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6060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3:23
提供一种新结构的车载部件,其能够利用车身面板的贯穿孔以良好的空间效率固定到车身面板,并且使得箱主体与盖部件的组装容易。车载部件(10)具有在箱主体(16)安装有盖部件(18)的结构,在该车载部件(10)中,箱主体(16)的周壁中的第一侧面构成比其他侧面向周壁的高度方向突出的覆盖壁部(40),并且在覆盖壁部(40)设置的钩式凹部(42)和锁定嵌合部(48)插入到车身面板(114)的贯穿孔(116)并与相对置的两侧的周缘部嵌合,从而覆盖壁部(40)借助钩式凹部(42)和锁定嵌合部(48)被固定到车身面板(114)。通过在覆盖壁部(40)的比箱主体(16)靠突出端部侧设置的引导部(74)嵌入到盖部件(18)的嵌合部(96),从而盖部件(18)的锁定部(92)与箱主体(16)的被锁定部(34)被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载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的电气连接箱、连接器保持件等、具备箱主体和盖部件的车载部件。
技术介绍
以往,在汽车的电装系统中采用接线箱和保险丝箱等电气连接箱、对在线束的末端设置的连接器进行保持的连接器保持件等多个车载部件。这种车载部件例如如日本特开2011-10493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构成为具备:将内部电路体、连接器等收纳保持的箱主体;以及将该箱主体的开口部覆盖的盖部件。可是,这样的车载部件有时例如日本特开2010-108849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记载那样,通过将在箱主体的周壁部突出设置的固定部插通在车身面板设置的贯穿孔而螺栓固定于车身面板的贯穿孔的周缘部,从而被安装于车身面板。然而,顺应近年的车辆的小型化·高密度化的要求,车载部件的配设空间受限,有时难以将车载部件插通车身面板的贯穿孔而向车身面板的外侧突出配设。此外,车载部件向车身面板的内侧突出的突出量也受限制的情况较多,也有时无法采用如下结构:借助分体设置的支架将车载部件稳定地安装到车身面板。因此,为了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稳定地安装到车身面板,箱主体的结构变复杂,箱主体和盖部件的组装作业也有可能变难。现有技术文献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部件,其具备箱主体以及将所述箱主体的开口部覆盖的盖部件,所述车载部件被固定于在车身面板设置的贯穿孔,所述车载部件的特征在于,所述箱主体的周壁中的第一侧面配设为与所述贯穿孔对置,所述第一侧面由覆盖壁部构成,所述覆盖壁部比所述箱主体的所述周壁中的其他侧面向所述周壁的高度方向突出且以能将所述贯穿孔覆盖的大小扩张,在所述覆盖壁部的靠所述贯穿孔侧的面设置有钩式凹部和锁定嵌合部,所述钩式凹部被插入到所述贯穿孔的第一周缘部,所述锁定嵌合部借由弹性挠曲片而与所述贯穿孔的第二周缘部锁定嵌合,所述第二周缘部与所述第一周缘部对置,所述覆盖壁部借由所述覆盖壁部的所述钩式凹部以及所述锁定嵌合部而被固定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8.10 JP 2016-1579391.一种车载部件,其具备箱主体以及将所述箱主体的开口部覆盖的盖部件,所述车载部件被固定于在车身面板设置的贯穿孔,所述车载部件的特征在于,所述箱主体的周壁中的第一侧面配设为与所述贯穿孔对置,所述第一侧面由覆盖壁部构成,所述覆盖壁部比所述箱主体的所述周壁中的其他侧面向所述周壁的高度方向突出且以能将所述贯穿孔覆盖的大小扩张,在所述覆盖壁部的靠所述贯穿孔侧的面设置有钩式凹部和锁定嵌合部,所述钩式凹部被插入到所述贯穿孔的第一周缘部,所述锁定嵌合部借由弹性挠曲片而与所述贯穿孔的第二周缘部锁定嵌合,所述第二周缘部与所述第一周缘部对置,所述覆盖壁部借由所述覆盖壁部的所述钩式凹部以及所述锁定嵌合部而被固定于所述车身面板,在所述覆盖壁部的靠所述箱主体侧的面且在位于比所述箱主体靠突出端部侧的位置设置有引导部,在所述盖部件的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鹫平健一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