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旭伟专利>正文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5996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本体、底座固定连接装置、手机夹持装置和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的本体包括底座和前盖,所述的底座固定连接装置设于所述底座的后方,所述的前盖设于底座的前侧,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设于所述前盖中部,所述的手机夹持装置设于所述底座与前盖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手机夹持在汽车内空调出风口处,拆装非常方便,还能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Vehicle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borne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 base fixed connection device, a mobile phone clamping device and a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The body comprises a base and a front cover. The base fixed connection device is located at the rear of the base, the front cover is located at the front side of the base, the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front cover and the hand. The machine clamp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front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clamp the mobile phone at the air outlet of the air conditioner in the automobile, which is very convenient for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and can also charge the mobile phone wireless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手机配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生活中,手机和汽车是人们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尤其是长途行车过程中,会使用手机导航。但是在行车途中手持手机是非常危险的,所以通常会用车载手机架将手机固定于方向盘左右两侧的空调出风口上。但是现有的车载手机架存在以下问题:1、夹持角度固定,无法根据不同情况来调节手机的角度;2、夹持不稳定,拆装非常麻烦,安装的时候甚至需要两只手来进行操作,非常的不方便;3、无法充电,通常我们采用的是用数据线来连接汽车,对手机进行充电,但是这种操作方式,手机数据线会经常干扰到驾驶汽车,非常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本技术要解决现有的车载手机架存在的角度无法调节、夹持不稳定、拆装麻烦、无法充电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于包括本体、底座固定连接装置、手机夹持装置和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的本体包括底座和前盖,所述的底座固定连接装置设于所述底座的后方,所述的前盖设于底座的前侧,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设于所述前盖中部,所述的手机夹持装置设于所述底座与前盖之间。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和前盖之间设有底板,所述的手机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左端设有第一夹持部,右端设有第一限位钩,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一限位钩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的第二夹持件的右端设有第二夹持部,左端设有第二限位钩,所述的第二夹持部和第二限位钩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共同并排设于所述底板与前盖之间,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背面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呈对称设置于所述前盖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二限位钩和第一限位钩分别伸出于所述本体的左右两侧,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横槽,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横槽,所述第一横槽的右端和第二横槽的左端设有限位宽槽,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的后方设有弹跳块容纳腔,所述的限位宽槽和底板之间设有弹跳块,所述的弹跳块的前端与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固定。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弹跳块的前侧设有连接柱,弹跳块的后侧设有弹簧固定柱,所述底座前侧也设有弹簧固定柱,所述的底板中心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内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套于设于弹跳块上的弹簧固定柱和设于底座的弹簧固定柱上。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第二限位钩和第一限位钩的方向都是朝向底板的,所述的第一限位钩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后侧,所述的第二限位钩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前侧,所述第一限位钩和第二限位钩的中部交叠设置。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夹持部的内侧和第二夹持部的内侧设有垫块。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前盖中部设有无线充电装置腔,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设于该无线充电装置腔内,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腔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的弹跳块的前侧设有连接柱,该连接柱通过所述通孔伸入无线充电装置腔内与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底座固定连接装置包括夹持体,连接头和固定螺纹圈,所述的固定螺纹圈设有内螺纹,所述的底座的后方中部设有安装螺纹管,所述的安装螺纹管的外部设有外螺纹且设有开口,所述的连接头一端为球体,一端为夹持体连接座,所述的球体设于安装螺纹管内,所述的固定螺纹圈与所述的安装螺纹管通过螺纹啮合固定,所述的夹持体与所述的夹持体连接座固定。优选的,所述的底座下端设有充电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设有的手机夹持装置可匹配各种不同型号的手机,使用方便;设有的手机夹持装置,使得安装手机和拆卸手机的过程非常方便快速;设有无线充电装置,只需将本技术与汽车固定安装之后,就可实现每次安装上手机时对手机进行无线充电,不再会出现每次都要插拔充电线的问题,也避免了用充电线对手机进行充电干扰驾驶的情况出现;本技术设有的底座固定连接装置,可以实现将底座安装于空调通风口之后对手机的角度进行360°调节,来适应看手机的视角,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仰视图。图5是本技术去掉前盖之后,手机夹持装置打开时的主视图。图6是本技术去掉前盖之后,手机夹持装置打开时的C-C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去掉底座和底板之后,手机夹持装置收拢时的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于包括本体26、底座固定连接装置27、手机夹持装置和无线充电装置1,所述的本体26包括底座21和前盖3,所述的底座固定连接装置27设于所述底座21的后方,所述的前盖3设于底座21的前侧,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1设于所述前盖3中部,所述的手机夹持装置设于所述底座21与前盖3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21和前盖3之间设有底板22,所述的手机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8和第二夹持件19,所述第一夹持件8的左端设有第一夹持部6,右端设有第一限位钩9,所述第一夹持部6和第一限位钩9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7连接,所述的第二夹持件19的右端设有第二夹持部20,左端设有第二限位钩17,所述的第二夹持部20和第二限位钩17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18连接,所述的第一夹持件8和第二夹持件19共同并排设于所述底板22与前盖3之间,第一连接部7和第二连接部18的背面通过第一弹簧10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6和第二夹持部20呈对称设置于所述前盖3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二限位钩17和第一限位钩9分别伸出于所述本体26的左右两侧,第一连接部7上设有第一横槽4,第二连接部18上设有第二横槽30,所述第一横槽4的右端和第二横槽30的左端设有限位宽槽29,第一横槽4和第二横槽30的后方设有弹跳块容纳腔28,所述的限位宽槽29和底板22之间设有弹跳块24,所述的弹跳块24的前端与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1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弹跳块24的前侧设有连接柱25,弹跳块24的后侧设有弹簧固定柱32,所述底座21前侧也设有弹簧固定柱32,所述的底板22中心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内设有第二弹簧23,第二弹簧23的两端分别套于设于弹跳块24上的弹簧固定柱32和设于底座21的弹簧固定柱3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限位钩17和第一限位钩9的方向都是朝向底板22的,所述的第一限位钩9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7的后侧,所述的第二限位钩17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8的前侧,所述第一限位钩9和第二限位钩17的中部交叠设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夹持部6的内侧和第二夹持部20的内侧设有垫块5。设有垫块5是防止在按下无线充电装置1时,第一夹持部6和第二夹持部20突然收紧损坏手机的侧边。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盖3中部设有无线充电装置腔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1设于该无线充电装置腔2内,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腔2的中部设有通孔,所述的弹跳块24的前侧设有连接柱25,该连接柱25通过所述通孔伸入无线充电装置腔2内与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1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固定连接装置27包括夹持体14,连接头13和固定螺纹圈12,所述的固定螺纹圈12设有内螺纹,所述的底座21的后方中部设有安装螺纹管31,所述的安装螺纹管31的外部设有外螺纹且设有开口,所述的连接头13一端为球体16,一端为夹持体连接座15,所述的球体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底座固定连接装置、手机夹持装置和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的本体包括底座和前盖,所述的底座固定连接装置设于所述底座的后方,所述的前盖设于底座的前侧,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设于所述前盖中部,所述的手机夹持装置设于所述底座与前盖之间;所述的底座和前盖之间设有底板,所述的手机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左端设有第一夹持部,右端设有第一限位钩,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一限位钩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的第二夹持件的右端设有第二夹持部,左端设有第二限位钩,所述的第二夹持部和第二限位钩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共同并排设于所述底板与前盖之间,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背面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呈对称设置于所述前盖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二限位钩和第一限位钩分别伸出于所述本体的左右两侧,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横槽,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横槽,所述第一横槽的右端和第二横槽的左端设有限位宽槽,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的后方设有弹跳块容纳腔,所述的限位宽槽和底板之间设有弹跳块,所述的弹跳块的前端与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底座固定连接装置、手机夹持装置和无线充电装置,所述的本体包括底座和前盖,所述的底座固定连接装置设于所述底座的后方,所述的前盖设于底座的前侧,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设于所述前盖中部,所述的手机夹持装置设于所述底座与前盖之间;所述的底座和前盖之间设有底板,所述的手机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的左端设有第一夹持部,右端设有第一限位钩,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一限位钩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的第二夹持件的右端设有第二夹持部,左端设有第二限位钩,所述的第二夹持部和第二限位钩之间通过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共同并排设于所述底板与前盖之间,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背面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呈对称设置于所述前盖的左右两侧,所述的第二限位钩和第一限位钩分别伸出于所述本体的左右两侧,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横槽,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横槽,所述第一横槽的右端和第二横槽的左端设有限位宽槽,第一横槽和第二横槽的后方设有弹跳块容纳腔,所述的限位宽槽和底板之间设有弹跳块,所述的弹跳块的前端与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跳块的前侧设有连接柱,弹跳块的后侧设有弹簧固定柱,所述底座前侧也设有弹簧固定柱,所述的底板中心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旭伟
申请(专利权)人:彭旭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