第九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第三离型膜放料辊;所述底材放料辊套有底材膜,所述贴边带放料辊套有两卷贴边带,两卷所述贴边带之间的间距等于基材膜的宽度,两条贴边带穿过第一压带机构贴于底材膜的上表面两侧;所述第一压带机构、所述第二压带机构、所述第三压带机构、所述第四压带机构、所述第五压带机构、所述第六压带机构、所述第七压带机构、所述第八压带机构和所述第九压带机构皆包括上压辊和下压辊,所述底材膜被压于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所述基材放卷机构包括基材放料辊和用于收卷基材膜的第一离型膜的第一离型膜收料辊,所述基材放料辊套有基材膜,所述基材膜穿过所述第二压带机构贴于底材膜,所述基材膜的第一离型膜穿过所述第二压带机构与第一离型膜收料辊连接;所述识别带放料辊套有所述识别膜,所述识别膜穿过所述第三压带机构贴于基材膜;所述排废料机构包括第一排废放料辊和第一排废收料辊,所述第一排废放料辊套有第一排废胶带,所述第一排废胶带穿过所述第四压带机构与所述第一排废收料辊连接以将小孔模切装置裁切的孔型废料去除;所述去胶机构包括去胶放料辊和去胶收料辊,所述去胶放料辊套有去胶胶带,所述去胶胶带穿过所述第五压带机构与所述去胶收料辊连接以将孔型废料处底材膜上的胶去除;所述第二离型膜放料辊套有第二离型膜,所述第二离型膜穿过所述第六压带机构贴于所述基材膜;所述内框排除机构包括第二排废放料辊和第二排废收料辊,所述第二排废放料辊套有第二排废胶带,所述第二排废胶带穿过所述第八压带机构与所述第二排废收料辊连接;所述第三离型膜放料辊套有第三离型膜,所述第三离型膜穿过所述第九压带机构贴于所述基材层。进一步地说,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保护膜收料辊,所述底材膜的保护膜穿过贴边带放料辊与保护膜收料辊连接。进一步地说,所述小孔模切装置、所述内框模切装置和所述离型膜模切装置皆包括包括上安装座和下安装座,所述下安装座的上表面安装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设有两块用于定位胶膜的卡块,所述上安装座的下表面安装有上模具。进一步地说,所述小孔模切装置的上模具的下表面设有小孔模具刀。进一步地说,所述内框模切装置的上模具的下表面设有内框模具刀。进一步地说,所述离型膜模切装置的上模具的下表面设有用于裁切第三离型膜的离型膜模具刀。进一步地说,所述上模具设有定位针,所述下模具设有与所述定位针相对应的定位孔。进一步地说,所述上模具设有与所述卡块对应的让位槽。进一步地说,所述定位针与所述贴边带相对应。进一步地说,两块所述卡块之间的间距等于底材膜的宽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具有以下几点:本专利技术包括包括上料装置、小孔模切装置、第一排废装置、内框模切装置、第二排废装置和离型膜模切装置,从而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实现快速、高效、高质量的生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包括上料装置的贴边带放料辊,贴边带放料辊套有两卷贴边带,两卷贴边带之间的间距等于基材膜的宽度,两条贴边带穿过第一压带机构贴于底材膜的上表面两侧,通过贴边带贴于底材膜上表面的粘性面,使底材膜的两侧不具粘性,便于小孔模切装置的定位针进行打孔,提高基材膜的利用率,节约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的上料装置的识别带放料辊套有识别膜,识别膜穿过第三压带机构贴于基材膜,便于观察经过小孔模切装置裁切后,孔型废料是否被裁切;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排废装置的第四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排废料机构,第五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去胶机构,从而将小孔模具刀裁切的孔型废料及位于孔型废料处底材膜上的残胶去除,便于自动化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排废装置的第七压带机构与第八压带机构之间设有用于收卷外框的外框收料辊和用于收卷外框胶的外框胶收料辊,第八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去除内框的内框排除机构,第九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第三离型膜放料辊,从而通过内框排除机构将第二离型膜去除后,换上第三离型膜,通过离型膜模切装置对第三离型膜进行裁切,第三离型膜经过离型膜模具刀裁切后的尺寸大于内框的尺寸,从而保护基材膜,防止基材膜刮伤损坏,保证其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排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排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小孔模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小孔模切装置的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内框模切装置的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离型膜模切装置的上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贴边带放料辊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经过小孔模切装置后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经过内框模切装置后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经过离型膜模切装置后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分标记如下:上料装置1、底材放料辊11、底材膜111、保护膜1111、贴边带放料辊12、贴边带121、第一压带机构13、第二压带机构14、第三压带机构15、上压辊151、下压辊152、基材放卷机构17、基材放料辊171、第一离型膜收料辊172、基材膜173、第一离型膜1731、识别带放料辊18、识别膜181、保护膜收料辊19、小孔模切装置2、上安装座21、下安装座22、下模具23、卡块231、定位孔232、上模具24、小孔模具刀241、定位针242、让位槽243、第一排废装置3、第四压带机构31、第五压带机构32、第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膜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1)、小孔模切装置(2)、第一排废装置(3)、内框模切装置(4)、第二排废装置(5)和离型膜模切装置(6),所述上料装置位于所述小孔模切装置的上游,所述小孔模切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排废装置的上游,所述第一排废装置位于所述内框模切装置的上游,所述内框模切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排废装置的上游,所述第二排废装置位于所述离型膜模切装置的上游;所述上料装置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底材放料辊(11)、贴边带放料辊(12)、第一压带机构(13)、第二压带机构(14)和第三压带机构(15);所述第二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基材放卷机构(17),所述第三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识别带放料辊(18);所述第一排废装置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第四压带机构(31)、第五压带机构(32)和第六压带机构(33),所述第四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排废料机构(34),所述第五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去胶机构(35),所述第六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第二离型膜放料辊(36),所述第五压带机构和所述第六压带机构之间设有收卷识别膜的识别带收料辊(37);所述第二排废装置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第七压带机构(51)、第八压带机构(52)和第九压带机构(53),所述第七压带机构与所述第八压带机构之间设有用于收卷外框(7)的外框收料辊(54)和用于收卷外框胶的外框胶收料辊(55),所述第八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去除内框(8)的内框排除机构(56),所述第九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第三离型膜放料辊(57);所述底材放料辊套有底材膜(111),所述贴边带放料辊套有两卷贴边带(121),两卷所述贴边带之间的间距等于基材膜的宽度,两条贴边带穿过第一压带机构贴于底材膜的上表面两侧;所述第一压带机构、所述第二压带机构、所述第三压带机构、所述第四压带机构、所述第五压带机构、所述第六压带机构、所述第七压带机构、所述第八压带机构和所述第九压带机构皆包括上压辊(151)和下压辊(152),所述底材膜被压于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所述基材放卷机构包括基材放料辊(171)和用于收卷基材膜的第一离型膜(1731)的第一离型膜收料辊(172),所述基材放料辊套有基材膜(173),所述基材膜穿过所述第二压带机构贴于底材膜,所述基材膜的第一离型膜穿过所述第二压带机构与第一离型膜收料辊连接;所述识别带放料辊套有所述识别膜(181),所述识别膜穿过所述第三压带机构贴于基材膜;所述排废料机构包括第一排废放料辊(341)和第一排废收料辊(342),所述第一排废放料辊套有第一排废胶带(3411),所述第一排废胶带穿过所述第四压带机构与所述第一排废收料辊连接以将小孔模切装置裁切的孔型废料去除;所述去胶机构包括去胶放料辊(351)和去胶收料辊(352),所述去胶放料辊套有去胶胶带(3511),所述去胶胶带穿过所述第五压带机构与所述去胶收料辊连接以将孔型废料(9)处底材膜上的胶去除;所述第二离型膜放料辊套有第二离型膜(361),所述第二离型膜穿过所述第六压带机构贴于所述基材膜;所述内框排除机构包括第二排废放料辊(561)和第二排废收料辊(562),所述第二排废放料辊套有第二排废胶带(5611),所述第二排废胶带穿过所述第八压带机构与所述第二排废收料辊连接;所述第三离型膜放料辊套有第三离型膜(571),所述第三离型膜穿过所述第九压带机构贴于所述基材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膜自动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装置(1)、小孔模切装置(2)、第一排废装置(3)、内框模切装置(4)、第二排废装置(5)和离型膜模切装置(6),所述上料装置位于所述小孔模切装置的上游,所述小孔模切装置位于所述第一排废装置的上游,所述第一排废装置位于所述内框模切装置的上游,所述内框模切装置位于所述第二排废装置的上游,所述第二排废装置位于所述离型膜模切装置的上游;所述上料装置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底材放料辊(11)、贴边带放料辊(12)、第一压带机构(13)、第二压带机构(14)和第三压带机构(15);所述第二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基材放卷机构(17),所述第三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识别带放料辊(18);所述第一排废装置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第四压带机构(31)、第五压带机构(32)和第六压带机构(33),所述第四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排废料机构(34),所述第五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去胶机构(35),所述第六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第二离型膜放料辊(36),所述第五压带机构和所述第六压带机构之间设有收卷识别膜的识别带收料辊(37);所述第二排废装置按生产流程依次包括第七压带机构(51)、第八压带机构(52)和第九压带机构(53),所述第七压带机构与所述第八压带机构之间设有用于收卷外框(7)的外框收料辊(54)和用于收卷外框胶的外框胶收料辊(55),所述第八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去除内框(8)的内框排除机构(56),所述第九压带机构的上方设有第三离型膜放料辊(57);所述底材放料辊套有底材膜(111),所述贴边带放料辊套有两卷贴边带(121),两卷所述贴边带之间的间距等于基材膜的宽度,两条贴边带穿过第一压带机构贴于底材膜的上表面两侧;所述第一压带机构、所述第二压带机构、所述第三压带机构、所述第四压带机构、所述第五压带机构、所述第六压带机构、所述第七压带机构、所述第八压带机构和所述第九压带机构皆包括上压辊(151)和下压辊(152),所述底材膜被压于所述上压辊和所述下压辊之间;所述基材放卷机构包括基材放料辊(171)和用于收卷基材膜的第一离型膜(1731)的第一离型膜收料辊(172),所述基材放料辊套有基材膜(173),所述基材膜穿过所述第二压带机构贴于底材膜,所述基材膜的第一离型膜穿过所述第二压带机构与第一离型膜收料辊连接;所述识别带放料辊套有所述识别膜(181),所述识别膜穿过所述第三压带机构贴于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进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域之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