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辅助水中沉井施工的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沉井施工
,具体是一种用于辅助水中沉井施工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水上沉井在大型桥梁基础施工中应用广泛。因江水(河水或海水)水流流速作用,尺寸较大的沉井结构往往受到较大的水流力作用,为沉井在水上定位稳定带来较大困难。同时,因尺寸沉井较大,且形状多为矩形、圆端形,迎水面挡水面积大,且因形状变化大,致使水流绕流明显,水流在沉井所在区域急剧绕流导致局部流速迅速加大,相应地,因局部流速迅速加大,而导致水流携砂能力加强,进而引起沉井迎水面及附近区域沙土流失,导致局部冲刷加剧。沉井下沉过程中,因迎水面附近局部冲刷严重(部分桥梁沉井局部冲刷深度超过20m),而背水面区域冲刷少甚至淤积,致使沉井前后端河床面呈现非常大的高差,给沉井着床带来很大难度。稍有不慎就容易导致沉井出现严重的倾斜,危及桥梁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辅助水中沉井施工的方法及装置,在沉井施工时减小沉井所受的阻力,避免沉井区域沙土流失。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辅助水中沉井施工的方法,使用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辅助水中沉井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能够将水分流的分流结构将水流进行分流处理,将沉井(3)安装在分流结构的后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辅助水中沉井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能够将水分流的分流结构将水流进行分流处理,将沉井(3)安装在分流结构的后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水中沉井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结构的横截面积沿着水流的方向逐渐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水中沉井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两个板状结构(1)呈V字型搭建形成分流结构,并将板状结构(1)打入河床面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水中沉井施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状结构(1)采用金属板、钢板桩与钢板桩咬合连接、锁口钢管桩与锁口钢管桩咬合连接中的一种方式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有为,张鸿,张永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