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燕春专利>正文

一种弹力、减震鞋中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559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5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力、减震鞋中底,包括浇铸成足弓型的鞋中底本体和安置在鞋中底本体预留圆柱内的弹力珠,弹力珠的材质采用硅胶制品,是产生弹力和减震的主要部件,鞋中底本体采用透气环保的合成乳胶制品,是弹力和减震的辅助部件,这样的结构有利于聚能和弹力发射,同时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且制作工序少,成本低,用途广,是适合多种运动鞋的鞋中底。

A Kind of Elastic and Shock Absorbing Shoe Midso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oe midsole with elasticity and shock absorption, which comprises a shoe midsole body cast into a foot arch type and elastic beads placed in a reserved cylinder of the shoe midsole body. The material of the elastic beads is made of silica gel products, and is the main component for producing elasticity and shock absorption. The shoe midsole body adopts air-permeable and environmental-friendly synthetic latex products, and is an auxiliary component for elasticity and shock absorption. It is conducive to energy gathering and elastic launching, and has good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Besides, it has less manufacturing process, low cost and wide application. It is suitable for the midsole of a variety of sports sho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力、减震鞋中底
本技术属于运动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既有弹力功能,又具缓冲减震效果的运动鞋鞋中底。
技术介绍
具有较强弹力和良好缓震性能的运动鞋,是人们日常健身锻炼的需要,更是各项竞技运动的渴求,它不仅可以增加运动的愉悦度,还能提高相关运动的成绩,于是激发起鞋业设计师们的无穷想象,成千上万种不同材料不同结构的运动鞋应运而生,最近几年,出现了一种弹簧鞋,该鞋在鞋中底植入了一种能够蓄力发射的弹性装置,让运动员瞬间提高10CM的弹跳,使运动鞋的弹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受青睐。遗憾的是,该鞋中底装置的金属弹簧,只能提供垂直弹跳高度,无法提供前冲弹力,故大大地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减震效果也难以与运动强度相适应。一双品质优良的运动鞋,除了能够提供足够的弹跳高度外,有效地保护踝关节膝关节免受运动损伤,是极为重要的指标,本技术鞋中底既能提供垂直弹跳高度,发挥前冲弹力,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不同的运动项目、不同的运动场地和运动环境,对运动鞋的弹力要求及与之相应的减震要求是不尽相同的,本技术鞋中底将采用不同材料、不同直径、不同密度分布结构的弹力珠,以期获得与具有运动项目相适应的弹力和减震性能。一双品质优良的运动鞋,除了能够提供足够的弹跳高度和缓冲减震性能外,其防滑、防侧翻、稳定性、包裹性、透气性、舒适性、耐磨耐折等要求,都是不可忽视的指标,好在近几十年的鞋业发展,适应不同运动的不同结构的不同材质配置的鞋帮和鞋大底的现有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本技术鞋中底与现有鞋帮鞋大底技术结合,旨在造就更胜一筹的运动鞋。
技术实现思路
运动鞋的鞋中底,在整只鞋结构中,不仅起着定位支撑定型的作用,更是呈现该鞋性能的主体,本技术鞋中底提供如下技术结构方案。本技术鞋中底的核心技术是采用弹力珠结构,并在鞋中底本体内合理分布,以发挥弹力和缓震功能。弹力珠的材质,可根据不同运动的需要,采用硅胶、橡胶、或高弹力的混合材料,弹力珠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是空心的。鞋中底本体是采用浇铸成足弓形的高密度发泡乳胶垫,乳胶垫透气环保,也具有一定量的弹力和缓震功效。根据需要,鞋中底本体也可采用相同性质的其他材料如高密度海绵或其它混合材料。鞋中底本体预留与弹珠相同直径的圆柱孔,以放置和固定弹力珠,弹力珠受力形变时,不会受到圆柱孔的压缩而减少蓄能发射能力。弹力珠的直径与鞋中底本体的厚度相同,为了穿着舒适并有利于运动发力的足弓形设计,造成鞋中底本体各部位的厚度不同,即鞋中底前端较薄而后根部较厚故会放置不同直径的弹力珠。弹力珠必须独立布置在鞋中底本体内,不能紧密互靠,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弹力珠的蓄能和弹力发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鞋中底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鞋中底本体的侧面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鞋中底的侧面剖视图。附图标记名称:1、鞋中底本体2、弹力珠4、后跟圆柱孔5、前掌圆柱孔6、前端圆柱孔8、后跟弹力珠9、前掌弹力珠10、前端弹力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鞋中底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鞋中底只有两个部件,即鞋中底本体1和放置其中的弹力珠2。如图1、图2、图3所示,是在模具中一次浇铸成的鞋中底本体1,鞋中底本体1预留若干上下贯通的圆柱孔,分别有前掌圆柱孔5、前端圆柱孔6、后跟圆柱孔4,用以放置和固定与圆柱孔直径相同的弹力珠,对应的弹珠分别为前掌弹力珠9、前端弹力珠10、后跟弹力珠8,鞋中底本体的材质是采用具有一定量弹力和缓震性能的高密度发泡乳胶,能辅助提供弹力和缓冲减震功能。为有利于发力和穿着舒适,鞋中底本体浇铸成足弓形,故会形成不同的厚度,后跟部位较厚,预留的圆柱孔直径较大,前掌次之,前端最薄,预留在该部位的圆柱孔直径与该部位的厚度相同。放置在鞋中底本体圆柱孔内的弹力珠是提供弹跳高度及落地缓冲减震的主要部件,弹力珠的材质采用具有高弹力的、化学性能稳定的硅胶制品。弹力珠之间必须留有6MM以上的间距,不能互靠密布,放置的弹力珠直径越大,预留的间距就越大,否则将会影响弹力珠蓄能和弹力发射。本技术鞋中底的技术结构,是放置在鞋中底本体预留圆柱孔内的弹力珠结构,根据不同运动对运动鞋的性能要求,以及材料科技的发展,鞋中底本体可以采用其他性能相似的合成材料,弹力珠也可以采用其他高弹力材质的材料,弹力珠球体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是空心的,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鞋中底的结构简单,制作工序少,成本相对低廉,适用性广,是适合多种运动鞋的鞋中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弹力、减震鞋中底,包括鞋中底本体,弹力珠,其特征在于:浇铸成足弓型的鞋中底本体内,预留着若干上下贯通的圆柱孔,用于放置和固定弹力珠,圆柱孔的直径与弹力珠的直径相同,鞋中底本体各部位的厚度与放置在该部分弹力珠的直径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力、减震鞋中底,包括鞋中底本体,弹力珠,其特征在于:浇铸成足弓型的鞋中底本体内,预留着若干上下贯通的圆柱孔,用于放置和固定弹力珠,圆柱孔的直径与弹力珠的直径相同,鞋中底本体各部位的厚度与放置在该部分弹力珠的直径相同。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燕春
申请(专利权)人:徐燕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