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strengthening and optimizing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roll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surface ultrasonic impact texturing treatment, metal or alloy coating treatment, surface ultrasonic impact severe deformation treatment, metal or alloy coating treatment, surface induction recovery treatment. The invention adopts two different ultrasonic impact treatment processes and two identical coating processes, which can replace the roll grinding process, has uniform roughness distribution, reduces transverse difference defects, and forms gradient grain refined alloying layer on the roll surface, and remarkably improves the roughness retention ability and wear resistance, and reduces the quality defects of rolled strips and stri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轧辊表面粗糙度强化及优化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轧辊制造领域和金属材料表面形变强化
,具体涉及一种轧辊表面粗糙度强化及优化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板带钢短流程连铸连轧技术已成为未来绿色钢铁制造的发展趋势,例如(半)无头轧制技术、柔性轧制技术等,这些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板带材成材率、尺寸形状精度与超薄规格比例。然而,与这些先进轧机装备和高端轧制技术相配套的轧辊部件却难以满足要求,尤其对轧辊的耐磨性、强韧性和疲劳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轧辊表面粗糙度及性能是影响轧辊寿命和轧材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主要采用磨削工艺进行轧辊表面粗糙度的控制。然而,随着轧辊大型化、材质高合金化,传统的磨削工艺存在粗糙度精确控制难度增加、粗糙度分布不均、波动范围大(在0.6μm左右)等问题,且粗糙度多沿轧辊轴向分布,从而轧制时使带钢表面存在横向差异缺陷。这些横向差异缺陷容易使下游工序带材表面出现条状色差,造成产品降级。此外,利用磨削工艺形成的粗糙度在轧制过程中硬度、耐磨损性能容易降低,造成轧制时轧辊打滑,且在轧辊使用不久后,轧辊表面出现缺陷,这些缺陷传递到板带材表面,从而降低板带材表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辊表面粗糙度强化及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轧辊表面进行超声冲击毛化处理;步骤S2,在轧辊表面涂镀金属层或合金层;步骤S3,对轧辊表面进行剧烈形变处理;步骤S4,在轧辊表面涂镀与S2中相同的金属层或合金层;步骤S5,对轧辊表面进行感应回复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辊表面粗糙度强化及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轧辊表面进行超声冲击毛化处理;步骤S2,在轧辊表面涂镀金属层或合金层;步骤S3,对轧辊表面进行剧烈形变处理;步骤S4,在轧辊表面涂镀与S2中相同的金属层或合金层;步骤S5,对轧辊表面进行感应回复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表面粗糙度强化及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S1中,超声冲击毛化处理时,超声冲击频率为5000~10000次/秒,冲击端移动速率为20~80cm/min,冲击能为0.01~0.1J;冲击端曲率半径为0.1~0.5mm;走刀量0.3~0.7mm/r,轧辊转速为10~30r/mi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表面粗糙度强化及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S1中,超声冲击毛化处理后的辊面粗糙度为Ra0.02~0.05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表面粗糙度强化及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是,步骤S2中,涂镀材料为金属或金属碳化物,金属包括Cr、Al、Ni、Mo或Ti。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向阳,孙建宇,邵黎军,王章忠,周军,张智慧,李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共昌轧辊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