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贴合机的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759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轮胎贴合机的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和底座,所述底座焊接在所述机架的底部,所述底座上通过螺杆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端由螺杆固定的承重板,在所述承重板四个角处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联动杆,在所述机架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内滚珠,在所述承重板的四个角处均设有一半圆形的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中安装有外滚珠,在所述外滚珠的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穿过一圆杆,所述圆杆的两端焊接在所述安装槽上,所述联动杆由两部分组成且连接处通过螺杆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底,贴合轮胎翻新时用的贴合机使用。同时,工人也不再需要弯腰去抬胎基等,使得工人出现腰肌劳损的情况大大降低。

A Transport Device for Tire Fitt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veying device of a tire glu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nd a base, the base is welded to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and a hydraulic rod is installed on the base through a screw. The top of the hydraulic rod is a load-bearing plate fixed by a screw, and a linkage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load-bearing plate and the frame. A slid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frame, and a sliding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sliding groove. An inner ball is provided, and a half-circle installation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load-bearing plate. An outer ball is installed in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a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middle of the outer ball. The through hole passes through a round rod. The two ends of the round rod are welded on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The linkage rod is composed of two parts and connected by a screw.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the use of a gluing machine used for retreading tires. At the same time, workers no longer need to bend down to lift the fetal base,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occurrence of lumbar muscle st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贴合机的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生产
,具体为一种轮胎贴合机的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废旧轮胎翻新时,需要轮胎贴合机对轮胎的胎面、胎基进行刷胶、压合等工序。而在进行这些工序工作时,需要通过传送带等将胎基、胎面运输到贴合机处。而运输过来的轮胎还需要工作人员弯腰将其抬到机器上,这将非常的麻烦且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的腰肌劳损,因此,在此提出一种输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轮胎贴合机的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点。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轮胎贴合机的输送装置,包括机架和底座,所述底座焊接在所述机架的底部,所述底座上通过螺杆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端由螺杆固定的承重板,在所述承重板四个角处与所述机架之间设有联动杆,在所述机架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内滚珠,在所述承重板的四个角处均设有一半圆形的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中安装有外滚珠,在所述外滚珠的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穿过一圆杆,所述圆杆的两端焊接在所述安装槽上,所述联动杆由两部分组成且连接处通过螺杆连接。本技术中,所述液压杆与外部的液压缸连接。本技术中,所述底座为圆形结构共两层,且底层直径大于上层直径,在所述底座设有若干安装孔。本技术中,所述安装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外滚珠的直径。本技术中,所述联动杆为金属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造价底,贴合轮胎翻新时用的贴合机使用。同时,工人也不再需要弯腰去抬胎基等,使得工人出现腰肌劳损的情况大大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机架与内滚珠之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机架-1;底座-2;液压杆-3;承重板-4;联动杆-5;内滚珠-6;安装槽-7;外滚珠-8;圆杆-9;重量传感器-10。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轮胎贴合机的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和底座2,所述底座2焊接在所述机架1的底部,所述底座2上通过螺杆安装有液压杆3,所述液压杆3的顶端由螺杆固定的承重板4,在所述承重板4四个角处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有联动杆5,在所述机架1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内滚珠6,在所述承重板4的四个角处均设有一半圆形的安装槽7,在所述安装槽7中安装有外滚珠8,在所述外滚珠8的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穿过一圆杆9,所述圆杆9的两端焊接在所述安装槽7上,所述联动杆5由两部分组成且连接处通过螺杆连接。所述液压杆3与外部的液压缸连接。所述底座2为圆形结构共两层,且底层直径大于上层直径,在所述底座2设有若干安装孔。所述安装槽7的直径大于所述外滚珠8的直径。所述联动杆5为金属材质。在承重板4上设有四个方形的小孔,在小孔上安装有重量传感器10,重量传感器10的感应端高于小孔上表面3mm,在联动杆5也安装有一个重量传感器10,重量传感器10的输出端通过电线与控制箱的输入端口连接,在控制箱的输出端口上连接着液压缸的开关。当承重板4和联动杆5上的重量传感器10感应到胎基重量时,重量传感器10将信号传递给控制箱,控制箱控制液压缸工作,从而推动液压杆3往上运动,使承重板4升高。当重量传感器10感应不到重量时,则向控制箱传递相反的信号,使液压杆3下降。从而实现循环工作。重量传感器10的原理如下:被称重物置于承载器台面上,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承载器将重力传递至称重传感器,使称重传感器弹性体产生变形,贴附于弹性体上的应变计桥路失去平衡,输出与重量数值成正比例的电信号,经线性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再经A/D转换为数字信号,由仪表的微处理机(CPU)对重量信号进行处理后直接显示重量数据。配置打印机后,即可打印记录称重数据,如果配置计算机可将计量数据输入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综合管理。在称重传感器的弹性体上粘贴有应变计,组成惠斯登电桥。在无负荷时,电桥处于平衡状态,输出为零。当弹性体承受载荷时,各应变计随之产生与载荷成比例的应变,由输出电压即可测出外载重量,通过仪表的通讯接口可以与上位机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贴合机的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和底座(2),所述底座(2)焊接在所述机架(1)的底部,其特征是:所述底座(2)上通过螺杆安装有液压杆(3),所述液压杆(3)的顶端由螺杆固定的承重板(4),在所述承重板(4)四个角处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有联动杆(5),在所述机架(1)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内滚珠(6),在所述承重板(4)的四个角处均设有一半圆形的安装槽(7),在所述安装槽(7)中安装有外滚珠(8),在所述外滚珠(8)的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穿过一圆杆(9),所述圆杆(9)的两端焊接在所述安装槽(7)上,所述联动杆(5)由两部分组成且连接处通过螺杆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贴合机的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和底座(2),所述底座(2)焊接在所述机架(1)的底部,其特征是:所述底座(2)上通过螺杆安装有液压杆(3),所述液压杆(3)的顶端由螺杆固定的承重板(4),在所述承重板(4)四个角处与所述机架(1)之间设有联动杆(5),在所述机架(1)上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内滚珠(6),在所述承重板(4)的四个角处均设有一半圆形的安装槽(7),在所述安装槽(7)中安装有外滚珠(8),在所述外滚珠(8)的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穿过一圆杆(9),所述圆杆(9)的两端焊接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宝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轮胎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