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混凝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5307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针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水10‑12份;水泥20‑25份;减水剂1‑2份;微硅粉7‑8份;再生集料40‑50份,再生集料为碎砖石、废混凝土块以及工业废渣的混合物;天然骨料60‑80份;废旧纺织纤维10‑15份;偶联剂1‑2份。通过加入微硅粉,微硅粉有利于填充再生集料中的缝隙,同时与水化产物生成胶凝体,使得再生集料的裂缝被封堵,从而使得再生集料在受荷时其裂缝不容易继续开裂,有利于提高再生集料的强度,进而使得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强,使得再生混凝土在受到压力时不容易开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再生混凝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
技术介绍
再生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分级后,按一定比例与级配混合,部分或全部代替砂石等天然集料,再加入水泥、水等配制而成的新混凝土。但是,由于废旧混凝土在破碎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外力作用,在集料内部容易出现大量微细裂痕,从而使得集料在受荷时,裂缝可能会不受控制地迅速扩展,进而容易影响再生混凝土的强度,使得再生混凝土的强度明显降低,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具有增强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水10-12份;水泥20-25份;减水剂1-2份;微硅粉7-8份;再生集料40-50份,所述再生集料为碎砖石、废混凝土块以及工业废渣的混合物;天然骨料60-80份;废旧纺织纤维10-15份;偶联剂1-2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微硅粉,微硅粉有利于填充再生集料中的缝隙,同时与水化产物生成胶凝体,使得再生集料的裂缝被封堵,从而使得再生集料在受荷时其裂缝不容易继续开裂,有利于提高再生集料的强度,进而使得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强,使得再生混凝土在受到压力时不容易开裂;我国的废旧纺织纤维的社会储量已达近1.5亿,且每年的储量还在持续增长,但目前的回收利用率却不足10%,且废旧纺织纤维通常通过填埋或焚烧等简单的方法进行处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造成资源浪费,通过加入废旧纺织纤维,有利于提高纺织纤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有利于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废旧纺织纤维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性好的特性,通过加入废旧纺织纤维,废旧纺织纤维容易在再生混凝土中形成一种立体乱向的支撑体系,有利于分散再生混凝土的定向应力,使得再生混凝土的韧性增强,进而使得再生混凝土在受压时不容易开裂,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使得再生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延长;通过加入偶联剂,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中的有机物与无机填料的相容性,有利于再生混凝土的各组分混合分散均匀,从而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废旧纺织纤维为废旧尼龙。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废旧尼龙,废旧尼龙中含有酰胺基,酰胺基具有较强的氢键缔合能力,且酰胺基的极性极大,一般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以及较强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使得再生混凝土的稳定性提高;同时,微硅粉表面容易吸水形成极性较强的硅羟基,从而使得废旧尼龙上的酰胺基与微硅粉上的硅羟基容易形成氢键,有利于分子之间的互相缠结以形成网状结构,有利于提高水泥浆液的稠度,使得水泥浆液对再生集料以及天然骨料的粘结力增强,使得再生混凝土泵送以及搅拌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泌水或离析的现象,减少再生集料以及天然骨料容易集中到某处的情况,从而有利于再生集料以及天然骨料在水泥浆液中分散均匀,使得再生混凝土的密度更加均匀,进而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作为减水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中含有羧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中的羧基容易与废旧尼龙中的酰胺基反应生成另一个羧酸酰胺,从而有利于分子之间互相缠结以形成网状结构,进而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使得再生混凝土在受荷时不容易开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微硅粉的粒径为1000-1500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微硅粉的粒径为1000-1500目的设置,有利于微硅粉更好地填充再生集料的缝隙,使得微硅粉的填充效果增强,从而使得再生集料在受荷时其缝隙不容易继续开裂,进而有利于增强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以及耐久性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泥为硅酸盐水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选用硅酸盐水泥作为水泥,根据相似相溶性原则,硅酸盐水泥以及微硅粉中均含有硅元素,从而有利于增强再生混凝土中的各组分的相容性,有利于再生混凝土搅拌混合均匀,从而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稳定性;同时,硅酸盐水泥表面容易吸附水形成极性较强的硅羟基,硅酸盐水泥表面的硅羟基容易与微硅粉表面的硅羟基以及废旧尼龙表面的酰胺基形成氢键,使得分子之间互相缠结以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使得再生混凝土在受荷时不容易开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选用硅烷偶联剂作为偶联剂,根据相似相溶性原则,硅烷偶联剂以及微硅粉均含有硅元素,从而有利于增强再生混凝土中各组分的相容性,有利于再生混凝土搅拌混合均匀,使得再生混凝土的密度更加均匀,减少再生集料以及天然骨料容易集中在某处而导致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受到影响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稳定性,使得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强;同时,硅烷偶联剂在偶联时,需先水解形成硅醇,硅醇含有极性较强的硅羟基,硅醇上的硅羟基容易与硅酸盐水泥表面的硅羟基以及废旧尼龙表面的酰胺基形成氢键,使得分子之间互相缠结以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使得再生混凝土在受荷时不容易开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再生集料中的工业废渣为粉煤灰。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粉煤灰,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粉煤灰对大气和环境的污染;同时,在再生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有利于节约水泥的用量,同时使得用水量减少,还有利于改善再生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使得再生混凝土的泌水率下降,有利于再生混凝土的各组分分散混合均匀,从而使得再生混凝土的密度更加均匀,进而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钢纤维5-8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钢纤维,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拉伸强度以及冲击韧性,使得再生混凝土在受压时不容易开裂,从而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再生集料与天然骨料的质量份数比为1:1.5-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再生集料与天然骨料的质量份数比为1:1.5-2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混合集料的强度,从而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使得再生混凝土在受荷时不容易开裂。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CM-DPS深度渗透结晶密封防水剂0.5-1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入CM-DPS深度渗透结晶密封防水剂,有利于密封再生集料的缝隙,有利于增强再生集料的硬度以及密实度,防水剂渗入至再生集料的裂缝中,有利于补强再生集料的裂缝强度,从而使得再生集料的表观密度提高,进而有利于增强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使得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强,使得再生混凝土在受荷时不容易开裂;同时,CM-DPS深度渗透结晶密封防水剂为无色、无味、无毒的绿色环保产品,有利于提高再生混凝土的环保性能。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加入微硅粉,微硅粉有利于填充再生集料中的缝隙,同时与水化产物生成胶凝体,使得再生集料的裂缝被封堵,从而使得再生集料在受荷时其裂缝不容易继续开裂,有利于提高再生集料的强度,进而使得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强,使得再生混凝土在受到压力时不容易开裂;2.通过加入废旧纺织纤维,有利于提高纺织纤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有利于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3.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水10‑12份;水泥20‑25份;减水剂1‑2份;微硅粉7‑8份;再生集料40‑50份,所述再生集料为碎砖石、废混凝土块以及工业废渣的混合物;天然骨料60‑80份;废旧纺织纤维10‑15份;偶联剂1‑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混凝土,其特征是: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水10-12份;水泥20-25份;减水剂1-2份;微硅粉7-8份;再生集料40-50份,所述再生集料为碎砖石、废混凝土块以及工业废渣的混合物;天然骨料60-80份;废旧纺织纤维10-15份;偶联剂1-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是:所述废旧纺织纤维为废旧尼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是:所述减水剂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再生混凝土,其特征是:所述微硅粉的粒径为1000-1500目。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利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信强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