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伟生专利>正文

一种双层立体式鞋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560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5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层立体式鞋托,包括: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所述上支撑结构扣合于所述下支撑结构上,所述上支撑结构的底板后端内层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位置分别包括有二个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上支撑结构的第一侧板形成有间隙,用于容置所述下支撑结构的第二侧板。上述一种双层立体式鞋托,通过卡接件的设置,在鞋子放置过程中,卡接件与下支撑结构的第二侧板相抵持,使上支撑结构与下支撑结构始终保持扣合的状态,使鞋托不会产生形变,延长了鞋托的使用寿命。

A double-deck three-dimensional shoe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ouble-layer three-dimensional shoe bracket,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support structure and a lower support structure. The upper support structure is fastened to the lower support structure. The position of the rear end inner layer of the upper support structure near the first side plate includes two clamping connectors, respectively. The clamping connector and the first side plate of the upper support structure form a gap for a shelter. The second side plate of the supporting structure is described below. The above-mentioned double-layer three-dimensional shoe bracket, through the setting of clip fittings, in the process of shoe placement, the clip fittings are matched with the second side plate of the lower support structure, so that the upper support structure and the lower support structure are always in the state of buckling, so that the shoe bracket will not be deformed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shoe bracket is prolon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立体式鞋托
本技术涉及鞋托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立体式鞋托。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的逐渐提高,人们的衣、食、住、行的调节都有了极大的改善,为了方便与不同款式的服饰进行搭配,通常也会准备多双与之配套的鞋子,结果是鞋子堆满了整个鞋柜,时间长了,各个鞋子相互叠加放置容易造成挤压,使鞋子变形,分开放置,则浪费空间。为了节省空间,方便收纳,鞋托应运而生,把两只鞋分别放置在鞋托上,既节省了空间,又避免了鞋子被挤压变形,但是,有的时候遇到号码数特别大的鞋子在放置过程中,容易导致鞋托放置鞋子的两部分被撑开,导致鞋托无法继续使用,长时间使用还容易导致鞋托变形,甚至损坏,影响鞋托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坚固的一种双层立体式鞋托。一种双层立体式鞋托,包括:上支撑结构和下支撑结构,所述上支撑结构扣合于所述下支撑结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结构的底板后端内层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位置分别包括有二个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上支撑结构的第一侧板形成有间隙,用于容置所述下支撑结构的第二侧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撑结构的背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包括有二个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通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个卡接件轴对称设置于所述上支撑结构底板后端内层靠近所述第一侧板的位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个支撑件平行支撑于所述通孔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个卡接件与所述上支撑结构为一体成型设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二个支撑件与所述下支撑结构为一体成型设计。上述一种双层立体式鞋托,通过卡接件的设置,在鞋子放置过程中,卡接件与下支撑结构的第二侧板相抵持,使上支撑结构与下支撑结构始终保持扣合的状态,使鞋托不会产生形变,延长了鞋托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鞋托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鞋托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鞋托组合结构正视图。如附图中所示:10、上支撑结构20、下支撑结构11、底板12、第一侧板21、第二侧板22、背板111、卡接件231、通孔232、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一种双层立体式鞋托,包括:上支撑结构10和下支撑结构20,所述上支撑结构10扣合于所述下支撑结构20上,所述上支撑结构10的底板11后端内层靠近第一侧板12的位置分别包括有二个卡接件111,所述卡接件111与所述上支撑结构的第一侧板12形成有间隙,用于容置所述下支撑结构的第二侧板21。如图2所示,当对鞋子进行放置时,所述上支撑结构10扣合于所述下支撑结构20上,所述下支撑结构20的第二侧板21容置于所述间隙中,所述卡接件111贴合于所述下支撑结构20的第二侧板21的内侧,根据鞋子的大小调整整个鞋托的开合角度,其中一只鞋鞋头向内放置在下支撑结构20上,当鞋子尺寸过宽对下支撑结构20进行挤压时,卡接件111与下支撑结构20的第二侧板21相抵持,使所述支撑结构10与所述下支撑结构20始终保持扣合状态,使鞋托可以正常使用,另一只鞋鞋头向外放置于所述上支撑结构10上。这样,一种双层立体式鞋托,通过卡接件111的设置,在鞋子放置过程中,卡接件111与下支撑结构20的第二侧板21相抵持,使上支撑结构10与下支撑结构20始终保持扣合的状态,使鞋托不会产生形变,延长了鞋托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为了使一种双层立体式鞋托的结构更加稳固,所述下支撑结构20背板22上开设有通孔231,所述通孔231上包括有二个支撑件232,用于支撑所述通孔231。当鞋子放置于所述上支撑结构10上时,会对下支撑结构20中的通孔231产生一定程度的挤压,长时间容易导致通孔231产生形变,所述支撑件232的设置,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避免了由于长时间挤压对通孔231的影响,延长了双层立体式鞋托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二个卡接件111轴对称设置于所述上支撑结构10底板11后端内层靠近第一侧板12的位置。进一步地,为了达到更好的支撑效果,所述二个支撑件232平行支撑于所述通孔231上。进一步地,所述二个卡接件111与所述上支撑结构10为一体成型设计。进一步地,所述二个支撑件232与所述下支撑结构20为一体成型设计。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立体式鞋托,包括:上支撑结构(10)和下支撑结构(20),所述上支撑结构(10)扣合于所述下支撑结构(2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结构(10)的底板(11)后端内层靠近第一侧板(12)的位置分别包括有二个卡接件(111),所述卡接件(111)与所述上支撑结构(10)的第一侧板(12)形成有间隙,用于容置所述下支撑结构(20)的第二侧板(22);所述下支撑结构(20)的背板(23)上开设有通孔(231),所述通孔(231)上包括有二个支撑件(232),用于支撑所述通孔(2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立体式鞋托,包括:上支撑结构(10)和下支撑结构(20),所述上支撑结构(10)扣合于所述下支撑结构(20)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结构(10)的底板(11)后端内层靠近第一侧板(12)的位置分别包括有二个卡接件(111),所述卡接件(111)与所述上支撑结构(10)的第一侧板(12)形成有间隙,用于容置所述下支撑结构(20)的第二侧板(22);所述下支撑结构(20)的背板(23)上开设有通孔(231),所述通孔(231)上包括有二个支撑件(232),用于支撑所述通孔(231)。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伟生
申请(专利权)人:黄伟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