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的轿厢上扶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5513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2:14
在电梯的轿厢上扶手装置中,安装于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的可动连结梁通过与可动连结梁及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都卡合的卡合部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通过使卡合部件分别从可动连结梁及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脱离,可动连结梁从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脱离。在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安装有检测开关。卡合部件与使检测开关工作的键成为一体。可动连结梁通过卡合部件而安装于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件,由此,检测开关通过键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梯的轿厢上扶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设置在轿厢上部的电梯的轿厢上扶手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这样的电梯:通过使安装于一个侧方栅栏部件的杆部件转动,并使杆部件卡合保持在另一个侧方栅栏部件的卡合保持部,而在轿厢上组装安全栅栏。在这样的以往的电梯中,为了检测安全栅栏的组装是否完成,在另一个侧方栅栏部件的卡合保持部安装有检测是否进行了杆部件与卡合保持部的卡合保持的检测开关(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149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电梯的安全栅栏中,例如在检测开关的位置偏移的情况下,即使杆部件与卡合保持部的卡合保持不完全,检测开关也有可能检测到杆部件。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更可靠地检测出组装完成的电梯的轿厢上扶手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轿厢上扶手装置具备:一对第1轿厢上扶手,它们设置在轿厢的上部;以及第2轿厢上扶手,其具有可动连结梁,该可动连结梁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并且能够相对于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进行拆装,可动连结梁通过与可动连结梁及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都卡合的卡合部件而安装于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通过使卡合部件分别从可动连结梁及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脱离,可动连结梁从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脱离,在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安装有检测开关,卡合部件与使检测开关工作的键成为一体,可动连结梁通过卡合部件而安装于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由此,检测开关通过键进行工作。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的轿厢上扶手装置,如果不用卡合部件将可动连结梁安装于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检测开关就不会工作。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检测轿厢上扶手装置的组装是否完成。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轿厢上扶手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图1的各可动扶手部件位于倾倒位置时的轿厢上扶手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1的可动连结梁位于容纳位置时的电梯的轿厢上扶手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图1的IV部的放大立体图。图5是示出图4的一体部件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轿厢上扶手装置的另一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1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轿厢上扶手装置的立体图。轿厢1具有轿厢主体2和支承轿厢主体2的轿厢框架3。在轿厢主体2的正面设置有未图示的轿厢出入口。轿厢出入口的横宽方向与轿厢主体2的宽度方向一致。轿厢框架3具有:轿厢框架主体4,其包围轿厢主体2;以及矩形的上部固定框架5,其固定在轿厢框架主体4的上部,水平地配置在轿厢主体2的上方。从上方观察,上部固定框架5包围设定在轿厢主体2的上表面的设定作业范围。轿厢1利用未图示的作为驱动装置的曳引机的驱动力在井道内向上下方向移动。电梯的运转由设置在井道内的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控制。另外,电梯的运转能够在通常运转模式与维护运转模式之间切换,通常运转模式是进行通常的服务运转的模式,维护运转模式是与通常运转模式时相比使轿厢1以低速移动的模式。在电梯中,有时作业人员在搭乘于轿厢主体2的上表面的状态下进行井道内的设备的维护检查作业。在轿厢主体2的上表面设有未图示的维护时轿厢上操作部。搭乘在轿厢主体2的上表面的作业人员为了使轿厢1以低速移动,在维护运转模式时操作维护时轿厢上操作部。在轿厢1的上部设置有轿厢上扶手装置6,该轿厢上扶手装置6确保搭乘在轿厢主体2的上表面的作业人员的安全。轿厢上扶手装置6设置于轿厢1的上部固定框架5。另外,轿厢上扶手装置6具有:作为一对第1轿厢上扶手的一对侧面扶手7,它们配置在轿厢主体2的宽度方向两侧;以及作为第2轿厢上扶手的背面扶手8,其连结在一对侧面扶手7之间,沿着轿厢主体2的背面配置。各侧面扶手7具有:固定扶手部件9,其以从轿厢1向上方突出的状态固定于轿厢1;以及可动扶手部件10,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固定扶手部件9。各固定扶手部件9具有:多个固定扶手柱91,它们固定于轿厢框架3;和多个固定扶手梁92,它们固定于多个固定扶手柱91。从上方观察时,多个固定扶手柱91沿轿厢1的进深方向排列。多个固定扶手梁92沿着多个固定扶手梁92排列的方向配置。各可动扶手部件10具有:多个可动扶手柱101,它们分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各固定扶手柱91;可动扶手梁102,其固定于多个可动扶手柱101;以及背面扶手用支承件103,其作为固定于可动扶手梁102的梁支承部件。多个可动扶手柱101在轿厢1的进深方向上对应于多个固定扶手柱91各自的位置而配置。可动扶手梁102沿着多个可动扶手柱101排列的方向配置。背面扶手用支承件103分别固定在可动扶手梁102中的轿厢1背面侧的端部。各可动扶手部件10通过相对于固定扶手部件9转动,而在相对于固定扶手部件9立起的立起位置和相对于固定扶手部件9向轿厢2的内侧倾倒的倾倒位置之间移位。背面扶手8具有固定连结梁81和可动连结梁82。固定连结梁81连结在一对侧面扶手7各自的固定扶手部件9之间。即,固定连结梁81的一端部固定于一个侧面扶手7的固定扶手柱91,固定连结梁81的另一端部固定于另一个侧面扶手7的固定扶手柱91。可动连结梁82能够连结在一对侧面扶手7各自的可动扶手部件10之间。另外,可动连结梁8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在一对侧面扶手7各自的可动扶手部件10中的一个可动扶手部件10,且能够相对于另一个可动扶手部件10拆装。进而,在一对侧面扶手7各自的可动扶手部件10位于立起位置时,可动连结梁82通过相对于一个可动扶手部件10转动而在连结位置与容纳位置之间移位,在连结位置处,可动连结梁82从一个可动扶手部件10到达另一个可动扶手部件10,在容纳位置处,可动连结梁82从另一个可动扶手部件10离开而保持于一个可动扶手部件10。在图1中,示出了可动连结梁82配置在连结位置的状态。图2是示出图1的可动连结梁82位于容纳位置时的电梯的轿厢上扶手装置6的立体图。当可动连结梁82位于容纳位置时,可动连结梁82与一个可动扶手部件10的可动扶手梁102平行。当可动连结梁82位于容纳位置时,各可动扶手部件10能够在立起位置与倾倒位置之间移位。可动连结梁82的一端部借助支承轴104安装于一个可动扶手部件10的背面扶手用支承件103。由此,可动连结梁82相对于一个可动扶手部件10以支承轴104为中心转动。可动连结梁82以不从一个可动扶手部件10脱落的方式安装于背面扶手用支承件103。在另一个可动扶手部件10的背面扶手用支承件103,如图2所示,设置有扶手侧卡合孔105。在可动连结梁82的另一端部设置有连结梁侧卡合孔83。在该例中,连结梁侧卡合孔83的内径与扶手侧卡合孔105的内径相同。连结梁侧卡合孔83由于可动连结梁82到达连结位置而到达与扶手侧卡合孔105重叠的位置。图3是示出图1的各可动扶手部件10位于倾倒位置时的轿厢上扶手装置6的立体图。在各可动扶手部件10位于倾倒位置时,可动连结梁82保持在容纳位置。在各侧面扶手7中,通过将可动扶手部件10支承于固定扶手梁92而将可动扶手部件10的位置保持在倾倒位置,通过在一对侧面扶手7各自的可动扶手部件10之间连结可动连结梁82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的轿厢上扶手装置,其具备:一对第1轿厢上扶手,它们设置在轿厢的上部;以及第2轿厢上扶手,其具有可动连结梁,所述可动连结梁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一个所述第1轿厢上扶手,并且能够相对于另一个所述第1轿厢上扶手进行拆装,所述可动连结梁通过与所述可动连结梁及所述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都卡合的卡合部件而安装于所述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通过使所述卡合部件分别从所述可动连结梁及所述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脱离,所述可动连结梁从所述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脱离,在所述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安装有检测开关,所述卡合部件与使所述检测开关工作的键成为一体,所述可动连结梁通过所述卡合部件而安装于所述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由此,所述检测开关通过所述键进行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电梯的轿厢上扶手装置,其具备:一对第1轿厢上扶手,它们设置在轿厢的上部;以及第2轿厢上扶手,其具有可动连结梁,所述可动连结梁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一个所述第1轿厢上扶手,并且能够相对于另一个所述第1轿厢上扶手进行拆装,所述可动连结梁通过与所述可动连结梁及所述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都卡合的卡合部件而安装于所述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通过使所述卡合部件分别从所述可动连结梁及所述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脱离,所述可动连结梁从所述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脱离,在所述另一个第1轿厢上扶手安装有检测开关,所述卡合部件与使所述检测开关工作的键成为一体,所述可动连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镰田紘畅丸山直之石黑敬英久惠一宏新道和也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