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成道专利>正文

一种工业用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0702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用污水处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效率高、污水处理效果强,且便于清洗依附在处理设备上沉淀后的杂质的工业用污水处理装置。一种工业用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有第一安装框、支板、柱体混合箱、搅拌机构、刮刀、抽水机构、加药斗、盖板、第一排出管、第一阀门、辅助机构、第二安装框、过滤框、组装机构和加热机构;柱体混合箱通过两支板固接于第一安装框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污水处理效率高、污水处理效果强,且便于清洗依附在处理设备上沉淀后的杂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用污水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工业用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而目前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污水的合适处理逐渐成为大众关注的问题。不合理的污水处理会对环境和人们的生存安全造成影响。自然沉淀法是较为常见的污水处理方式之一,虽成本低廉,但是其效率低、效果差,且沉淀后的杂质容易依附在污水处理设备上,从而不便于清洗沉淀后的杂质。现有的污水处理方式存在效率低、效果差,且不便于清洗依附在处理设备上沉淀后的杂质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污水处理效率高、污水处理效果强,且便于清洗依附在处理设备上沉淀后的杂质的工业用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的污水处理方式存在效率低、效果差,且不便于清洗依附在处理设备上沉淀后的杂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效率高、污水处理效果强,且便于清洗依附在处理设备上沉淀后的杂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安装框、支板、柱体混合箱、搅拌机构、刮刀、抽水机构、加药斗、盖板、第一排出管、第一阀门、辅助机构、第二安装框、过滤框、组装机构和加热机构;柱体混合箱通过两支板固接于第一安装框顶部,支板以第一安装框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搅拌机构安装于柱体混合箱侧部,且搅拌机构输出端位于柱体混合箱内;刮刀与搅拌机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刮刀与柱体混合箱内表面接触连接;加药斗与柱体混合箱顶部连通,盖板铰接于加药斗顶部一端;抽水机构安装于柱体混合箱侧部上端,且抽水机构输出端与柱体混合箱内连通;第一排出管与柱体混合箱底部连通,第一阀门安装于第一排出管,辅助机构安装于第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第一安装框、支板、柱体混合箱、搅拌机构、刮刀、抽水机构、加药斗、盖板、第一排出管、第一阀门、辅助机构、第二安装框、过滤框、组装机构和加热机构;柱体混合箱通过两支板固接于第一安装框顶部,支板以第一安装框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对称设置;搅拌机构安装于柱体混合箱侧部,且搅拌机构输出端位于柱体混合箱内;刮刀与搅拌机构输出端传动连接,且刮刀与柱体混合箱内表面接触连接;加药斗与柱体混合箱顶部连通,盖板铰接于加药斗顶部一端;抽水机构安装于柱体混合箱侧部上端,且抽水机构输出端与柱体混合箱内连通;第一排出管与柱体混合箱底部连通,第一阀门安装于第一排出管,辅助机构安装于第一安装框内,第二安装框与辅助机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安装框底部设有第一通孔,过滤框通过组装机构安装于第二安装框内,过滤框位于第一排出管正下方,多个加热机构安装于第一安装框内底部,第二排出管与第一安装框侧部下端连通,第二阀门安装于第二排出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机构包括有支架、电机、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转轴和搅拌杆;电机通过给支架固接于柱体混合箱侧部;第一轴承座嵌于柱体混合箱靠近电机的一侧壁,第二轴承座嵌于柱体混合箱另一侧壁;转轴一端与第二轴承座枢接,另一端与第一轴承座枢接并贯穿第一轴承座与电机输出端传动连接;多个搅拌杆均匀分布于转轴表面,刮刀固接于搅拌杆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用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抽水机构包括有楔形块、水泵、抽水管和输水管;楔形块固接于柱体混合箱侧部上端,水泵固接于楔形块顶部,抽水管端部与水泵进水端连接;输水管一端与水泵出水端连通,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道王丽
申请(专利权)人:李成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