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机构及角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7578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机构及角磨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握持部和安装部,握持部具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设置有电容和微动开关,握持部上还设置有触发微动开关的操作组件,操作组件包括操作件,操作件上延伸有驱动件,操作件往复摆动带动驱动件触发所述微动开关;安装部内安装有无刷电机和控制器,微动开关通过控制控制器进而驱动无刷电机。通过选择微动开关结合无刷电机的结构,相对于有刷电机,可有效减小部件的体积,方便抓握,通过将微动开关和电容置于握持部可实现对空间的合理利用,且置于握持部,方便手握持的过程中带动操作件触发微动开关,方便操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工具的动力机构体积大、不方便抓握的问题。

A Power Mechanism and Angle Mil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electric tools, in particular to a power mechanism and an angle mill. Including: shell, shell includes holding part and installation part, holding part has accommodation space, capacitance and micro-switch are set in accommodation space, and operation component of triggering micro-switch is set on holding part, operation component includes operation part, driving part is extended on operation part, driving part is driven by oscillating operation part to trigger micro-switch; brushless motor is installed in installation part. With the controller, the micro switch drives the brushless motor by controlling the controller. By choosing the structure of micro-switch combined with brushless motor, compared with brushless motor,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volume of components and facilitate grasping. By placing micro-switch and capacitor in the grip part, the space can be reasonably utilized, and placed in the grip part, which facilitates the triggering of micro-switch by the manipulator during the grip process and facilitates the operation.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of large volume and inconvenient grasping of the power mechanism of the electric tool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机构及角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机构及角磨机。
技术介绍
角磨机又称研磨机或盘磨机,是一种利用玻璃钢切削和打磨的手提式电动工具,主要用于切割和研磨金属与石材等。在角磨机领域中其机头、机壳和控制板壳体的设计都是比较紧凑,这是由于在使用角磨机的过程中,操作者的手是握在机壳上的,如果机壳过大,操作者很难单手握住角磨机,也就很难作业,如果机壳小,其机壳内电机也需变小,电机变小就无法达到额定功率,也就无法使用。申请号为CN200920146096.7的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工具,具体是一种角磨机,并具体公开了:包括绝缘外壳、电源线、电路板、电机、开关以及与开关配合使用的拉杆和推钮;电路板、电机和开关安装在绝缘外壳内;推钮连接在绝缘外壳上;电路板上设有桥式整流电路、保险丝及电解电容;保险丝电连接在电源线与桥式整流电路之间;电解电容电连接在桥式整流电路的正负两个输出端之间。上述申请中的角磨机虽结构紧凑,但并不能有效地缩小体积、方便使用者抓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动工具的动力机构体积大、不方便抓握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动力机构及角磨机,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动力机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握持部和安装部,所述握持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设置有电容和微动开关,所述握持部上还设置有触发微动开关的操作组件,所述操作组件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上延伸有驱动件,所述操作件往复摆动带动所述驱动件触发所述微动开关;所述安装部内安装有无刷电机和控制器,所述微动开关通过控制控制器进而驱动无刷电机。通过选择微动开关结合无刷电机的结构,相对于有刷电机,可有效减小部件的体积,方便抓握,通过将微动开关和电容置于握持部可实现对空间的合理利用,且置于握持部,方便手握持的过程中带动操作件触发微动开关,方便操作。进一步地,所述操作组件还包括锁止件和弹性复位件,所述锁止件通过弹性件可伸缩地设置在支撑件上,所述锁止件呈外径变化的杆状体,所述操作件铰接设置在所述握持部上,所述操作件的自由端上开有沿其摆动方向延伸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包括径向连通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锁止件锁止于第一限位孔中形成对操作件的第一限位,所述锁止件锁止于第二限位孔中形成对操作件的第二限位,所述弹性复位件为所述操作件提供远离锁止件运动的作用力。通过设置锁止件分别锁止在操作件上的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内,实现对操作件在两个位置处的持续锁止,通过设定其中一个位置为工作位置,另一个位置为非工作位置,则操作件在工作位置时可被锁止,保持工作状态,如此无需人工长时间操作,适合长时间使用;操作件在非工作位置时被锁止,防止失误操作。进一步地,所述锁止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呈可限位所述凸台的阶梯孔,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通过连接段径向连通,所述连接段与所述锁止件的杆体外表面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段的宽度小于所述凸台的外径。通过设置锁止件上的凸台配合阶梯孔,可将锁止件分别限位在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内;通过合理设置第一限位孔的连接段的宽度,可使凸台无法通过连接段,如此当锁止件要在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中切换时,需驱动锁止件,使锁止件的外径较小的外表面与连接段重合,此时再摆动操作件,方可实现锁止件的不同限位的切换。即锁止件要切换不同限位,需操作锁止件和操作件,两者都操作的情况下,才可实现第一限位和第二限位的切换,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避免失误操作带来的损失。进一步地,所述锁止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台和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间隔位于凸台的上方,所述第一限位孔呈可轴向限位凸台的阶梯孔,所述第二限位孔内设置有可轴向限位第一凸起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孔和所述第二限位孔通过连接段径向连通,所述连接段与所述锁止件的杆体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段的宽度小于所述凸台和所述第一凸起的外径,所述第二凸起靠近所述连接段设置。通过设置锁止件上的凸台配合阶梯孔,可将锁止件锁止在第一限位孔中,实现对操作件的第一限位;通过设置第二限位孔中的第二凸起轴向限位锁止件上的第一凸起,再配合弹性复位件的作用力,使锁止件上的第一凸起抵在第二限位孔孔壁上,可将锁止件锁止在第二限位孔中,实现对操作件的第二限位;通过合理设置连接段的宽度,可使凸台和第一凸起无法通过连接段,如此,当锁止件要从第一限位切换至第二限位时,需按压锁止件,使锁止件的外径较小的杆体外表面位于第一限位孔内,然后再摆动操作件,使锁止件经过连接段运动至第二限位孔内,再继续按压锁止件,使锁止件上的第一凸起穿过第二凸起,位于第二凸起的内侧,操作件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略微偏转,第一凸起抵靠在第二限位孔的内壁上,第二凸起限位第一凸起,实现第一限位至第二限位的切换;当锁止件要从第二限位切换至第一限位中时,略微摆动操作件,使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错开,锁止件从第二凸起中弹出,由于第二限位孔的内径小于凸台的直径,凸台抵靠在操作件的内表面上,实现对锁止件的轴向限位,操作件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继续摆动,使锁止件运动至第一限位孔内,锁止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外弹出一段距离锁止于第一限位孔中,实现第二限位至第一限位的切换。即锁止件要从第一限位切换至第二限位时,需操作锁止件和操作件,两者都操作的情况下,才可实现切换,而从第二限位切换至第一限位时,仅需操作操作件即可,充分考虑了操作的安全性和便利性,避免失误操作带来的损失。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活动连接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后壳体分体设置且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的相对位置通过限位件限定。通过设置前壳体和后壳体活动连接并通过限位件限定相对位置,可方便调整前壳体和后壳体的相对位置,在实际使用时,方便调整工作端的位置,调整到位后通过限位件限定。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通过环形凹槽凸起结构活动连接,所述限位件铰接设置在后壳体上,所述限位件的限位端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前壳体上设置有与之配合的限位槽。设置前壳体和后壳体转动连接可调整前壳体和后壳体的相对旋转角度,再通过限位凸起和限位槽来限位,结构简单。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的中部与后壳体铰接,所述限位件上的限位凸起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卡入限位槽中。通过上述设计,通过按压限位件的远离前壳体的一端,即可使限位件的限位端的限位凸起脱离限位槽,限位凸起抵靠在环形凸起上,前壳体和后壳体可相对转动,当运动至下一限位槽时,限位凸起在复位件的作用下卡入限位槽中,实现自动限位。进一步地,所述复位件为扭簧,所述扭簧设置在连接柱上。通过设置复位件为扭簧,且扭簧设置在壳体原有结构连接柱上,无需增设安装结构,大大缩小了复位件的安装空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为3个且沿前壳体周向分布,其中两组相邻的两个限位槽之间夹角为90度。通过设置限位槽的数量和夹角,可实现前壳体和后壳体之间左右相对旋转90度。进一步地,所述后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供电缆通过的缺口,所述扭簧的自由端穿过缺口。通过设置缺口供电缆通过,可实现电缆的有效归置,不会出现混乱,扭簧的自由端穿过缺口可将电缆限位在缺口内,电缆不会从缺口内脱出。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上的防尘孔冲压制成。防尘罩采用冲压的加工方法制成,则可实现随意裁剪,适应于带圆角的防尘罩的要求,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握持部和安装部,所述握持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设置有电容(4)和微动开关(5),所述握持部上还设置有触发微动开关(5)的操作组件(6),所述操作组件(6)包括操作件(61),所述操作件(61)上延伸有驱动件(63),所述操作件(61)往复摆动带动所述驱动件(63)触发所述微动开关(5);所述安装部内安装有无刷电机和控制器(3),所述微动开关(5)通过控制控制器(3)进而驱动无刷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包括握持部和安装部,所述握持部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设置有电容(4)和微动开关(5),所述握持部上还设置有触发微动开关(5)的操作组件(6),所述操作组件(6)包括操作件(61),所述操作件(61)上延伸有驱动件(63),所述操作件(61)往复摆动带动所述驱动件(63)触发所述微动开关(5);所述安装部内安装有无刷电机和控制器(3),所述微动开关(5)通过控制控制器(3)进而驱动无刷电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组件(6)还包括锁止件(62)和弹性复位件(611),所述锁止件(62)通过弹性件(621)可伸缩地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锁止件(62)呈外径变化的杆状体,所述操作件(61)铰接设置在所述握持部上,所述操作件(61)的自由端上开有沿其摆动方向延伸的限位孔(612),所述限位孔(612)包括径向连通的第一限位孔(6121)和第二限位孔(6122),所述锁止件(62)锁止于第一限位孔(6121)中形成对操作件(61)的第一限位,所述锁止件(62)锁止于第二限位孔(6122)中形成对操作件(61)的第二限位,所述弹性复位件(611)为所述操作件(61)提供远离锁止件(62)运动的作用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62)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台(622),所述第一限位孔(6121)和所述第二限位孔(6122)呈可限位所述凸台(622)的阶梯孔,所述第一限位孔(6121)和所述第二限位孔(6122)通过连接段(6123)径向连通,所述连接段(6123)与所述锁止件(62)的杆体外表面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段(6123)的宽度小于所述凸台(622)的外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动力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62)的外表面设置有凸台(622)和第一凸起(623),所述第一凸起(623)间隔位于凸台(622)的上方,所述第一限位孔(6121)呈可限位所述凸台(622)的阶梯孔,所述第二限位孔(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佳元张耀蔚鲍蒙江严鑫汤世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