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深静脉穿刺的辅助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889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6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深静脉穿刺的辅助垫,包括垫板、肩枕和颈枕,垫板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连通且呈“T”形状,所述肩枕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容纳槽内,所述颈枕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容纳槽靠近第二容纳槽的一侧;所述肩枕包括底板、侧板以及顶板,所述侧板固接于底板靠近第二容纳槽侧壁的一侧,所述顶板一侧与底板远离侧板的一侧铰接,顶板另一侧搭接于侧板上侧,所述底板上设有驱动顶板绕铰接侧转动的动力结构。在穿刺之前能够通过调节肩枕的角度,使患者处于一个较好的角度,有利于穿刺的进行,提高穿刺成功率,而且还能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

Auxiliary pad for deep vein punctur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appliances, and specifically discloses an auxiliary pad for deep vein puncture, including a pad plate, shoulder pillow and neck pillow. The pa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ccommodation groove and a second accommodation groove. The first accommodation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accommodation groove and assumes a \T\ shape. The shoulder pillow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accommodation groove, and the neck pillow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accommodation The shoulder pillow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side plate and a top plate, which are fixed on one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near the side wall of the second receiving slot, one side of the top plate is hinged with one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far from the side plate, the other side of the top plate is overlapped on the side of the side plate, and the botto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dynamic structure to drive the top plate to rotate around the hinged side. Before puncture, patients can be in a better angle by adjusting the angle of shoulder and occipital, which is conducive to puncture,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 and can be applied to patients of different body typ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深静脉穿刺的辅助垫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深静脉穿刺的辅助垫。
技术介绍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由于其具有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有三处穿刺部位,分别为颈内静脉(IJVP)、锁骨下静脉(SVP)和股静脉(FVP)。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术采取仰卧位,肩下垫一枕,使肩向对侧倾斜10-20°,脸部朝穿刺对侧,然而仅靠单一的枕垫无法使不同体型的患者都达到最佳的倾斜角度,如此一来会导致穿刺效果不是太理想;而且利用枕垫后会使患者肩部与头部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此时患者的颈部没有支撑物,易给患者带来不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深静脉穿刺的辅助垫,以解决对于不同体型患者穿刺角度不好控制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用于深静脉穿刺的辅助垫,包括垫板、肩枕和颈枕,所述垫板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连通且呈“T”形状,第一容纳槽用于容纳患者的头部,第二容纳槽用于容纳患者的肩部,所述肩枕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容纳槽内,所述颈枕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容纳槽靠近第二容纳槽的一侧;所述肩枕包括底板、侧板以及顶板,所述顶板一侧位于第二容纳槽中部,所述侧板固接于底板靠近第二容纳槽侧壁的一侧,所述顶板一侧与底板远离侧板的一侧铰接,顶板另一侧搭接于侧板上侧,所述底板上设有驱动顶板绕铰接侧转动的动力结构。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本方案中通过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分别对头部和肩部进行初步限位,防止在穿刺过程中患者乱动。通过设置颈枕,在穿刺过程中能够对颈部提供一个支撑的作用,缓解患者的不舒适感;同时通过设置可调节的肩枕,在穿刺之前能够通过调节肩枕的角度,使患者处于一个较好的角度,有利于穿刺的进行,提高穿刺成功率,而且还能适用于不同体型的患者。进一步,第二容纳槽侧壁上设有弧形槽,顶板靠近弧形槽的侧边设有与弧形槽滑动配合的滑块,弧形槽内设有弧状的弹性气囊,滑块上设有可挤压弹性气囊的挤压部,所述颈枕包括条形气囊,条形气囊上部为弧形,所述弹性气囊与条形气囊连通。如此设置,可以使颈枕随着顶板角度变化而变化,当顶板角度比较大时患者颈部与第一容纳槽底面之间的距离越大,此时颈枕也能够随之膨胀得更大,而顶板较小时颈枕膨胀较小,使颈部始终有一个支撑,减少患者的不舒适感。进一步,所述挤压部包括转动安装于滑块上的转轴,转轴上固接有被动齿轮,弧形槽内设有与被动齿轮啮合的弧形齿条,所述弹性气囊下端卷绕在转轴上。如此设置,滑块上升时能够通过弧形齿条和被动齿轮带动转轴转动,从而通过转动实现对弹性气囊的卷绕和挤压,实现弹性气囊的排气。进一步,所述挤压部为固接在滑块上的挤压块,所述弹性气囊为波纹状,所述弹性气囊下端与挤压块固接。如此设置,滑块带动挤压块上升时能够直接对弹性气囊进行挤压。进一步,所述垫板内部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分别与第一容纳槽和弧形槽连通,所述腔体内滑动安装有定位垫,定位垫远离第一容纳槽的一侧固接有传动齿条,腔体内转动安装有与传动齿条啮合的传动齿轮,所述弧形槽下方转动安装有第一线轮,第一线轮与弧形槽之间设有扭簧,第一线轮与传动齿轮之间同轴连接有中心轴,转轴上固接有第二线轮,第一线轮与第二线轮之间通过拉线相连。如此设置,在调整顶板的角度时能够使定位垫向靠近头部的方向靠近,直至定位垫抵住头部,实现头部的进一步定位,进而可以避免穿刺过程中头部乱动而导致穿刺不成功的问题。进一步,所述动力结构包括气动伸缩杆以及驱动气动伸缩杆的气源,所述气动伸缩杆两端分别铰接在顶板下表面和底板表面。如此设置,通过气动伸缩杆实现顶板的转动,控制简单,可调性较好,可以保证患者肩部倾斜角度达到最佳。进一步,所述垫板上还设有用于固定头部和肩部的紧固结构。如此设置,在进行穿刺时可以防止患者乱动,提高穿刺成功率。进一步,所述紧固结构为可拆卸连接于垫板上的弹性绑带。由于弹性绑带的可伸缩性较强,所以通过弹性绑带对头部与肩部进行固定时,对不同体型的患者均达到较好的固定效果。进一步,所述弹性绑带与患者接触的一面设有棉垫。通过设置棉垫可以避免弹性绑带与头部直接接触,减少患者的不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2中导向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第一线轮与传动齿轮的连接示意图;图5为第一线轮与中心轴的装配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垫板1、第二容纳槽2、顶板3、第一容纳槽4、颈枕5、腔体6、定位垫7、传动齿条8、传动齿轮9、中心轴10、第一线轮11、底板12、侧板13、弧形槽14、弹性气囊15、第二弧形凸起16、第一弧形凸起17、弹性绑带18、气动伸缩杆19、被动齿轮20、条形板21、滑块22。实施例1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用于深静脉穿刺的辅助垫,包括垫板1、肩枕、颈枕5和定位垫7,垫板1为棉质的且呈长方体状,垫板1表面开设有第一容纳槽4与第二容纳槽2,第一容纳槽4与第二容纳槽2连通,第一容纳槽4和第二容纳槽2连接形成的形状为T形,第二容纳槽2远离第一容纳槽4的一侧贯穿垫板1侧壁与外部连通,第一容纳槽4用于容纳患者的头部,第二容纳槽2用于容纳患者的肩部。如图2所示,肩枕包括底板12,第二容纳槽2右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凹腔,底板12粘接于凹腔内,凹腔的长度为第二容纳槽2长度的一半,底板12粘接在凹腔内时右侧壁与第二容纳槽2右侧壁相抵,底板12靠近第一容纳槽4的一侧与第二容纳槽2的侧壁相抵。底板12表面右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侧板13,侧板13与第二容纳槽2右侧壁相抵,侧板13的高度小于第二容纳槽2的高度。底板12上还设有顶板3,顶板3左侧边通过合页铰接于底板12的左侧,自然状态下,顶板3右侧边搭接在侧板13的上侧,顶板3上表面铺设有棉质软垫,顶板3其余三个侧边分别和与其相对的底板12侧边之间连接有弹性波纹布(图中未示出)。底板12与顶板3之间还设有气动伸缩杆19,气动伸缩杆19两端分别铰接在顶板3下表面和底板12上表面上,还包括用于驱动气动伸缩杆19的气源,本实施例中气源为气泵,气泵设置于辅助垫的外部,气泵与气动伸缩杆19之间连接有气管(图中未示出)。颈枕5包括条形气囊,条形气囊位于第一容纳槽4内且与肩枕相抵,条形气囊左右两侧分别粘接在第一容纳槽4左右侧壁上,条形气囊表面呈弧形,且条形气囊的表面粘接有棉垫。参见图2,第二容纳槽2的前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包括硬质塑料制成的条形板21,条形板21上开设有弧形槽14,顶板3靠近弧形槽14一侧的侧边上固接有滑块22,滑块22滑动安装在弧形槽14内,具体为,弧形槽14外圆一侧固定安装有与其轨迹适配的滑轨,滑块22上设有与滑轨滑动配合的滑槽,且当顶板3绕左侧边转动时滑块22的运动轨迹与弧形槽14适配,初始状态下,滑块22位于弧形槽14的下部。弧形槽14内设有弹性气囊15,弹性气囊15的形状与弧形槽14的轨迹适配,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深静脉穿刺的辅助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板、肩枕和颈枕,所述垫板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连通且呈“T”形状,第一容纳槽用于容纳患者的头部,第二容纳槽用于容纳患者的肩部,所述肩枕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容纳槽内,所述颈枕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容纳槽靠近第二容纳槽的一侧;所述肩枕包括底板、侧板以及顶板,所述顶板一侧位于第二容纳槽中部,所述侧板固接于底板靠近第二容纳槽侧壁的一侧,所述顶板一侧与底板远离侧板的一侧铰接,顶板另一侧搭接于侧板上侧,所述底板上设有驱动顶板绕铰接侧转动的动力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深静脉穿刺的辅助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板、肩枕和颈枕,所述垫板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容纳槽与第二容纳槽连通且呈“T”形状,第一容纳槽用于容纳患者的头部,第二容纳槽用于容纳患者的肩部,所述肩枕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容纳槽内,所述颈枕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容纳槽靠近第二容纳槽的一侧;所述肩枕包括底板、侧板以及顶板,所述顶板一侧位于第二容纳槽中部,所述侧板固接于底板靠近第二容纳槽侧壁的一侧,所述顶板一侧与底板远离侧板的一侧铰接,顶板另一侧搭接于侧板上侧,所述底板上设有驱动顶板绕铰接侧转动的动力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深静脉穿刺的辅助垫,其特征在于:第二容纳槽侧壁上设有弧形槽,顶板靠近弧形槽的侧边设有与弧形槽滑动配合的滑块,弧形槽内设有弧状的弹性气囊,滑块上设有可挤压弹性气囊的挤压部,所述颈枕包括条形气囊,条形气囊上部为弧形,所述弹性气囊与条形气囊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深静脉穿刺的辅助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包括转动安装于滑块上的转轴,转轴上固接有被动齿轮,弧形槽内设有与被动齿轮啮合的弧形齿条,所述弹性气囊下端卷绕在转轴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增义周迎春周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