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金玉专利>正文

一种优质人参的大棚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6498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5 23: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优质人参的大棚种植方法,首先,搭建水肥一体化智能农业大棚,并安装喷灌设施;其次,向农业大棚内部地面及四周洒生石灰粉,并在洒完生石灰粉五天后,在农业大棚内部地面铺设一层防草布;再次,选择经太阳暴晒三天的泥炭土为种植基质,并挑选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的人参种苗准备种植,同时,人参种植期间调节农业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度和通风条件。该方法有安全性好、品质高和对人体无害的优点,同时,能将秸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到农业大棚中,促进人参的生长,提高人参的生长效率。

A greenhouse planting method of high quality ginseng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lanting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greenhouse planting method for high-quality ginseng. Firstly, a water-fertilizer integrated intelligent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is built and sprinkler irrigation facilities are installed; secondly, quicklime powder is sprayed on the interior ground and around the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and five days after the quicklime powder is sprayed, a layer of grass-proof cloth is laid on the interior ground of the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thirdly, sun exposure is selected. Peat soil for three days was used as planting medium, and ginseng seedlings soaked in 50% carbendazim wettable powder 1000 times liquid were selected for planting. Meanwhile, the temperature, humidity, photometry and ventilation conditions in agricultural greenhouses were adjusted during ginseng planting. The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safety, high quality and harmless to human body. At the same time, the carbon dioxide produced by straw combustion can be introduced into agricultural greenhouses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ginseng and improve the growth efficiency of ginse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质人参的大棚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种植
,具体的说是一种优质人参的大棚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人参,为多年生珍稀中草药。它的使用范围较广,素有“药王”、“神药”等美称。经有关部门测定发现,人参中氨基酸组成、成分、含量及抗衰老活性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国产和野生西洋参。人参全草均可入药,其味平、甘,有清热凉血、祛风利湿、解毒、止痛、镇咳等功效,主治咯血、支气管炎、肾炎、膀胱炎、糖尿病、血尿、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疑难病症,尤其近年科学研究初步证实,人参抗癌功效明显,首选治癌中草药制。现有一种方法为瓶苗人参的培养:组培是人参生产的必经阶段,但瓶苗人参仅仅停留在这个阶段。这类人参的品质较差,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同时人参有效成份未充分形成;使得该方法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人参品质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优质人参的大棚种植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优质人参的大棚种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水肥一体化智能农业大棚,并安装喷灌设施;S2:在S1中的农业大棚内部地面及四周洒生石灰粉,并在洒完生石灰粉五天后,在农业大棚内部地面铺设一层防草布;S3:选择经太阳暴晒三天的泥炭土为种植基质,并挑选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的人参种苗准备种植,同时,人参种植期间调节农业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度和通风条件;S4:将出烟口与农业大棚通过管道进行连通,管道上设有净化器,将秸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到农业大棚中,促进人参生长;S5:在S1、S2、S3和S4的基础上,定时对农业大棚中的人参进行灌溉,促进人参生长;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水肥一体化智能农业大棚包括大棚骨架、透光保温顶膜和保温墙;所述透明保温顶膜安装在大棚骨架上;所述保温墙设置在大棚骨架的左右两端,并与大棚骨架相连接,保温墙上开设有通风口,且保温墙由双层聚酯玻璃钢板制成,双层聚酯玻璃钢板内填充聚苯保温板,通过设置保温墙和透光保温顶膜,使得农业大棚内维持作物生长适宜的温度;还包括雨水收集箱、箱体、电机、搅动单元、调节单元、清理单元、一号气囊、锥形板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智能农业大棚的工作;所述箱体一端通过管与雨水收集箱连通,箱体另一端通过一号管与农业大棚连通,且管与一号管处设有抽水泵,位于农业大棚内的一号管上设有一组喷头,通过喷头向农业大棚中的作物进行喷洒;所述一号气囊用于减小调节单元调节时受到的摩擦,一号气囊的数量为二,两一号气囊位于箱体凹槽中,且两一号气囊一端均固连在凹槽侧壁上,另一端与调节单元接触;所述清理单元位于透光保温顶膜的外侧,清理单元用于对透光保温顶膜外表面上的灰尘进行清理;所述箱体顶部设有进料口和出烟口,出烟口处连接净化器;所述锥形板位于箱体内,且锥形板两端固连在箱体侧壁上,锥形板上设有通孔,其通孔通过电磁开关控制关合,锥形板上表面与箱体顶部形成秸秆燃烧区,锥形板下表面与箱体底部形成混合区域,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经锥形板落入到混合区域中;所述调节单元安装在箱体上,调节单元用于控制雨水收集箱向箱体内输送的水量;所述搅动单元转动安装在箱体侧壁上,且与固连在箱体外侧的电机连接,搅动单元用于加快灰烬与水的混合;其中,所述调节单元包括固定柱、固定轴、浮力板、一号绳、一号滑轮、二号滑轮和一号板;所述固定柱一侧面固连在箱体侧壁上,固定柱上设有一号槽;所述固定轴位于一号槽中,且固定轴通过弹簧固连在一号槽上,固定轴另一端与浮力板固连,初始状态下,箱体内的水将浮力板推动到最高位置,浮力板的最高位置即箱体内水量的最大值;所述一号滑轮和二号滑轮分别通过杆固连在箱体内侧壁和外侧壁上;所述一号绳一端与浮力板固连,一号绳另一端与一号板固连,且经一号滑轮和二号滑轮过渡;所述一号板端部通过弹簧固连在雨水收集箱侧板的凹槽上,一号板上设有直角梯形开口;根据箱体内混合后水肥的容量,进行实时补充;当一号管处的抽水泵抽取箱体内的水肥,并向农业大棚中的作物进行喷灌时,箱体内水肥容量减少,随着箱体内水肥容量的减少,浮力板向远离锥形板一侧运动,由于一号板通过一号绳与浮力板连接,使得一号板向远离雨水收集箱底部一侧运动,同时由于一号板上设有直角梯形的开口,随着一号板不断向远离雨水收集箱一侧运动,一号板对雨水收集箱上孔的阻挡由小到大,使得雨水收集箱向箱体内输送的水量由少到多;在雨水收集箱向箱体内补充水的同时,打开锥形板上的电磁开关,使得秸秆灰烬落入到混合区域,从而使得水和秸秆灰烬混合形成水肥,对箱体内进行补充;由于起始箱体内水肥的消耗量大于雨水收集箱中水的输送量,浮力板始终向远离锥形板一侧运动,当浮力板运动到最低点,即箱体内水肥容量的最小值时,此时,雨水收集箱向箱体内输送水量到达最大,对箱体进行最大的补充;通过利用箱体内的水肥容量变化对箱体进行及时的补充,避免在需要对农业大棚内作物进行灌溉时,箱体内水肥不足,影响对作物的灌溉,从而提高了农业大棚的实用性;所述搅动单元包括一号轮、二号轮、三号轮、一号皮带、拨板、T形搅拌板、一号轴、一号搅拌板、转柱、一号丝杆、一号滑块和二号绳;所述一号轮的数量为二,两一号轮分别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箱体侧壁上,且位于左侧一号轮的转轴通过轴承与电机输出轴固连;所述一号皮带用于两一号轮的传动;所述二号轮和三号轮的数量均为二,二号轮通过转环套设在一号轮转轴上,三号轮套设在一号轮转轴上,二号轮和三号轮均位于一号轮前侧,且二号轮位于一号轮和三号轮间,二号轮上设有凹槽;所述T形搅拌板的数量为四且对称设置,每两T形搅拌板相对设置,且均固连在三号轮外圈上;所述拨板的数量为二,两拨板分别固连在三号轮的外圈上;所述转柱与三号轮在同一水平面上,转柱一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箱体底部,转柱另一端与一号丝杆固连,转柱外圈上设有斜槽,通过两拨板配合实现转柱的正反转;所述一号滑块通过丝杆螺母套设一号丝杆的外圈上;所述一号搅拌板的数量至少为七,其中a处的一号搅拌板固连在凹槽侧壁上,一号轴为环形轴,且两端均固连在a处的一号搅拌板上,其余一号搅拌板均套设在一号轴上,相邻一号搅拌板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二号绳一端固连在一号滑块上,二号绳另一端固连在b处的一号搅拌板上,通过一号滑块拉动二号绳,使得一号搅拌板在一号轴上滑动;在箱体内水量达到最大值时,此时,打开锥形板上的电磁开关,使得秸秆灰烬落入到混合区域,同时,驱动电机,电机带动左侧一号轮转轴逆时针转动,由于两一号轮通过一号皮带传动,使得两一号轮逆时针转动,且三号轮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T形搅拌板在转动中加快秸秆灰烬和水的混合,形成水肥;由于两拨板在同一水平面且对称设置,在三号轮逆势针转动中,左侧的拨板从下至上从转柱上的斜槽中划过,使得转柱顺时针转动,在左侧拨板划过转柱斜槽时,右侧的拨板从上至下从转柱上的斜槽中划过,使得转柱逆时针转动;在转柱顺时针转动中,一号丝杆顺时针转动,使得一号滑块向远离转柱一侧运动,由于二号绳一端固连在一号滑块上,二号绳另一端固连在b处的一号搅拌板上,随着一号滑块向远离转柱一侧运动,二号绳拉动b处的一号搅拌板在一号轴上滑动,且由于相邻一号搅拌板间通过弹簧连接,使得一号搅拌板在一号轴上滑动,加大秸秆灰烬与水的混合;当转柱逆时针转动,一号丝杆逆时针转动,使得一号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优质人参的大棚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水肥一体化智能农业大棚,并安装喷灌设施;S2:在S1中的农业大棚内部地面及四周洒生石灰粉,并在洒完生石灰粉五天后,在农业大棚内部地面铺设一层防草布;S3:选择经太阳暴晒三天的泥炭土为种植基质,并挑选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的人参种苗准备种植,同时,人参种植期间调节农业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度和通风条件;S4:将出烟口与农业大棚通过管道进行连通,管道上设有净化器,将秸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到农业大棚中,促进人参生长;S5:在S1、S2、S3和S4的基础上,定时对农业大棚中的人参进行灌溉,促进人参生长;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水肥一体化智能农业大棚包括大棚骨架(1)、透光保温顶膜(2)和保温墙;所述透明保温顶膜安装在大棚骨架(1)上;所述保温墙设置在大棚骨架(1)的左右两端,并与大棚骨架(1)相连接,保温墙上开设有通风口,且保温墙由双层聚酯玻璃钢板制成,双层聚酯玻璃钢板内填充聚苯保温板;水肥一体化智能农业大棚还包括雨水收集箱(3)、箱体(4)、电机、搅动单元(5)、调节单元(6)、清理单元(7)、一号气囊(41)、锥形板(42)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智能农业大棚的工作;所述箱体(4)一端通过管与雨水收集箱(3)连通,箱体(4)另一端通过一号管与农业大棚连通,且管与一号管处设有抽水泵,位于农业大棚内的一号管上设有一组喷头,通过喷头向农业大棚中的作物进行喷洒;所述一号气囊(41)用于减小调节单元(6)调节时受到的摩擦,一号气囊(41)的数量为二,两一号气囊(41)位于箱体(4)凹槽中,且两一号气囊(41)一端均固连在凹槽侧壁上,另一端与调节单元(6)接触;所述清理单元(7)位于透光保温顶膜(2)的外侧,清理单元(7)用于对透光保温顶膜(2)外表面上的灰尘进行清理;所述箱体(4)顶部设有进料口和出烟口,出烟口处连接净化器;所述锥形板(42)位于箱体(4)内,且锥形板(42)两端固连在箱体(4)侧壁上,锥形板(42)上设有通孔,其通孔通过电磁开关控制关合,锥形板(42)上表面与箱体(4)顶部形成秸秆燃烧区,锥形板(42)下表面与箱体(4)底部形成混合区域,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经锥形板(42)落入到混合区域中;所述调节单元(6)安装在箱体(4)上,调节单元(6)用于控制雨水收集箱(3)向箱体(4)内输送的水量;所述搅动单元(5)转动安装在箱体(4)侧壁上,且与固连在箱体(4)外侧的电机连接,搅动单元(5)用于加快灰烬与水的混合;其中,所述调节单元(6)包括固定柱(61)、固定轴(62)、浮力板(63)、一号绳(64)、一号滑轮(65)、二号滑轮(66)和一号板(67);所述固定柱(61)一侧面固连在箱体(4)侧壁上,固定柱(61)上设有一号槽;所述固定轴(62)位于一号槽中,且固定轴(62)通过弹簧固连在一号槽上,固定轴(62)另一端与浮力板(63)固连,初始状态下,箱体(4)内的水将浮力板(63)推动到最高位置,浮力板(63)的最高位置即箱体(4)内水量的最大值;所述一号滑轮(65)和二号滑轮(66)分别通过杆固连在箱体(4)内侧壁和外侧壁上;所述一号绳(64)一端与浮力板(63)固连,一号绳(64)另一端与一号板(67)固连,且经一号滑轮(65)和二号滑轮(66)过渡;所述一号板(67)端部通过弹簧固连在雨水收集箱(3)侧板的凹槽上,一号板(67)上设有直角梯形开口(671);所述搅动单元(5)包括一号轮(51)、二号轮(52)、三号轮(53)、一号皮带(54)、拨板(55)、T形搅拌板(56)、一号轴(57)、一号搅拌板(58)、转柱(59)、一号丝杆(591)、一号滑块(592)和二号绳(593);所述一号轮(51)的数量为二,两一号轮(51)分别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箱体(4)侧壁上,且位于左侧一号轮(51)的转轴通过轴承与电机输出轴固连;所述一号皮带(54)用于两一号轮(51)的传动;所述二号轮(52)和三号轮(53)的数量均为二,二号轮(52)通过转环套设在一号轮(51)转轴上,三号轮(53)套设在一号轮(51)转轴上,二号轮(52)和三号轮(53)均位于一号轮(51)前侧,且二号轮(52)位于一号轮(51)和三号轮(53)间,二号轮(52)上设有凹槽;所述T形搅拌板(56)的数量为四且对称设置,每两T形搅拌板(56)相对设置,且均固连在三号轮(53)外圈上;所述拨板(55)的数量为二,两拨板(55)分别固连在三号轮(53)的外圈上;所述转柱(59)与三号轮(53)在同一水平面上,转柱(59)一端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箱体(4)底部,转柱(59)另一端与一号丝杆(591)固连,转柱(59)外圈上设有斜槽(594),通过两拨板(55)配合实现转柱(5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质人参的大棚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搭建水肥一体化智能农业大棚,并安装喷灌设施;S2:在S1中的农业大棚内部地面及四周洒生石灰粉,并在洒完生石灰粉五天后,在农业大棚内部地面铺设一层防草布;S3:选择经太阳暴晒三天的泥炭土为种植基质,并挑选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的人参种苗准备种植,同时,人参种植期间调节农业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度和通风条件;S4:将出烟口与农业大棚通过管道进行连通,管道上设有净化器,将秸秆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到农业大棚中,促进人参生长;S5:在S1、S2、S3和S4的基础上,定时对农业大棚中的人参进行灌溉,促进人参生长;本发明采用的水肥一体化智能农业大棚包括大棚骨架(1)、透光保温顶膜(2)和保温墙;所述透明保温顶膜安装在大棚骨架(1)上;所述保温墙设置在大棚骨架(1)的左右两端,并与大棚骨架(1)相连接,保温墙上开设有通风口,且保温墙由双层聚酯玻璃钢板制成,双层聚酯玻璃钢板内填充聚苯保温板;水肥一体化智能农业大棚还包括雨水收集箱(3)、箱体(4)、电机、搅动单元(5)、调节单元(6)、清理单元(7)、一号气囊(41)、锥形板(42)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智能农业大棚的工作;所述箱体(4)一端通过管与雨水收集箱(3)连通,箱体(4)另一端通过一号管与农业大棚连通,且管与一号管处设有抽水泵,位于农业大棚内的一号管上设有一组喷头,通过喷头向农业大棚中的作物进行喷洒;所述一号气囊(41)用于减小调节单元(6)调节时受到的摩擦,一号气囊(41)的数量为二,两一号气囊(41)位于箱体(4)凹槽中,且两一号气囊(41)一端均固连在凹槽侧壁上,另一端与调节单元(6)接触;所述清理单元(7)位于透光保温顶膜(2)的外侧,清理单元(7)用于对透光保温顶膜(2)外表面上的灰尘进行清理;所述箱体(4)顶部设有进料口和出烟口,出烟口处连接净化器;所述锥形板(42)位于箱体(4)内,且锥形板(42)两端固连在箱体(4)侧壁上,锥形板(42)上设有通孔,其通孔通过电磁开关控制关合,锥形板(42)上表面与箱体(4)顶部形成秸秆燃烧区,锥形板(42)下表面与箱体(4)底部形成混合区域,秸秆燃烧产生的灰烬经锥形板(42)落入到混合区域中;所述调节单元(6)安装在箱体(4)上,调节单元(6)用于控制雨水收集箱(3)向箱体(4)内输送的水量;所述搅动单元(5)转动安装在箱体(4)侧壁上,且与固连在箱体(4)外侧的电机连接,搅动单元(5)用于加快灰烬与水的混合;其中,所述调节单元(6)包括固定柱(61)、固定轴(62)、浮力板(63)、一号绳(64)、一号滑轮(65)、二号滑轮(66)和一号板(67);所述固定柱(61)一侧面固连在箱体(4)侧壁上,固定柱(61)上设有一号槽;所述固定轴(62)位于一号槽中,且固定轴(62)通过弹簧固连在一号槽上,固定轴(62)另一端与浮力板(63)固连,初始状态下,箱体(4)内的水将浮力板(63)推动到最高位置,浮力板(63)的最高位置即箱体(4)内水量的最大值;所述一号滑轮(65)和二号滑轮(66)分别通过杆固连在箱体(4)内侧壁和外侧壁上;所述一号绳(64)一端与浮力板(63)固连,一号绳(64)另一端与一号板(67)固连,且经一号滑轮(65)和二号滑轮(66)过渡;所述一号板(67)端部通过弹簧固连在雨水收集箱(3)侧板的凹槽上,一号板(67)上设有直角梯形开口(671);所述搅动单元(5)包括一号轮(51)、二号轮(52)、三号轮(53)、一号皮带(54)、拨板(55)、T形搅拌板(56)、一号轴(57)、一号搅拌板(58)、转柱(59)、一号丝杆(591)、一号滑块(592)和二号绳(593);所述一号轮(51)的数量为二,两一号轮(51)分别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箱体(4)侧壁上,且位于左侧一号轮(51)的转轴通过轴承与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王金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