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6742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5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杆、设置于该支撑杆下端的底框,以及设置于该底框上端且依次呈间隔分布的第一定位框与第二定位框,该装置还包括自攻螺钉,该底框上开设有棘突孔,该第一定位框上安装有第一导向机构,该第二定位框上安装有第二导向机构,该底框、该第一定位框、该第二定位框均与该支撑杆相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框与第二定位框,即相当于在体外构建了两个平面坐标系,通过在第一定位框与第二定位框上分别设置第一导向机构与第二导向机构,利用第一导向机构与第二导向机构确定的点从而可引导穿刺进行,有效的减少了手术耗时与X线透射次数,避免了手术者及患者接受的X射线剂量。

A Percutaneous Pedicle Puncture Assista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devic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ercutaneous pedicle puncture assistant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rod, a bottom frame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support rod, a first positioning frame and a second positioning frame arrang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bottom frame and distributed at intervals in turn. The device also includes a self-tapping screw, a spinous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frame, and the first positioning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ositioning frame. A guide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positioning frame, and the bottom frame, the first positioning frame and the second positioning frame are all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 rod. By setting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positioning frames, that is to say, two plane coordinate systems are constructed in vitro. By sett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guiding mechanisms on the first and second positioning frames respectively, the puncture can be guided by using the points determined by the first and second guiding mechanisms, which effectively reduces the operation time and X-ray transmission times and avoids them. X-ray dose received by the operator and pat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具有脊柱三柱固定生物力学方面的优越性,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技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手术方式需广泛剥离椎旁肌,长时间牵拉肌肉组织,手术创伤大,术后椎旁肌失神经支配,长期腰背部疼痛的缺点。因此,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迅速发展。1984年法国学者开创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由于其在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椎体转移性肿瘤、椎体血管瘤等疾病方面具有创伤小、起效快、并发症相对少等优势,在脊柱外科得到广泛应用。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和经皮椎体成形术均需准确的定位、精准的经皮穿刺椎弓根。人体脊柱解剖特性决定了准确穿刺椎弓根需确定三个参数:皮肤穿刺点、水平位角、矢状位角。脊柱胸腰椎自上而下形态逐渐改变,穿刺参数也逐渐改变,体位改变时也会变动,并且伤椎、病椎的穿刺参数也会改变。因此,在没有特殊工具辅助下完成经皮椎弓根螺钉技术和经皮椎体成形术对术者要求高,增加穿刺时间和失败率,增加损伤临近组织的风险。经皮椎弓根脊柱后路手术中准确地进行经椎弓根穿刺及置钉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常常需要反复多次的透视来帮助穿刺顺利完成,这对于医务人员和患者造成大量的放射线暴露,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试图提高椎弓根穿刺的精度来减少放射线的暴露时间,但这些器械仍存在操作复杂、价格昂贵及高侵入性等缺点。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颈椎弓穿刺辅助装置使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者及患者的X射线剂量是目前亟待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经皮椎弓根穿刺手术时接收的X射线剂量较大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下端的底框、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框上方且呈间隔分布的第一定位框与第二定位框,所述经皮椎弓穿刺辅助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于患者椎体棘突的自攻螺钉,所述底框上开设有用于配合安装所述自攻螺钉的棘突孔,所述第一定位框上安装有用于引导椎体穿刺的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框上安装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配合以定位椎体穿刺方向与位置的第二导向机构,所述底框、所述第一定位框、所述第二定位框均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定位框上的第一滑块、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定位框上并与所述第一滑块呈交叉分布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开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滑块上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互配合以形成用于供所述椎体穿刺穿过的第一椎体穿刺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滑块的两端滑动伸入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块的两端设有用于滑动卡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框两侧的第一连接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道沿所述第一滑块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通道沿所述第二滑块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框上还设置有定位标尺。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定位框上的第三滑块、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定位框上并与所述第三滑块呈交叉分布的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块上开设有第三通道,所述第四滑块上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三通道以形成供所述椎体穿刺穿过的第二椎体穿刺孔的第四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供所述第三滑块的两端滑动伸入的第二滑槽,所述第四滑块的两端设有用于滑动卡接于所述第二定位框两侧的第二连接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通道沿所述第三滑块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四通道沿所述第四滑块的长度方向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框上还设置有定位标尺。进一步地,还包括分别用于抵顶所述第一定位框与所述第二定位框的锁止件,所述锁止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杆上。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框与第二定位框,即相当于在人体外构建了两个平面坐标系,通过在第一定位框与第二定位框上分别设置第一导向机构与第二导向机构,利用第一导向机构与第二导向机构确定的点从而可引导穿刺进行,有效的减少了手术耗时与X线透射次数,避免了手术者及患者接受过多的X射线剂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第一滑块与第一连接板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第三滑块与第二连接板的左视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支撑杆;2-底框;3-第一定位框;4-第二定位框;5-锁止件;20-棘突孔;31-第一导向机构;41-第二导向机构;310-第一滑块;311-第二滑块;312-第一通道;313-第二通道;314-第一椎体穿刺孔;315-第一连接板;411-第三滑块;412-第四滑块;413-第三通道;414-第四通道;415-第二椎体穿刺孔;416-第二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杆1和设置于支撑杆1下端的底框2,在上述底框2的上端依次设置有第一定位框3与第二定位框4,该第一定位框3与第二定位框4呈间隔分布,在上述的经皮椎弓穿刺辅助装置还包括用于将上述经皮椎弓穿刺辅助装置安装于患者椎体棘突的自攻螺钉(附图未作出),在上述底框2上开设有棘突孔20,该棘突孔20对应患者棘突位置设置,这样,通过自攻螺钉与棘突孔20之间相互配合,从而实现经皮椎弓穿刺辅助装置与患者之间的连接;在上述第一定位框3上安装有第一导向机构31,在上述第二定位框4上安装有用于配合上述第一导向机构31以定位椎体穿刺方向与位置的第二导向机构41,且上述底框2、第一定位框3、第二定位框4均与上述支撑杆1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框3与第二定位框4,即相当于在人体外构建了两个平面坐标系,通过在第一定位框3与第二定位框4上分别设置第一导向机构31与第二导向机构41,从而利用第一导向机构31与第二导向机构41确定的点从而可引导穿刺进行,通过设置该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手术耗时与X线透射次数,避免了手术者及患者接受的X射线剂量。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对新鲜保留软组织的脊柱标本进行CT扫描,在CT片上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下端的底框、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框上方且呈间隔分布的第一定位框与第二定位框,所述经皮椎弓穿刺辅助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于患者椎体棘突的自攻螺钉,所述底框上开设有用于配合安装所述自攻螺钉的棘突孔,所述第一定位框上安装有用于引导椎体穿刺的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框上安装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配合以定位椎体穿刺方向与位置的第二导向机构,所述底框、所述第一定位框、所述第二定位框均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下端的底框、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框上方且呈间隔分布的第一定位框与第二定位框,所述经皮椎弓穿刺辅助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于患者椎体棘突的自攻螺钉,所述底框上开设有用于配合安装所述自攻螺钉的棘突孔,所述第一定位框上安装有用于引导椎体穿刺的第一导向机构,所述第二定位框上安装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配合以定位椎体穿刺方向与位置的第二导向机构,所述底框、所述第一定位框、所述第二定位框均与所述支撑杆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定位框上的第一滑块、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定位框上并与所述第一滑块呈交叉分布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开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二滑块上开设有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相互配合以形成用于供所述椎体穿刺穿过的第一椎体穿刺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框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供所述第一滑块的两端滑动伸入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滑块的两端设有用于滑动卡接于所述第一定位框两侧的第一连接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经皮椎弓根穿刺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浩瀚王玉龙朱晓龙龙建军王光益李华耿红荔赵敬璞王玉珍毛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