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段钻井轨迹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7200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油田钻井、钻柱配套用的水平段钻井轨迹调整装置,该装置由上接头、本体、保径齿、下接头、过渡刀翼、调位刀翼、支承刀翼、复位刀翼、加强筋、排屑槽、中心孔构成。过渡、调位、支承、复位四种刀翼均呈涡轮状分布在本体上,在本体中心处设有中心孔;过渡刀翼顶点为圆弧,直径等于井筒直径,刀面法向与圆周切线方向夹角为r调位刀翼的直径比井筒小,间隙距离为δ,支承刀翼和复位刀翼的直径等于井筒直径,且圆弧所对圆心角为β,加强筋固化在本体中,保径齿镶焊在刀翼外表面上。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滑动定向钻进时易使实钻井眼轨迹偏离设计轨迹,井底井斜角、方位角予测不准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的应用在油田钻井、钻柱配套作业中。(*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平段钻井轨迹调整装置,由上接头(1)、本体(2)、保径齿(3)、下接头(4)、过渡刀翼(5)、调位刀翼(6)、支承刀翼(7)、复位刀翼(8)、加强筋(9)、排屑槽(10)、中心孔(11)构成,其特征在于:过渡刀翼(5)、调位刀翼(6)、支承刀翼(7)、复位刀翼(8)均呈涡轮状分布在本体(2)上,在本体(2)中心处设有中心孔(11),棱柱状过渡刀翼(5)顶点为圆弧,直径等于井筒直径,刀面法向与圆周切线方向夹角为r,圆弧曲面状调位刀翼(6)的直径比井筒直径小,间隙距离为δ,圆弧曲面状支承刀翼(7)和复位刀翼(8)的直径等于井筒直径,圆弧所对圆心角均为β。刀翼之间被圆弧槽状排屑槽(10)分割;椭圆柱状加强筋(9)固化在本体(2)中成为一体;条块状保径齿(3)镶焊在刀翼外表面上。上接头(1)为钻杆扣,下接头(4)为钻铤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国张绪杰谭宁川乔晶杜峰唐亮于钦飞
申请(专利权)人:辽河石油勘探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