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成道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绿色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5309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绿色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环保建筑材料领域,一种高效绿色建筑材料,包括农业基料、工业填充料、化学添加料、纤维粉、废气溶解剂、高效抗菌剂、防护剂、化学黏合剂,农业基料包括玉米秸秆、麦秸秆、稻米秸秆和稻谷壳,工业填充料包括炉渣、粉煤灰和煤矸石,化学添加料包括碳酸钙粉和硅酸钠粉,纤维粉包括碳纤维和木质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工业和农业的废弃物为主要制作原料,不仅来源广泛,而且低成本无污染,达到废物利用的效果,通过废气溶解剂可以大量减少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及烟尘,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通过防护剂可以吸附材料中的放射性元素,使其不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绿色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建筑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绿色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绿色建筑材料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不用或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农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达到使用周期后可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绿色建材的定义围绕原料采用、产品制造、使用和废弃物处理四个环节,并实现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两大目标,达到“健康、环保、安全及质量优良”四个目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废弃物产量极大,每年产生的各类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约6.5亿至7亿吨,其中约30%还田,20%至30%作为农村生活燃料,10%至15%作为饲料或造纸等工业原料,其余的在地里浪费,如何使这些农业废物作为能源被充分利用成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问题。工业废物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液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大量的工业废弃物会污染环境、危及人们的身心健康。当今社会一直致力于发展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而现有的建筑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及能源,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对空气及环境有害的气体和物质。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绿色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以工业和农业的废弃物为主要制作原料,不仅来源广泛,而且低成本无污染,达到废物利用的效果,通过废气溶解剂可以大量减少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及烟尘,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通过防护剂可以吸附材料中的放射性元素,使其不易对人体造成伤害。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绿色建筑材料,包括农业基料、工业填充料、化学添加料、纤维粉、废气溶解剂、高效抗菌剂、防护剂、化学黏合剂,所述农业基料包括玉米秸秆、麦秸秆、稻米秸秆和稻谷壳,所述工业填充料包括炉渣、粉煤灰和煤矸石,所述化学添加料包括碳酸钙粉和硅酸钠粉,所述纤维粉包括碳纤维和木质纤维,本专利技术以工业和农业的废弃物为主要制作原料,不仅来源广泛,而且低成本无污染,达到废物利用的效果,通过废气溶解剂可以大量减少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及烟尘,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通过防护剂可以吸附材料中的放射性元素,使其不易对人体造成伤害。进一步的,所述废气溶解剂为高猛酸钾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所述高猛酸钾和氢氧化钠在溶液中的浓度比为1:50,使用高猛酸钾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在实现吸收有害气体及烟尘的效果的同时,不易造成高猛酸钾或氢氧化钠的过度使用,有利于资源的平衡。进一步的,所述高效抗菌剂采用纳米氧化锌颗粒,所述纳米氧化锌颗粒是以含锌物料为原料,采用湿化学法制备而成,其颗粒大小为1-100纳米,在紫外线照射下,纳米氧化锌具有较强的杀菌性能。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剂采用颗粒状的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其大小为0.1-1毫米,其在不同pH的溶液中都能和溶液中的阴离子进行交换,去除溶液中的放射性元素。进一步的,所述化学黏合剂由白色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粉末制成,可增强材料的黏稠程度,且其黏度在强酸或强碱环境下均具有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碳酸钙粉和硅酸钠粉的质量比为2:1,在达到相同效果的同时,使用碳酸钙和硅酸钠的混合物比使用纯碳酸钙或纯硅酸钠更能节约资源,不易造成碳酸钙或硅酸钠的过度使用。进一步的,所述纤维粉由碳纤维和木质纤维按3:2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碳纤维既具有碳材料的强度,又具有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木质纤维具有较好的保水性、保温性。进一步的,所述农业基料的制备方法为:S1、照重量份数比称取原料:玉米秸秆25-35份、麦秸秆15-25份、稻米秸秆5-15份和稻谷壳3-8份;S2、将上述原料进行充分的粉碎,粉碎过后倒入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即可。进一步的,所述工业填充料的制备方法为:S1、照重量份数比称取原料:炉渣5-10份、粉煤灰3-8份和煤矸石1-5份;S2、将上述原料进行充分的粉碎,粉碎过后倒入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即可。一种高效绿色建筑材料,其制备方法为:S1、照重量份数比称取原料,选取农业基料15-25份、工业填充料8-15份、化学添加料5-10份、纤维粉1-5份放入搅拌机中混合均匀,得到物料一,然后选取废气溶解剂2-5份,加入到15-25份的水溶液中进行稀释,得到物料二;S2、将物料二注入到物料一中,边注入边搅拌,混合均匀后再加入1-3份防护剂,继续搅拌均匀,得到物料三;S3、再向物料三中加入2-5份化学黏合剂和1-3份高效抗菌剂,搅拌均匀后得到最终建筑材料。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方案以工业和农业的废弃物为主要制作原料,不仅来源广泛,而且低成本无污染,达到废物利用的效果,通过废气溶解剂可以大量减少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及烟尘,减少对大气的污染,通过防护剂可以吸附材料中的放射性元素,使其不易对人体造成伤害。(2)废气溶解剂为高猛酸钾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高猛酸钾和氢氧化钠在溶液中的浓度比为1:50,使用高猛酸钾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在实现吸收有害气体及烟尘的效果的同时,不易造成高猛酸钾或氢氧化钠的过度使用,有利于资源的平衡。(3)高效抗菌剂采用纳米氧化锌颗粒,纳米氧化锌颗粒是以含锌物料为原料,采用湿化学法制备而成,其颗粒大小为1-100纳米,在紫外线照射下,纳米氧化锌具有较强的杀菌性能。(4)防护剂采用颗粒状的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其大小为0.1-1毫米,其在不同pH的溶液中都能和溶液中的阴离子进行交换,去除溶液中的放射性元素。(5)化学黏合剂由白色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粉末制成,可增强材料的黏稠程度,且其黏度在强酸或强碱环境下均具有稳定性。(6)碳酸钙粉和硅酸钠粉的质量比为2:1,在达到相同效果的同时,使用碳酸钙和硅酸钠的混合物比使用纯碳酸钙或纯硅酸钠更能节约资源,不易造成碳酸钙或硅酸钠的过度使用。(7)纤维粉由碳纤维和木质纤维按3:2的质量比混合而成,碳纤维既具有碳材料的强度,又具有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木质纤维具有较好的保水性、保温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制备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绿色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农业基料、工业填充料、化学添加料、纤维粉、废气溶解剂、高效抗菌剂、防护剂、化学黏合剂,所述农业基料包括玉米秸秆、麦秸秆、稻米秸秆和稻谷壳,所述工业填充料包括炉渣、粉煤灰和煤矸石,所述化学添加料包括碳酸钙粉和硅酸钠粉,所述纤维粉包括碳纤维和木质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绿色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农业基料、工业填充料、化学添加料、纤维粉、废气溶解剂、高效抗菌剂、防护剂、化学黏合剂,所述农业基料包括玉米秸秆、麦秸秆、稻米秸秆和稻谷壳,所述工业填充料包括炉渣、粉煤灰和煤矸石,所述化学添加料包括碳酸钙粉和硅酸钠粉,所述纤维粉包括碳纤维和木质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绿色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溶解剂为高猛酸钾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所述高猛酸钾和氢氧化钠在溶液中的浓度比为1: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绿色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抗菌剂采用纳米氧化锌颗粒,所述纳米氧化锌颗粒是以含锌物料为原料,采用湿化学法制备而成,其颗粒大小为1-100纳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绿色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剂采用颗粒状的强碱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其大小为0.1-1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绿色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黏合剂由白色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粉末制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绿色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钙粉和硅酸钠粉的质量比为2: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绿色建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道
申请(专利权)人:李成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