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螺旋送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8071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3:50
一种风力螺旋送料装置,属于螺旋送料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平行布设的螺旋送风环(4)和套装在螺旋送风环(4)外部的风力输送管,螺旋送风环(4)包括内外套装的外壳体(401)和内壳体(402),内壳体(402)转动安装在外壳体(401)内部,外壳体(401)和内壳体(402)之间,以及内壳体(402)内腔分别形成环形的螺旋导流腔(403),并通过外壳体(401)一侧连通风力输送管,风力输送管一端部连接辅助通风管路。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螺旋送风环形成螺旋的风向,逐渐形成向前推进的力,从而在不需要螺旋桨叶的情况下,能够对湿料进行高质量的输送,并且不会对物料具有挤压或品向破坏,充分保证物料后续的生产、加工需要。

A Wind-driven Spiral Fee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ind-driven screw feeding devic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crew feeding.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spiral air supply rings (4) and a wind conveyor pipe sleeved outside the spiral air supply ring (4), a spiral air supply ring (4) comprises an outer shell (401) and an inner shell (402), an inner shell (402) rotates and is installed inside the outer shell (401), between the outer shell (401) and the inner shell (402), and an inner shell (402). The cavity forms annular spiral guide chamber (403) separately, and connects the wind conveyor pipe through one side of the shell (401), and the auxiliary ventilation pipe is connected at one end of the wind conveyor pipe. The invention utilizes the helical air supply ring to form the direction of the helical wind and gradually forms the forward force, so that the wet material can be transported with high quality without the need of the propeller blade, and the material can not be extruded or destroy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product, so as to fully guarantee the subsequent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needs of th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力螺旋送料装置
一种风力螺旋送料装置,属于螺旋送料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生产中,在物料输送时,多采用螺旋的方式进行,现有技术中最常见的为螺旋绞龙输送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绞龙式螺旋输送机会对物料进行挤压,较容易在绞龙内部形成沉积,此种方式对于物料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湿料的输送,尤其是某些湿料不能挤压的情况下,绞龙输送就严重影响物料的品质和后续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积压、无挤压、高效率输送的风力螺旋送料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力螺旋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平行布设的螺旋送风环和套装在螺旋送风环外部的风力输送管,多个螺旋送风环相互之间留有间隙,螺旋送风环为一端面封闭,一端面开口设置的壳体,螺旋送风环包括内外套装的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转动安装在外壳体内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以及内壳体内腔分别形成环形的螺旋导流腔,并通过外壳体一侧连通风力输送管,内壳体内腔内壁上设有螺旋导流装置,风力输送管一端部连接辅助通风管路。本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螺旋式输送物料的结构形式,采用“无搅拌叶”的概念,将内部不带任何搅拌叶或搅拌槽的螺旋送风环引入物料输送的结构中来,利用螺旋送风环形成螺旋的风向,并利用多个螺旋送风环逐渐形成向前推进的力,从而形成螺旋推进的形式,在不需要螺旋浆叶的情况下,能够对物料,特别是湿料进行高质量的输送,并且在输送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物料的本质和状态,不会对物料具有挤压或品向破坏,充分保证物料后续的生产、加工需要。再者,内壳体转动安装在外壳体内部,结合内壳体的转动作用,可进一步的加强从风力输送管输送的风力的作用,从而使得物料的输送更快速。所述的多个螺旋送风环的流动风向相同。所述的外壳体上开有入风口,所述的螺旋导流装置为设置在内壳体上的多个导流板,导流板呈弧形均布在内壳体上。所述的入风口设置在螺旋送风环一端部,在螺旋送风环另一端开口设置的环形端面上设有出风口。所述的风力输送管为套装在螺旋送风环外侧的直管,包括外管体和内管体外管体和内管体之间形成送风腔。所述的内壳体通过转动机构安装在外壳体内,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在内壳体外圈上的转动支座和转动安装在转动支座上的转轮,所述外壳体上对应设有供转轮定向行走的环形滑槽。所述的转轮通过转轴安装在转动支座上,转轴一侧连接转动电机输出端。所述的多个螺旋送风环的直径逐步递增,多个螺旋送风环的外部套装阶梯状设置的管体,阶梯状设置的管体为双层管,双层管之间形成送风腔。所述的多个螺旋送风环在轴向交错设置,形成至少两组同轴设置的螺旋送风环。多个螺旋送风环分成几组,形成不同轴设置,由此,形成的螺旋风可相互叠加,进而逐渐增加螺旋的直径和风力大小,形成晃动前进的“龙卷风”形式,可便于实验研究。所述的螺旋送风环的入风端或出风端口处设有过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螺旋式输送物料的结构形式,采用“无搅拌叶”的概念,将内部不带任何搅拌叶或搅拌槽的螺旋送风环引入物料输送的结构中来,利用螺旋送风环形成螺旋的风向,并利用多个螺旋送风环逐渐形成向前推进的力,从而形成螺旋推进的形式,在不需要螺旋浆叶的情况下,能够对物料,特别是湿料进行高质量的输送,并且在输送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物料的本质和状态,不会对物料具有挤压或品向破坏,充分保证物料后续的生产、加工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风力螺旋送料装置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为螺旋送风环外部套装阶梯状管体的风力螺旋送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1、外管体2、内管体3、送风腔4、螺旋送风环401、外壳体402、内壳体403、螺旋导流腔5、入风口6、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附图1~2:一种风力螺旋送料装置,包括多个平行布设的螺旋送风环4和套装在螺旋送风环4外部的风力输送管,多个螺旋送风环4相互之间留有间隙,螺旋送风环4为一端面封闭,一端面开口设置的壳体,螺旋送风环4包括内外套装的外壳体401和内壳体402,内壳体402转动安装在外壳体401内部,外壳体401和内壳体402之间,以及内壳体402内腔分别形成环形的螺旋导流腔403,并通过外壳体401一侧连通风力输送管,内壳体402内腔内壁上设有螺旋导流装置,风力输送管一端部连接辅助通风管路。优选的,多个螺旋送风环4的流动风向相同。多个螺旋送风环4的安装方向一致,即多个螺旋送风环4的开口端面均朝向同一侧,便于在其内部形成向前流动的风。也可,多个螺旋送风环4的流动风向分为两种,出风口处的一组螺旋送风环4与其他螺旋送风环4的流动风向反向设置。螺旋送风环4包括外壳体401和内壳体402,外壳体401上开有入风口5,外壳体401上开有入风口5,外壳体401和内壳体402之间形成螺旋导流腔403。螺旋导流装置为设置在内壳体402上的多个导流板6,导流板6呈弧形均布在内壳体402上。风力输送管为套装在螺旋送风环4外侧的直管,包括外管体1和内管体2,外管体1和内管体2之间形成送风腔3。风力输送管还可包括轴向插接的多段,相邻两段管体通过管体接头套接固定。内壳体402还可通过转动装置安装在外壳体401内,转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内壳体402外圈上的转动支座和转动安装在转动支座上的转轮,外壳体401上对应设有供转轮定向行走的环形滑槽。转轮通过转轴安装在转动支座上,转轴一侧连接转动电机输出端。参照附图3:多个螺旋送风环4的直径逐步递增,多个螺旋送风环4的外部套装阶梯状设置的管体,阶梯状设置的管体为双层管,双层管之间形成送风腔3。螺旋送风环4的入风口5或出风口处设有过滤网。本专利技术采用“无搅拌叶”的概念,将内部不带任何搅拌叶或搅拌槽的螺旋送风环引入物料输送的结构中来,利用螺旋送风环形成螺旋的风向,并利用多个螺旋送风环逐渐形成向前推进的力,从而形成螺旋推进的形式,在不需要螺旋浆叶的情况下,能够对物料,特别是湿料进行高质量的输送,并且在输送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物料的本质和状态,不会对物料具有挤压或品向破坏,充分保证物料后续的生产、加工需要。具体工作原理是,向风力输送管内通入风或水等流体,风或水等流体从送风腔3经过入风口5进入多个螺旋送风环4内,进入外壳体401和内壳体402之间形成螺旋导流腔403内,在螺旋导流装置,即导流板6的引导下,形成固定的风向,从内壳体402内壁上设置的出风孔向上流出,多个螺旋送风环4内同时,或间隔流出流体,多个螺旋送风环4依次递进形成向前或向上的推动力,在螺旋送风环4内腔形成输送流体的通道,推动物料向前或向上移动,且,为了增强物料输送的效率,可将出风孔设置成向上倾斜设置的弧形开口或缝隙。出风孔优选的设置在内壳体402的上部或顶部。实施例2入风口5可倾斜设置,入风口5处可做环形凸起,便于在入风口5处形成初步成型的风向,优选的,入风口5倾斜设置在内壳体402的外圆切向方向上。实施例3多个螺旋送风环4在轴向交错设置,形成至少两组同轴设置的螺旋送风环4。多个螺旋送风环分成几组,形成不同轴设置,由此,形成的螺旋风可相互叠加,进而逐渐增加螺旋的直径和风力大小,形成晃动前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螺旋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平行布设的螺旋送风环(4)和套装在螺旋送风环(4)外部的风力输送管,多个螺旋送风环(4)相互之间留有间隙,螺旋送风环(4)为一端面封闭,一端面开口设置的壳体,螺旋送风环(4)包括内外套装的外壳体(401)和内壳体(402),内壳体(402)转动安装在外壳体(401)内部,外壳体(401)和内壳体(402)之间,以及内壳体(402)内腔分别形成环形的螺旋导流腔(403),并通过外壳体(401)一侧连通风力输送管,内壳体(402)内腔内壁上设有螺旋导流装置,风力输送管一端部连接辅助通风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螺旋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平行布设的螺旋送风环(4)和套装在螺旋送风环(4)外部的风力输送管,多个螺旋送风环(4)相互之间留有间隙,螺旋送风环(4)为一端面封闭,一端面开口设置的壳体,螺旋送风环(4)包括内外套装的外壳体(401)和内壳体(402),内壳体(402)转动安装在外壳体(401)内部,外壳体(401)和内壳体(402)之间,以及内壳体(402)内腔分别形成环形的螺旋导流腔(403),并通过外壳体(401)一侧连通风力输送管,内壳体(402)内腔内壁上设有螺旋导流装置,风力输送管一端部连接辅助通风管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螺旋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个螺旋送风环(4)的流动风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螺旋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体(401)上开有入风口(5),所述螺旋导流装置为设置在内壳体(402)内壁上的多个导流板(6),导流板(6)呈弧形均布在内壳体(40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力螺旋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风口(5)设置在螺旋送风环(4)一端部,在螺旋送风环(4)另一端开口设置的环形端面上设有出风口。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立修申晋孙贤明陈文钢孙霞李家鹏高明亮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