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线莲培养瓶的开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486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5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线莲培养瓶的开盖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设备本体包括开瓶外壳、开瓶凹槽、上握把和下握把,开瓶外壳中部分别设有第一开瓶口、第二开瓶口、第三开瓶口和第四开瓶口,第一开瓶口、第二开瓶口、第三开瓶口和第四开瓶口依次交错设置在开瓶外壳的内部,并且第一开瓶口、第二开瓶口、第三开瓶口和第四开瓶口内壁均开设有开瓶凹槽,开瓶外壳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握把和下握把,上握把和下握把大小相等、体积相同,本金线莲培养瓶的开盖设备将传统的多个开盖设备糅合成一个开盖设备,使用时只需要根据所要开启的瓶口口径选择对应的开瓶口即可,操作方便使用简单。

An Opening Equipment for Anemone roxburghii Culture Bott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pping device for Anemone roxburghii cultivation bottle, which comprises an opening shell, an opening groove, an upper grip and a lower grip. The middle part of the opening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opening, a second opening, a third opening and a fourth opening respectively. The first opening, a second opening, a third opening and a fourth opening are arranged alternately. 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opening shell, and the first opening, the second opening, the third opening and the fourth opening are all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groove. The two ends of the opening shell are fixed with upper and lower grips respectively. The upper grips and lower grips are equal in size and volume. The opening equipment of the culture bottle of Clematis roxburghii combines traditional multiple opening devices into one opening device. When in use, only need to select the corresponding opening according to the aperture of the bottle to be opened.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and simp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线莲培养瓶的开盖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金线莲培养瓶的开盖设备,属于金线莲培养瓶的开启设备

技术介绍
传统的金线莲培养瓶由于使用要求不一样,所以金线莲培养瓶的口径也并不相同,传统的金线莲培养瓶开启方式通过单一的开启件完成,为了满足众多口径的金线莲培养瓶需要一次准备多种型号的开启件,操作上较为不便,对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满足众多金线莲培养瓶开启的开启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金线莲培养瓶的开盖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金线莲培养瓶的开盖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包括开瓶外壳、开瓶凹槽、上握把和下握把,所述开瓶外壳中部分别设有第一开瓶口、第二开瓶口、第三开瓶口和第四开瓶口,所述第一开瓶口、第二开瓶口、第三开瓶口和第四开瓶口依次交错设置在开瓶外壳的内部,并且所述第一开瓶口、第二开瓶口、第三开瓶口和第四开瓶口内壁均开设有开瓶凹槽,所述开瓶外壳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握把和下握把,所述上握把和下握把大小相等、体积相同,所述上握把和下握把两侧均设有防滑槽,两个所述防滑槽关于上握把和下握把连接处的中心线轴对称分布,所述上握把和下握把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挡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握把靠近下握把一侧中心位置设有限位槽,所述下握把靠近上握把一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与限位槽相适配设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握把靠近下握把一侧设有两个弹簧槽,两个所述弹簧槽关于限位槽中心位置轴对称分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握把一侧对应两个弹簧槽的位置设有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关于限位块中心位置轴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弹簧外径等于对应弹簧槽内径。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金线莲培养瓶的开盖设备,具有操作方便,提高效率的特点,在具体的使用中,与传统的金线莲培养瓶的开盖设备相比较而言,本金线莲培养瓶的开盖设备将传统的多个开盖设备糅合成一个开盖设备,使用时只需要根据所要开启的瓶口口径选择对应的开瓶口即可,操作方便使用简单。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上下握把连接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设备本体;2、开瓶外壳;3、第一开瓶口;4、第二开瓶口;5、第三开瓶口;6、第四开瓶口;7、开瓶凹槽;8、上握把;9、下握把;10、防滑槽;11、防滑挡块;12、限位块;13、限位槽;14、弹簧;15、弹簧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金线莲培养瓶的开盖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所述设备本体1包括开瓶外壳2、开瓶凹槽7、上握把8和下握把9,所述开瓶外壳2中部分别设有第一开瓶口3、第二开瓶口4、第三开瓶口5和第四开瓶口6,所述第一开瓶口3、第二开瓶口4、第三开瓶口5和第四开瓶口6依次交错设置在开瓶外壳2的内部,并且所述第一开瓶口3、第二开瓶口4、第三开瓶口5和第四开瓶口6内壁均开设有开瓶凹槽7,所述开瓶外壳2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握把8和下握把9,所述上握把8和下握把9大小相等、体积相同,所述上握把8和下握把9两侧均设有防滑槽10,两个所述防滑槽10关于上握把8和下握把9连接处的中心线轴对称分布,所述上握把8和下握把9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挡块11。所述上握把8靠近下握把9一侧中心位置设有限位槽13,所述下握把9靠近上握把8一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与限位槽13相适配设计,所述上握把8靠近下握把9一侧设有两个弹簧槽15,两个所述弹簧槽15关于限位槽13中心位置轴对称分布,所述下握把9一侧设有两个弹簧14,所述下握把9一侧对应两个弹簧槽15的位置设有两个弹簧14,两个所述弹簧14关于限位块12中心位置轴对称分布,两个所述弹簧14外径等于对应弹簧槽15内径。具体的,本技术使用时,本技术一种金线莲培养瓶的开盖设备,具有操作方便,提高效率的特点,使用时根据所要开启的金线莲培养瓶口径,选择对应口径的开瓶口,将开瓶口放置在金线莲培养瓶口处,通过握住上握把8和下握把9,将对应的开瓶口夹紧在金线莲培养瓶口处,向上提起上握把8和下握把9,通过简单的杠杆作用开启金线莲培养瓶瓶盖,此时弹簧14插入弹簧槽15内,当开启完毕后,松开上握把8和下握把9,通过两个弹簧14的弹性恢复,将上握把8和下握把9分离,此时开启部分的开瓶口径扩大,方便取下金线莲培养瓶瓶盖。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线莲培养瓶的开盖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包括开瓶外壳(2)、开瓶凹槽(7)、上握把(8)和下握把(9),所述开瓶外壳(2)中部分别设有第一开瓶口(3)、第二开瓶口(4)、第三开瓶口(5)和第四开瓶口(6),所述第一开瓶口(3)、第二开瓶口(4)、第三开瓶口(5)和第四开瓶口(6)依次交错设置在开瓶外壳(2)的内部,并且所述第一开瓶口(3)、第二开瓶口(4)、第三开瓶口(5)和第四开瓶口(6)内壁均开设有开瓶凹槽(7),所述开瓶外壳(2)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握把(8)和下握把(9),所述上握把(8)和下握把(9)大小相等、体积相同,所述上握把(8)和下握把(9)两侧均设有防滑槽(10),两个所述防滑槽(10)关于上握把(8)和下握把(9)连接处的中心线轴对称分布,所述上握把(8)和下握把(9)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挡块(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线莲培养瓶的开盖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包括开瓶外壳(2)、开瓶凹槽(7)、上握把(8)和下握把(9),所述开瓶外壳(2)中部分别设有第一开瓶口(3)、第二开瓶口(4)、第三开瓶口(5)和第四开瓶口(6),所述第一开瓶口(3)、第二开瓶口(4)、第三开瓶口(5)和第四开瓶口(6)依次交错设置在开瓶外壳(2)的内部,并且所述第一开瓶口(3)、第二开瓶口(4)、第三开瓶口(5)和第四开瓶口(6)内壁均开设有开瓶凹槽(7),所述开瓶外壳(2)的两个端部分别固定安装有上握把(8)和下握把(9),所述上握把(8)和下握把(9)大小相等、体积相同,所述上握把(8)和下握把(9)两侧均设有防滑槽(10),两个所述防滑槽(10)关于上握把(8)和下握把(9)连接处的中心线轴对称分布,所述上握把(8)和下握把(9)一端均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建枝叶金兴
申请(专利权)人:儒兰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