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根表铁膜的水分管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6461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5 22:59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水稻根表铁膜的水分管理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在水稻进入抽穗始穗期后,对水稻进行淹水处理,所述淹水处理中淹水水层持续保持2‑3厘米水层,淹水周期为18‑25天,使水稻根表达到预设根表条件;淹水周期中水稻根表达到预设根表条件后进行排水处理。本公开可以通过适当时间的淹水水分管理达到增强水稻根表铁膜的目的,进而加强对土壤中有害重金属进入水稻的阻断。

Water Management Method of Iron Film on Rice Root Surface

The present disclosure relates to a water management method of iron film on rice root surface. The method includes: after rice enters the heading and heading stage, water flooding treatment is carried out on rice. The water flooding layer in the water flooding treatment keeps 2 3 cm water layer for a period of 18 25 days, so that the rice root expresses to the preset root surface condition; the rice root expresses to the preset root surface condition in the water flooding period, and then advances to the preset root surface condition. Drainage treatment. The present disclosure can enhance iron film on rice root surface through water management in appropriate time, thereby strengthening the blockade of harmful heavy metals from soil into r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根表铁膜的水分管理方法
本公开涉及水稻种植方法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稻根表铁膜的水分管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稻作为人类重要粮食作物,一旦遭受土壤重金属污染,势必会带来严重后果。水稻根表铁膜能够影响重金属离子在水稻体内的吸收与分布,维持正常生长。同时,在遭受逆境胁迫时,植物体内抗氧化酶系统将会启动保护机制,包括过氧化物酶(POD)等抗氧化酶协同作用抵御侵害,其主要作用是清除植物体内过量的活性氧自由基,提高植物抗逆性,来维持植物正常生理活动进行。然而,针对土壤重金属在水稻植株内吸收积累期与水稻根表铁膜的对应关系及相互作用机理还不是很明确,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作物重金属过量问题也一直难以解决。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或多种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根表铁膜的水分管理方法,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水稻根表铁膜的水分管理方法,包括:在水稻进入抽穗始穗期后,对水稻进行淹水处理,所述淹水处理中淹水水层持续保持2-3厘米水层,淹水周期为18-25天,使水稻根表达到预设根表条件;淹水周期中水稻根表达到预设根表条件后进行排水处理。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根表条件包括:检测水稻根际是否处于氧化状态,以及介质中是否存在大于预设量的Fe2+;若是,确定满足预设根表条件。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水稻收获时采集水稻根样本,测定水稻根DCB溶液中水稻根表铁膜重金属含量。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水稻根表铁膜重金属包括Cd、Fe及Mn,所述测定水稻根DCB溶液中水稻根表铁膜重金属含量,包括:通过AAF-7000火焰原子分光光度计测定所述水稻根DCB提取液中Fe和Mn的含量;通过PE石墨炉原子分光光度计测定所述水稻根DCB提取液中Cd的含量。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水稻收获时采集水稻根样本,测定水稻根DCB溶液中水稻根表铁膜POD酶活。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测定水稻根表铁膜POD酶活包括: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预先0至-10℃保存的DCB溶液中所述0至-10水稻根表铁膜POD酶活。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水稻进入抽穗始穗期前,对水稻进行全生育期淹水处理。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淹水周期中水稻根表达到预设根表条件后进行排水处理,直至水稻收获期。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水稻根表铁膜的水分管理方法,在水稻进入抽穗始穗期后,对水稻进行淹水处理,所述淹水处理中淹水水层持续保持2-3厘米水层,淹水周期为18-25天,使水稻根表达到预设根表条件;淹水周期中水稻根表达到预设根表条件后进行排水处理。一方面,可以在重金属进入水稻的关键时期,实施有效的水分管理实现水稻根表铁膜的增强,进而达到控制重金属的积累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淹水关键时期后及时排水,节约了水资源的同时不妨碍机械化收割的实现。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通过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水稻根表铁膜的水分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图2A-2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水稻根表铁膜的水分管理方法对根表铁膜Fe含量的影响的Fe元素含量图;图3A-3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的水稻根表铁膜的水分管理方法对根表铁膜Mn含量的影响的Mn元素含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在本示例实施例中,首先提供了一种水稻根表铁膜的水分管理方法;参考图1中所示,该水稻根表铁膜的水分管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0,在水稻进入抽穗始穗期后,对水稻进行淹水处理,所述淹水处理中淹水水层持续保持2-3厘米水层,淹水周期为18-25天,使水稻根表达到预设根表条件;步骤S120,淹水周期中水稻根表达到预设根表条件后进行排水处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中的水稻根表铁膜的水分管理方法一方面,可以在重金属进入水稻的关键时期,实施有效的水分管理实现水稻根表铁膜的增强,进而达到控制重金属的积累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淹水关键时期后及时排水,节约了水资源的同时不妨碍机械化收割的实现。下面,将对本示例实施例中的水稻根表铁膜的水分管理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在步骤S110中,可以在水稻进入抽穗始穗期后,对水稻进行淹水处理,所述淹水处理中淹水水层持续保持2-3厘米水层,淹水周期为18-25天,使水稻根表达到预设根表条件。水稻作为湿地植物,水稻根表铁膜形成,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根际处于氧化状态,2.介质中存在大量的Fe2+。在长期淹水条件下,其水稻根系具有向根际释放氧气,能使根际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高于土壤。水稻的这一性质,可将土壤中的Fe2+,Mn2+等还原性物质在根表及其根质外体附近氧化而形成铁氧化物胶膜(铁膜)。Fe2+是铁膜主要组成元素之一,它的浓度是影响铁膜形成主要因素之一。在水培培养下,增加Fe2+的浓度,香蒲根表铁膜含量也随之增加。水稻根表铁膜形成厚度也和介质中Fe2+浓度呈正相关关系。除了Fe2+浓度能对铁膜中铁的含量有影响外,土壤组成也会对其有影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和无机碳酸盐对铁膜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土壤中黏粒含量高,形成铁膜含量会较少。因此,为使水稻根表铁膜形成,可以在水稻进入抽穗始穗期后,对水稻进行淹水处理,所述淹水处理中淹水水层持续保持2-3厘米水层,淹水周期为18-25天,使水稻根表达到预设根表条件,即:水稻根际处于氧化状态,以及介质中存在大于预设量的Fe2+。当检测水稻根际处于氧化状态,以及介质中存在大于预设量的Fe2+时,可以确定满足预设根表条件,水稻根表铁膜形成。本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水稻进入抽穗始穗期前,对水稻进行全生育期淹水处理。在步骤S120中,可以淹水周期中水稻根表达到预设根表条件后进行排水处理。在水周期中水稻根表达到预设根表条件后可以进行排水处理,直至水稻成熟期。水稻收获时采集水稻根样本,测定水稻根DCB溶液中水稻根表铁膜重金属含量。所述水稻根表铁膜重金属包括Cd、Fe及Mn,所述测定水稻根DCB溶液中水稻根表铁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稻根表铁膜的水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水稻进入抽穗始穗期后,对水稻进行淹水处理,所述淹水处理中淹水水层持续保持2‑3厘米水层,淹水周期为18‑25天,使水稻根表达到预设根表条件;淹水周期中水稻根表达到预设根表条件后进行排水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根表铁膜的水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水稻进入抽穗始穗期后,对水稻进行淹水处理,所述淹水处理中淹水水层持续保持2-3厘米水层,淹水周期为18-25天,使水稻根表达到预设根表条件;淹水周期中水稻根表达到预设根表条件后进行排水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根表铁膜的水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根表条件包括:检测水稻根际是否处于氧化状态,以及介质中是否存在大于预设量的Fe2+;若是,确定满足预设根表条件。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稻根表铁膜的水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水稻收获时采集水稻根样本,测定水稻根DCB溶液中水稻根表铁膜重金属含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根表铁膜的水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稻根表铁膜重金属包括Cd、Fe及Mn,所述测定水稻根DCB溶液中水稻根表铁膜重金属含量,包括:通过AAF-...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秀芹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