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推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7724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工装模具制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气动推模装置。解决了模具自动上位的问题,包括气动阀门、信号源、控制器和推动装置,气动阀门上设置有信号源,信号源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气动阀门与气源连接,并且气动阀门分别与推动装置的两个进出气口连接,所述的推动装置包括缸筒,缸筒前端安装有前缸盖,缸筒后端安装有后缸盖,前缸盖和后缸盖上均开有进出气口,进出气口与缸筒内部连通,缸筒内设置有缓冲柱塞,缓冲柱塞与后缸盖之间安装有活塞密封圈,缓冲柱塞上安装有活塞,活塞上安装有活塞杆,活塞杆端部穿过缸盖伸出缸筒,活塞杆与缸盖之间设置有导向套和防尘组合密封圈。

Pneumatic Pushing Die Devic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ooling and die mak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pneumatic pushing die device. The problem of automatic upper position of die has been solved, including pneumatic valve, signal source, controller and driving device, signal source is set on pneumatic valve, signal source is connected with controller, pneumatic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pneumatic source, and pneumatic valve is connected with two inlets and outlets of driving device respectively. The driving device includes cylinder, front end of cylinder is installed with front cylinder head, and back of cylinder. The end is equipped with a rear cylinder head. The front cylinder head and the back cylinder head are both provided with inlet and outlet ports. The inlet and outlet port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cylinder bore. A buffer plunger is arranged in the cylinder bore. A piston seal ring is installed between the buffer plunger and the back cylinder head. A piston rod is installed on the piston. The end of the piston rod extends out of the cylinder bore through the cylinder head. A guide sleeve and a guide sleeve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piston rod and the cylinder head. Dust-proof combined seal 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动推模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装模具制作设备
,具体是一种气动推模装置。
技术介绍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它由各种零件构成,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模具注塑过程中,模具要被推向注塑机上,传统都是通过人工完成此项工作。这样就会导致工作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模具自动上位的问题,提供一种气动推模装置。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气动推模装置,包括气动阀门、信号源、控制器和推动装置,气动阀门上设置有信号源,信号源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气动阀门与气源连接,并且气动阀门分别与推动装置的两个进出气口连接,所述的推动装置包括缸筒,缸筒前端安装有前缸盖,缸筒后端安装有后缸盖,前缸盖和后缸盖上均开有进出气口,进出气口与缸筒内部连通,缸筒内设置有缓冲柱塞,缓冲柱塞与后缸盖之间安装有活塞密封圈,缓冲柱塞上安装有活塞,活塞上安装有活塞杆,活塞杆端部穿过缸盖伸出缸筒,活塞杆与缸盖之间设置有导向套和防尘组合密封圈。进一步的,缓冲柱塞周侧套有导向环。进一步的,活塞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密封圈II。进一步的,缸筒与前缸盖及后缸盖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I。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从活塞一侧供气聚能产生气压,气压推动活塞产生推力推出模具,并与设备互联配合运行。通过控制器控制信号源对气动阀门输出信号,控制气源与推动装置之间的气路转换,从而使推动装置完成推动和收回工作,自动完成模具自动上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原理图;图2为推动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缸盖,2-固定钉,3-密封圈I,4-活动密封圈,5-导向环,6-磁性环,7-密封圈II,8-活塞,9-缓冲柱塞,10-活塞杆,11-缸筒,12-缓冲密封圈,13-前缸盖,14-导向套,15-防尘组合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气动推模装置,包括气动阀门、信号源、控制器和推动装置,气动阀门上设置有信号源,信号源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气动阀门与气源连接,并且气动阀门分别与推动装置的两个进出气口连接。如图2所示,推动装置包括缸筒11,缸筒11前端安装有前缸盖13,缸筒11后端安装有后缸盖1,前缸盖13和后缸盖1上均开有进出气口,进出气口与缸筒11内部连通,缸筒11内设置有缓冲柱塞9,缓冲柱塞9与后缸盖1之间安装有活塞密封圈4,缓冲柱塞9上安装有活塞8,活塞8上安装有活塞杆10,活塞杆10端部穿过缸盖13伸出缸筒11,活塞杆10与缸盖13之间设置有导向套14和防尘组合密封圈15。所述的缓冲柱塞9周侧套有导向环5。活塞8与活塞杆10之间设置有密封圈II7。缸筒11与前缸盖13及后缸盖1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I3。在前缸盖上还设置有缓冲密封圈12。气动推模原理:从活塞一侧供气聚能产生气压,气压推动活塞产生推力推出模具,并与设备互联配合运行。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动推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动阀门、信号源、控制器和推动装置,气动阀门上设置有信号源,信号源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气动阀门与气源连接,并且气动阀门分别与推动装置的两个进出气口连接,所述的推动装置包括缸筒(11),缸筒(11)前端安装有前缸盖(13),缸筒(11)后端安装有后缸盖(1),前缸盖(13)和后缸盖(1)上均开有进出气口,进出气口与缸筒(11)内部连通,缸筒(11)内设置有缓冲柱塞(9),缓冲柱塞(9)与后缸盖(1)之间安装有活塞密封圈(4),缓冲柱塞(9)上安装有活塞(8),活塞(8)上安装有活塞杆(10),活塞杆(10)端部穿过缸盖(13)伸出缸筒(11),活塞杆(10)与缸盖(13)之间设置有导向套(14)和防尘组合密封圈(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动推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动阀门、信号源、控制器和推动装置,气动阀门上设置有信号源,信号源与控制器信号连接,气动阀门与气源连接,并且气动阀门分别与推动装置的两个进出气口连接,所述的推动装置包括缸筒(11),缸筒(11)前端安装有前缸盖(13),缸筒(11)后端安装有后缸盖(1),前缸盖(13)和后缸盖(1)上均开有进出气口,进出气口与缸筒(11)内部连通,缸筒(11)内设置有缓冲柱塞(9),缓冲柱塞(9)与后缸盖(1)之间安装有活塞密封圈(4),缓冲柱塞(9)上安装有活塞(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宇阳许秀君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宇欣磁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