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97700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20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包括用于种植的种植框、用于运输的移动架和用于灌溉的灌溉主体,所述种植框两侧均设有一组移动架,两组所述移动架的两端均设有限定块,所述移动轨道的内部设有灌溉主体,所述灌溉主体远离移动架的一面构造有灌溉管,所述灌溉主体的内部一端设有位移电机,所述灌溉主体与移动架的移动轨道的连接处均设有一组位移组件,所述位移组件的两端均设有电磁线圈,所述灌溉管延伸至灌溉主体内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储蓄池相通,储蓄池的两端均设有一组增压泵,两组所述增压泵均与灌溉管的连接管相通,该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结构简单,灌溉方便,可拼接进行串联使用,适用性强。适用性强。适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金线莲种植
,具体涉及一种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线莲又称为金线兰,是兰科、开唇兰属植物。金线兰是一种土生兰,生长于海拔50

16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或沟谷阴湿处。喜肥沃潮湿的腐殖土壤,空气清新、荫蔽的森林生态环境中能形成成片的较为单纯的群落;也能在山坡半荫蔽状态下的林窗、林缘生长,在此类环境条件下,往往个体稀疏呈散生状态;偶见于林下水渍地单生的个体与苔藓伴生。
[0003]传统的金线莲灌溉往往采用人工灌溉的方式,但是由于金线莲的生长环境为潮湿和荫蔽的状态,因此人工灌溉难以目视其灌溉范围,灌溉水雾在灯光下的易反光特性使得灌溉效果也并不理想,需有种改进型的灌溉装置来弥补这一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包括用于种植的种植框、用于运输的移动架和用于灌溉的灌溉主体,所述种植框两侧均设有一组移动架,两组所述移动架的两端均设有限定块,所述限定块与移动架置中的移动轨道内卡合固定,所述移动轨道的内部设有灌溉主体,所述灌溉主体远离移动架的一面构造有灌溉管。
[0006]优选的,所述种植框的内部底端构造有滤水网,所述滤水网远离种植框的一端设有储蓄池,所述储蓄池通过滤水网与种植框的内部相通。
[0007]优选的,所述灌溉主体的内部一端设有位移电机,所述灌溉主体与移动架的移动轨道的连接处均设有一组位移组件,所述位移组件的两端均设有电磁线圈,所述位移组件与位移电机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灌溉管延伸至灌溉主体内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储蓄池相通,所述储蓄池的两端均设有一组增压泵,两组所述增压泵均与灌溉管的连接管相通。
[0009]优选的,所述储蓄池的两端均设有可供管道组件连接的孔,所述储蓄池可通过管道组件进行串联。
[0010]优选的,所述储蓄池的底端一侧设有主电源和控制器,所述主电源和控制器均与该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的机电设备电性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种植框的两端分别构造有一组凹槽和一组卡合块,凹槽与卡合块之间均可插接固定。
[0012]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得益于滤水网的设立,使得该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在自动灌溉的过程中通过种植框的滤水网向储蓄池内渗透水分,降低因为种植框内水分过多造成金线莲坏死的几率,提高金线莲灌溉的自动化程度;
得益于储蓄池的设立,该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可通过储蓄池的增压泵向灌溉管内泵入水源进行自灌溉和循环灌溉,节约灌溉用的水资源,减少成本;得益于种植框与移动架以及储蓄池的可拼接结构,使得该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可通过种植框的凹槽和卡合块进行拼接,通过取下移动架的限定块使得多组移动架之间的移动轨道得以相互连接,通过储蓄池之间管道组件相互拼接达到多组同时灌溉的目的,通过更换更长的连接管即可实现长距离的循环式移动灌溉。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图1中B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图1中A

A处的剖面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图3中C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中:1、种植框;101、滤水网;2、移动架;201、限定块;202、移动轨道;3、灌溉主体;301、位移电机;302、位移组件;4、灌溉管;5、储蓄池;501、增压泵;6、主电源;7、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为实现自主灌溉的功能,如图1、图2、图4所示的一种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种植框1两侧均设有一组移动架2,两组移动架2的两端均设有限定块201,限定块201与移动架2置中的移动轨道202内卡合固定,移动轨道202的内部设有灌溉主体3,灌溉主体3远离移动架2的一面构造有灌溉管4,灌溉主体3的内部一端设有位移电机301,灌溉主体3与移动架2的移动轨道202的连接处均设有一组位移组件302,位移组件302的两端均设有电磁线圈,位移组件302与位移电机301电性连接,储蓄池5的底端一侧设有主电源6和控制器7,控制器7可选用JN1

1XK等型号,主电源6和控制器7均与该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的机电设备电性连接,灌溉主体3通过位移电机301驱动位移组件302两端的电磁线圈带动灌溉主体3进行移动,方便移动轨道202进行位移,以便对种植框1内的金线莲进行较为全面的灌溉效果,该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的机电设备包括位移电机301、增压泵501。
[0020]为实现循环灌溉的功能,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种植框1的内部底端构造有滤水网101,滤水网101的设立,使得该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在自动灌溉的过程中通过种植框1的滤水网101向储蓄池5内渗透水分,降低因为种植框1内水分过多造成金线莲坏死的几率,提高金线莲灌溉的自动化程度;滤水网101远离种植框1的一端设有储蓄池5,储蓄池5通过滤水网101与种植框1的内部相通,灌溉管4延伸至灌溉主体3内的一端通过连接管与储蓄池5相通,储蓄池5的两端均设有一组增压泵501,两组增压泵501均与灌溉管4的连接管相通,储蓄池5的设立,该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可通过储蓄池5的增压泵501向灌溉管4内泵入水源进行自灌溉和循环灌溉,节约灌溉用的水资源,减少成本;储蓄池5的两端均设有可供管道组件连接的孔,储蓄池5可通过管道组件进行串联,种植框1的两
端分别构造有一组凹槽和一组卡合块,凹槽与卡合块之间均可插接固定,种植框1与移动架2以及储蓄池5的可拼接结构,使得该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可通过种植框1的凹槽和卡合块进行拼接,通过取下移动架2的限定块201使得多组移动架2之间的移动轨道202得以相互连接,通过储蓄池5之间管道组件相互拼接达到多组同时灌溉的目的,通过更换更长的连接管即可实现长距离的循环式移动灌溉。
[0021]工作原理,该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通过控制器7控制灌溉主体3的位移电机301,使得位移电机301驱动位移组件302带动灌溉主体3进行移动,通过储蓄池5的增压泵501使得储蓄池5内的水泵入灌溉管4内通过灌溉管4对种植框1内种植的金线莲进行灌溉,灌溉后多余的水分沿着滤水网101回流至储蓄池5的内部实现水资源灌溉循环的功能,可通过种植框1的的凹槽和卡合块进行拼接,实现多组金线莲种植区串联,通过将移动架2的限定块201取下后,使得多组移动轨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包括用于种植的种植框(1)、用于运输的移动架(2)和用于灌溉的灌溉主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框(1)两侧均设有一组移动架(2),两组所述移动架(2)的两端均设有限定块(201),所述限定块(201)与移动架(2)置中的移动轨道(202)内卡合固定,所述移动轨道(202)的内部设有灌溉主体(3),所述灌溉主体(3)远离移动架(2)的一面构造有灌溉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框(1)的内部底端构造有滤水网(101),所述滤水网(101)远离种植框(1)的一端设有储蓄池(5),所述储蓄池(5)通过滤水网(101)与种植框(1)的内部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线莲种植用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主体(3)的内部一端设有位移电机(301),所述灌溉主体(3)与移动架(2)的移动轨道(202)的连接处均设有一组位移组件(302),所述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建枝叶金兴
申请(专利权)人:儒兰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