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传刚专利>正文

一种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茶树修剪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46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5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茶树修剪工艺,将茶树修剪为两层结构,每一层树冠基本定型前,均需进行三次定型修剪和两次整形修剪。本方案所述茶树修剪工艺,将茶树修剪为双层结构,提高了茶叶的产量。第一层树冠与第二层树冠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光线完全能够照射到第一层树冠,不会影响第一层树冠上茶叶的生长和品质;同时,在阳光照射强烈的地区,第二层树冠对第一层树冠起到良好的遮阳和降温的作用,提高茶叶产量的同时,保证了第一层树冠上茶叶的品质和口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A Pruning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Tea Yield and Quality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tea tree pruning process for improving tea yield and quality. The tea tree is pruned into two layers structure. Before the basic shaping of each layer of tree crown, three shaping pruning and two shaping pruning are required. The tea tree pruning process described in this scheme can prune the tea tree into a double-layer structure, thus improving the output of tea. There is a certain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canopy and the second canopy, and the light can completely irradiate the first canopy, which will not affect the growth and quality of tea on the first canopy. At the same time, in areas with strong sunshine, the second canopy plays a good role in shading and cooling the first canopy, improving tea yield and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tea on the first canopy. Quality and taste have produced great economic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茶树修剪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整形修剪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茶树修剪工艺。
技术介绍
茶叶修剪是茶园主要管理工作之一。修剪的目的是使茶树有良好的树势和宽阔的采摘面,培养具有矮、壮、宽、匀的茶蓬,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适于机械采茶和提高采茶的工作效率。传统的茶树修剪工艺,通常需要经过幼年茶树的定型和整形修剪,成年茶树的轻修剪和深修剪,以及老年茶树的重修剪和台刈三个阶段,定型后的茶树体型呈半弧面形或平面型的单层结构。但在平原地区以及其他阳光照射强烈的地区,由于光照强烈和温度较高,所产出的茶叶的品质与口感不是很好。此外,采用传统修剪工艺修剪的茶树并不能做到产量最大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茶树修剪工艺,将茶树修剪为两层结构,提高茶叶产量、品质和口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茶树修剪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待幼龄茶树至少有80%的植株生长高度达到30厘米以上时,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修剪高度为距离地面15~20厘米,只剪主干,不剪分枝;(2)在第一次定型修剪一年后的冬季休眠后期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修剪的高度为在上一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5~20厘米,剪平所有枝条,保留外侧腋芽并修去过长的桩头;(3)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后的冬季休眠后期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修剪的高度为在上一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15厘米,形成第一层树冠;修剪时保留最接近树冠中心且竖直向上生长的最粗的一根树枝作为第二层树冠的发展枝,其他树枝全部剪平;(4)在第三次定型修剪一年后的冬季休眠后期,对第一层树冠进行第一次整形修剪,以及对第二层树冠的发展枝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5)在第一次整形修剪一年后的冬季休眠后期,对第一层树冠进行第二次整形修剪,以及对第二层树冠的发展枝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6)第二次整形修剪后的每一年,在春茶采收后对第一层树冠进行轻修剪,使树冠整齐一致,促进茶叶生长,控制开花结果;经轻修剪3~5次后,进行一次深剪修;(7)第二次整形修剪一年后的冬季休眠后期,对第二层树冠的发展枝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在上一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15厘米,将所有枝条剪平,得到第二层树冠;(8)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的冬季休眠后期,分别对第二层树冠进行第一次整形修剪和第二次整形修剪;第一次整形修剪同步骤(4),第二次整形修剪同步骤(5)。优选的,剪口应当保证光滑、倾斜,以防雨水浸渍刀口。优选的,对发展枝的第一次定型修剪时只剪主干,不剪分枝,修剪高度为距离第一层树冠的冠面15~20厘米。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茶树修剪为双层结构,提高了茶叶的产量。第一层树冠与第二层树冠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光线完全能够照射到第一层树冠,不会影响第一层树冠上茶叶的生长和品质;同时,在阳光照射强烈的地区,第二层树冠对第一层树冠起到良好的遮阳和降温的作用,提高茶叶产量的同时,保证了第一层树冠上茶叶的品质和口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实施例1一种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茶树修剪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待幼龄茶树至少有80%的植株生长高度达到30厘米以上时,在冬季休眠后期,即每年的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期间,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修剪高度为距离地面15~20厘米,只剪主干,不剪分枝。需要注意的的是,修剪的刀口要光滑、倾斜,这样刀口对雨水具有导流作用,避免刀口被雨水浸渍而难以愈合。(2)在第一次定型修剪一年后的冬季休眠后期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修剪的高度为在上一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5~20厘米,剪平所有枝条,保留外侧腋芽并修去过长的桩头。在修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枝条需要使用刀口锋利的篱剪来修剪,而桩头采用果树整枝剪进行修剪,避免剪裂枝条和桩头,同时刀口应当保证光滑、倾斜,以防雨水浸渍刀口。(3).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后的冬季休眠后期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修剪的高度为在上一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15厘米,形成第一层树冠;修剪时保留最接近树冠中心且竖直向上生长的最粗的一根树枝作为第二层树冠的发展枝,其他树枝全部剪平。和步骤(2)一样,剪口应当保证光滑、倾斜,以防雨水浸渍刀口。经第三次定型修剪后,骨干枝生长健壮,树冠会迅速扩展并形成坚强的骨架。经第三次定型修剪后,来年春天可采摘少量茶叶。(4)在第三次定型修剪一年后的冬季休眠后期,对第一层树冠进行第一次整形修剪,以及对第二层树冠的发展枝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第一次整形修剪时,在上一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5~10厘米,将第一层树冠的冠面修剪为半弧面形结构。对发展枝的第一次定型修剪同步骤(1),只剪主干,不剪分枝,修剪高度为距离第一层树冠的冠面15~20厘米。(5)在第一次整形修剪一年后的冬季休眠后期,对第一层树冠进行第二次整形修剪,以及对第二层树冠的发展枝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第二次整形修剪同步骤(4),第二次定型修剪同步骤(2)。经过第二次整形修剪后的第一层树冠基本定型,可进入正式投产阶段。(6)第二次整形修剪后的每一年,在春茶采收后对第一层树冠进行轻修剪,使树冠整齐一致,促进茶叶生长,控制开花结果;经轻修剪3~5次后,进行一次深剪修,使植株恢复长势,促进茶叶优质高产。(7).第二次整形修剪一年后的冬季休眠后期,对第二层树冠的发展枝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在上一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15厘米,将所有枝条剪平,得到第二层树冠。(8)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的冬季休眠后期,分别对第二层树冠进行第一次整形修剪和第二次整形修剪。第一次整形修剪同步骤(4),第二次整形修剪同步骤(5)。本方案所述茶树修剪工艺,将茶树修剪为双层结构,提高了茶叶的产量。第一层树冠与第二层树冠之间具有一定间隔,光线完全能够照射到第一层树冠,不会影响第一层树冠上茶叶的生长和品质。本方案所述茶树修剪工艺,在阳光照射强烈的地区,第二层树冠对第一层树冠起到良好的遮阳和降温的作用,提高茶叶产量的同时,保证了第一层树冠上茶叶的品质和口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本方案所述茶树修剪工艺,双层结构层次明显,旁枝之间间隔适宜,利于叶面伸展,且看上去美观,而传统修剪工艺修剪的茶树成灌木形生长,没有主干只有旁枝,旁枝之间过于紧密,不利于茶叶的采光与生长。上述虽然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替换或变形仍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茶树修剪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待幼龄茶树至少有80%的植株生长高度达到30厘米以上时,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修剪高度为距离地面15~20厘米,只剪主干,不剪分枝;(2)在第一次定型修剪一年后的冬季休眠后期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修剪的高度为在上一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5~20厘米,剪平所有枝条,保留外侧腋芽并修去过长的桩头;(3)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后的冬季休眠后期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修剪的高度为在上一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15厘米,形成第一层树冠;修剪时保留最接近树冠中心且竖直向上生长的最粗的一根树枝作为第二层树冠的发展枝,其他树枝全部剪平;(4)在第三次定型修剪一年后的冬季休眠后期,对第一层树冠进行第一次整形修剪,以及对第二层树冠的发展枝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5)在第一次整形修剪一年后的冬季休眠后期,对第一层树冠进行第二次整形修剪,以及对第二层树冠的发展枝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6)第二次整形修剪后的每一年,在春茶采收后对第一层树冠进行轻修剪,使树冠整齐一致,促进茶叶生长,控制开花结果;经轻修剪3~5次后,进行一次深剪修;(7)第二次整形修剪一年后的冬季休眠后期,对第二层树冠的发展枝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在上一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15厘米,将所有枝条剪平,得到第二层树冠;(8)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的冬季休眠后期,分别对第二层树冠进行第一次整形修剪和第二次整形修剪;第一次整形修剪同步骤(4),第二次整形修剪同步骤(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茶树修剪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待幼龄茶树至少有80%的植株生长高度达到30厘米以上时,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修剪高度为距离地面15~20厘米,只剪主干,不剪分枝;(2)在第一次定型修剪一年后的冬季休眠后期进行第二次定型修剪:修剪的高度为在上一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5~20厘米,剪平所有枝条,保留外侧腋芽并修去过长的桩头;(3)在第二次定型修剪一年后的冬季休眠后期进行第三次定型修剪:修剪的高度为在上一次剪口的基础上提高10~15厘米,形成第一层树冠;修剪时保留最接近树冠中心且竖直向上生长的最粗的一根树枝作为第二层树冠的发展枝,其他树枝全部剪平;(4)在第三次定型修剪一年后的冬季休眠后期,对第一层树冠进行第一次整形修剪,以及对第二层树冠的发展枝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5)在第一次整形修剪一年后的冬季休眠后期,对第一层树冠进行第二次整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传刚
申请(专利权)人:郑传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