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线缆绕包的张力调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5564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线缆生产加工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用于线缆绕包的张力调节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张力杆,所述张力杆一端与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滑轮,支架上还设有用于驱使张力杆旋转的扭转机构;这种用于线缆绕包的张力调节结构具有能够稳定、有效地调节线缆张力,使其在输送至绕包机的过程中持续处于张紧状态,进而保持平直的优点。

A Tension Regulation Structure for Wire and Cable Wrapping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cable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and aims to provide a tension adjustment structure for cable wind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tension adjustment structure includes a bracket with a tension rod on the bracket. One end of the tension rod is rotationally connected with the bracket,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pulley, and the bracket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torsion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tension rod to rotate. The structu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abilizing and effectively adjusting the cable tension so as to keep it in a tension state in the process of conveying to the winding machine, and then keep it stra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线缆绕包的张力调节结构
本技术涉及线缆生产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线缆绕包的张力调节结构。
技术介绍
线缆是光缆、电缆、力缆、控缆等物品的总称,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先将若干根丝线绞合成缆,然后在其外侧包覆一层无纺布、云母带等绕包材料,最终套上护套制成成品。对线缆进行绕包时,线缆移动的速度和绕包材料缠绕的速度决定了绕包的层数,而线缆能否与绕包材料紧密贴合则影响了绕包质量。为了保证绕包材料均匀地缠绕在线缆上,需要使线缆在移动的过程中保持平直,即需要对线缆的张力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用于线缆绕包的张力调节结构,其具有能够稳定、有效地调节线缆张力,使其在输送至绕包机的过程中持续处于张紧状态,进而保持平直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线缆绕包的张力调节结构,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张力杆,所述张力杆一端与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滑轮,支架上还设有用于驱使张力杆旋转的扭转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缆从放线轮上解下,绕过滑轮后被牵引至绕包机内,其经过的路程一定;若线缆松弛,则扭转机构驱使张力杆转动,滑轮随张力杆移动,并使线缆经过的路程变长,进而使线缆张紧,直至线缆施加于滑轮的力与扭转机构施加于张力杆的力达到平衡;若线缆过度张紧,则其施加于滑轮的力变大,带动滑轮和张力杆转动,在此过程中线缆经过的路程变短,其上张力逐渐变小,直至线缆施加于滑轮的力与扭转机构施加与张力杆的力再度平衡。进一步设置:所述扭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两块第一固定板,两块第一固定板相互平行,其上转动架设有第一转轴,所述张力杆与第一转轴固接,扭转机构还包括套设在第一转轴上的扭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轴转动架设在两块第一固定板上,张力杆与第一转轴固接,即与支架转动连接;扭簧驱使第一转轴和张力杆转动,同时使线缆经过的路程变长,进而使线缆张紧。进一步设置:所述扭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两块第二固定板,两块第二固定板相互平行,其上转动架设有第二转轴,所述张力杆与第二转轴固接,扭转机构还包括开设在两块第二固定板内侧的凹槽,凹槽内设有发条,所述发条一端与第二转轴固接,另一端与凹槽内壁固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转轴转动架设在两块第二固定板上,张力杆与第二转轴固接,即与支架转动连接;发条驱使第二转轴转动,进而带动张力杆转动,使得线缆经过的路程变长,并使线缆张紧。进一步设置:所述扭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两块第三固定板,两块第三固定板相互平行,其上转动架设有第三转轴,且第三转轴上套设有偏心轮,所述张力杆与偏心轮固接,偏心轮底部设有悬臂,所述悬臂一端与第三固定板铰接,另一端设有复位弹簧与支架相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转轴转动架设在两块第三固定板上,其上套设有偏心轮,张力杆与偏心轮固接,即与支架转动连接;线缆绕于滑轮上时,因其自身张力驱使滑轮移动,并带动张力杆转动,进而带动偏心轮转动,偏心轮向下抵压悬臂,使悬臂绕其铰接端旋转,设置在悬臂另一端的弹簧随之发生形变,直至线缆施加于滑轮的力与扭转机构施加于张力杆的力达到平衡。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防止张力杆过度扭转的限位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挡块,可以防止张力杆在扭转机构的作用下扭转过度,导致张力杆与线缆处于同一直线上,此时线缆张紧将无法带动张力杆转动,即无法调节线缆的张力。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挡块与张力杆底部相抵,所述张力杆底部套设有用于缓冲的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线缆从滑轮上取下时,张力杆会在扭转机构的作用下转动,并与限位挡块发生碰撞,设置橡胶垫作为缓冲,可以避免张力杆与限位挡块多次碰撞后受损。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架上转动架设有前导向轮和后导向轮,线缆依次绕设于前导向轮、后导向轮和滑轮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缆绕过前导向轮与后导向轮后绕设于滑轮上,避免线缆与支架上的其他结构接触,导致线缆磨损或者卡住。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架上设有缓冲杆,所述缓冲杆一端与支架铰接,另一端设有缓冲弹簧与支架相连,所述前导向轮与后导向轮均设置在缓冲杆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前导向轮与后导向轮设置在缓冲杆上,则线缆上张力变化时,前导向轮与后导向轮会随之在小范围内晃动,作为缓冲,避免线缆上局部受力拉扯过于剧烈,导致线缆受损。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能够稳定、有效地调节线缆张力,使其在输送至绕包机的过程中持续处于张紧状态,进而保持平直;2、线缆在通过张力调节机构的过程中不与其它结构接触,避免线缆磨损或卡住;3、设有缓冲结构,能够较好地保护线缆。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一种用于线缆绕包的张力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扭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支架、缓冲杆、前导向轮、后导向轮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扭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3中用于体现扭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张力杆;3、滑轮;4、扭转机构;5、线缆;6、放线轮;7、导向轴;8、限位挡块;11、前导向轮;12、后导向轮;13、缓冲杆;14、缓冲弹簧;21、橡胶垫;411、第一固定板;412、第一转轴;413、扭簧;414、双扭簧;421、第二固定板;422、第二转轴;423、凹槽;424、发条;431、第三固定板;432、第三转轴;433、偏心轮;434、悬臂;435、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线缆绕包的张力调节结构,如图1所示,绕有线缆5的放线轮6转动架设在支架1上,支架1上设有张力杆2,张力杆2一端与支架1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滑轮3,线缆5绕于滑轮3上,支架1上还设有扭转机构4。如图2所示,扭转机构4包括与支架1(参见图1)固接的两个第一固定板411,两块第一固定板411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其上转动架设有第一转轴412,第一转轴412与第一固定板411垂直,张力杆2背向滑轮3(参见图1)一端与第一转轴412固接,并随其转动。扭转机构4还包括套设在第一转轴412上的扭簧413,且扭簧413采用双扭簧414,双扭簧414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固定板411固接,其中部与张力杆2相抵。如图1和图2所示,线缆5绕于滑轮3上时,因其自身张力驱使滑轮3移动,并带动张力杆2转动,使双扭簧414扭转变形,直至线缆5施加于滑轮3的力与双扭簧414施加于张力杆2的力达到平衡。若线缆5松弛,线缆5上张力变小,则张力杆2在双扭簧414的驱动下转动,使得线缆5经过的路程变长,进而使线缆5张力增大,同时双扭簧414的弹力减小,直至张力杆2受力重新达到平衡。若线缆5过度张紧,线缆5上张力变大,则张力杆2和滑轮3在线缆5的驱动下转动,使得线缆5经过的路程变短,进而使线缆5张力减小,同时双扭簧414的弹力增大,直至张力杆2受力重新达到平衡。如图2所示,两块第一固定板411上还架设有圆柱形的限位挡块8,限位挡块8垂直于第一固定板411设置,并与张力杆2的底部相抵。将线缆5(参见图1)从滑轮3(参见图1)上取下时,张力杆2在双扭簧414的驱使下转动,直至其与限位挡块8相抵后受阻,从而避免了张力杆2扭转过度。如图2所示,张力杆2底部套设有橡胶垫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线缆绕包的张力调节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支架(1),支架(1)上设有张力杆(2),所述张力杆(2)一端与支架(1)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滑轮(3),支架(1)上还设有用于驱使张力杆(2)旋转的扭转机构(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线缆绕包的张力调节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支架(1),支架(1)上设有张力杆(2),所述张力杆(2)一端与支架(1)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滑轮(3),支架(1)上还设有用于驱使张力杆(2)旋转的扭转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缆绕包的张力调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扭转机构(4)包括设置在支架(1)上的两块第一固定板(411),两块第一固定板(411)相互平行,其上转动架设有第一转轴(412),所述张力杆(2)与第一转轴(412)固接,扭转机构(4)还包括套设在第一转轴(412)上的扭簧(4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缆绕包的张力调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扭转机构(4)包括设置在支架(1)上的两块第二固定板(421),两块第二固定板(421)相互平行,其上转动架设有第二转轴(422),所述张力杆(2)与第二转轴(422)固接,扭转机构(4)还包括开设在两块第二固定板(421)内侧的凹槽(423),凹槽(423)内设有发条(424),所述发条(424)一端与第二转轴(422)固接,另一端与凹槽(423)内壁固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线缆绕包的张力调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扭转机构(4)包括设置在支架(1)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泽友
申请(专利权)人:峻邦特种线缆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