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98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马达。导线具有引入部、线圈部、从电枢引出的引出部以及周向布线部,周向布线部具有在周向相邻的齿的轴向一侧或另一侧交替地进行布线的交替布线部和在相邻的齿的轴向相同的一侧进行布线的搭接布线部,周向布线部沿铁芯背部布线了1圈以上2圈以下,搭接布线部跨过在周向上夹着引入部或引出部中的任意一方的2个齿而配置,配置在比引入部或引出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
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
技术介绍
在例如日本专利公开第2002-186203号公报中公开了以往的马达。该公报记载的马达具有电枢,该电枢具有:铁心,其层叠多片金属薄板而成,该金属薄板的大致T字型的磁极部在环状的轭铁部的内周侧以等间隔突出;以及线圈,其分别卷绕在各磁极部上。而且,在电枢上,铁心具有卡定突起,卡定突起使对卷绕在各磁极部上的线圈之间进行接线的搭接线卡定。卡定突起从层叠的金属薄板的各磁极部之间向厚度方向的一端外侧延出。通过将搭接线卡定到卡定突起上,而使搭接线不容易与线圈重叠。由此,能够可靠地对线圈进行卷绕。
技术实现思路
在日本专利公开第2002-186203号公报记载的马达中,虽然搭接线不会成为阻碍,但是需要形成使金属薄板弯曲而成的卡定突起,因此,作业变得繁杂。并且,由于采用使金属薄板的一部分变形的结构,因此,存在电枢的磁特性降低,马达效率降低的担忧。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特殊的部件或进行特殊加工就能够抑制马达效率的降低并且能够简单地布线的马达。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马达是有绕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旋转的转子和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对置的定子的3相马达,所述定子具有电枢和保持所述电枢的基座,所述电枢具有:环状的铁芯背部,其沿轴向延伸;在周向上排列的6S个齿,它们从所述铁芯背部沿径向延伸,其中,S为正整数;以及3相的导线,所述3相的导线分别具有:引入部,其从所述电枢的轴向一侧向另一侧引入;多个线圈部,其卷绕在所述齿上;引出部,其从所述电枢的轴向另一侧向一侧引出;以及周向布线部,其沿所述铁芯背部在周向上进行布线,将所述引入部与所述线圈部、所述线圈部之间、以及所述线圈部与所述引出部连接起来,所述周向布线部具有:交替布线部,其在周向相邻的齿的轴向一侧或另一侧交替地进行布线;以及搭接布线部,其在周向相邻的齿的轴向相同的一侧进行布线,所述周向布线部沿所述铁芯背部布线了1圈以上2圈以下,所述搭接布线部跨过在周向上夹着所述引入部和所述引出部中的至少一方的2个齿而配置,配置在比所述引入部或所述引出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根据例示的本专利技术的马达,能够无需特殊的部件或进行特殊加工就能够抑制马达效率的降低并且简单地布线。下面,参考附图对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元件、特征、步骤、性能和优点变得更加明显。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马达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通过包含中心轴线的面将图1所示的马达切断后的端面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马达所具有的电枢的平面图。图4是示出形成U相线圈部时的定子铁芯上的导线的布线状态的平面图。图5是示出包含U相线圈部的导线的布线状态的布线图。图6是将搭接布线部放大后的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马达的其它例中所使用的电枢的平面图。图8是示出包含U相线圈部的导线的布线状态的布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地对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分别将与马达的中心轴线C1平行的方向称为“轴向”、将与中心轴线C1垂直的方向称为“径向”、将沿着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的圆弧的方向称为“周向”。并且,在本说明书中,以图2所示的马达A为基准,沿中心轴线C1对“上”、“下”进行定义,对各部分的形状和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另外,上下方向仅仅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名称,并不限定马达的使用状态下的位置关系和方向。<1.马达A的整体结构>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马达的一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通过包含中心轴线的面将图1所示的马达切断后的端面图。本专利技术的马达A是使硬盘Ds等圆板状的记录盘旋转的所谓的主轴马达。马达A的转子10经由轴承30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定子部20旋转。即,转子10被支承为能够以中心轴线C1为中心,相对于定子部20旋转。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马达A具有基座1、轴2、套筒3、电枢4、轮毂5、转子磁铁6以及布线基板7。转子10具有轴2、轮毂5以及转子磁铁6。定子部20具有基座1和电枢4。并且,轴承30具有套筒3。<2.关于转子10>在转子10上,在轮毂5的中央固定有轴2。并且,转子磁铁6配置在轮毂5的内部,轴2和转子磁铁6的中心与中心轴线C1一致。<2.1关于轴2>如图1、图2所示,轴2为圆柱状。轴2具有第一轴部21、第二轴部22、螺纹孔23以及凸缘部24。轴2是金属制成的。轴2沿中心轴线C1配置。轴2沿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绕中心轴线C1旋转。第一轴部21沿轴向延伸。第二轴部22为圆筒状,配置在第一轴部21的轴向上侧。第二轴部22的直径比第一轴部21的直径小。第一轴部21和第二轴部22是通过同一部件一体形成的。螺纹孔23从轴2的轴向上表面向下侧凹陷。螺纹孔23在内表面具有内螺纹。并且,凸缘部24配置在轴2的轴向下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展。凸缘部24为圆板状。<2.2关于轮毂5和转子磁铁6>轮毂5的中央固定在轴2上。轮毂5与轴2一起旋转。如图1、图2所示,轮毂5具有轮毂顶板部51、轮毂筒部52、盘凸缘53、迷宫凸部54以及轴固定孔5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轴2旋转的马达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即,也能够应用于轴2被固定的马达。轮毂顶板部51沿径向扩展。轮毂顶板部51在沿轴向观察时为圆形。轮毂筒部52从轮毂顶板部51的径向外缘朝向轴向下侧延伸。轮毂筒部52为圆筒状。盘凸缘53从轮毂筒部52的轴向下端部向径向外侧扩展。盘凸缘53在沿轴向观察时为圆形。轮毂顶板部51、轮毂筒部52以及盘凸缘53是通过同一部件一体成型的。盘凸缘53的轴向上表面是与中心轴线C1垂直的平面。而且,盘Ds接触地配置在盘凸缘53的轴向上表面上。此时,盘Ds固定在轮毂5上。由此,盘Ds被固定为与中心轴线C1、即旋转轴线垂直。而且,借助轮毂5的旋转,盘Ds也旋转。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有1个盘Ds,但是不限于此,也有时将多个盘Ds在中心轴线C1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固定。在该情况下也是,所有的盘Ds被固定为与中心轴线C1垂直。轴固定孔55在沿轴向观察时形成在轮毂顶板部51的中央,是沿轴向贯通的贯通孔。在轴固定孔55中插入并固定有轴2的第二轴部22。轴固定孔55和第二轴部22例如通过压入而被固定。迷宫凸部54从轮毂顶板部51的下表面向下侧突出。迷宫凸部54为筒状,迷宫凸部54的内径比轴固定孔55的内径大。如图2所示,迷宫凸部54配置在比轴承30的后述的套筒主体31的轴向上端部的一部分靠径向外侧的位置。迷宫凸部54与轮毂顶板部51是通过同一部件一体成型的。如图2所示,在轮毂筒部52的内表面配置有转子磁铁6。转子磁铁6呈在沿着中心轴线C1的方向上延伸的圆筒状。转子磁铁6的内表面与电枢4的径向外表面在径向上隔开间隙地对置。转子磁铁6具有多个使N极和S极成对的1对磁极。转子磁铁6可以是在周向上排列了多个磁铁的结构,也可以是相对于圆筒形的磁性体,在周向上交替地磁化出N极和S极的结构。并且,转子磁铁6例如通过压入而固定在轮毂筒部52的内部。另外,转子磁铁6的固定方法不限于压入,也可以采用粘接、熔接以及机械性的固定方法等。在本专利技术的马达A中,转子磁铁6具有8个磁极。<3.关于定子20>定子20具有基座1和电枢4。电枢4被保持在基座1上,从而电枢4的径向外表面与转子10的转子磁铁6的径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达,该马达是具有绕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旋转的转子和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对置的定子的3相马达,所述定子具有电枢和保持所述电枢的基座,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所述电枢具有:环状的铁芯背部,其沿轴向延伸;在周向上排列的6S个齿,它们从所述铁芯背部沿径向延伸,其中,S为正整数;以及3相的导线,所述3相的导线分别具有:引入部,其从所述电枢的轴向一侧向另一侧引入;多个线圈部,它们卷绕在所述齿上;引出部,其从所述电枢的轴向另一侧向一侧引出;以及周向布线部,其沿所述铁芯背部在周向上进行布线,将所述引入部与所述线圈部、所述线圈部之间、以及所述线圈部与所述引出部连接起来,所述周向布线部具有:交替布线部,其在周向相邻的齿的轴向一侧或另一侧交替地进行布线;以及搭接布线部,其在周向相邻的齿的轴向相同的一侧进行布线,所述周向布线部沿所述铁芯背部布线了1圈以上2圈以下,所述搭接布线部跨过在周向上夹着所述引入部和所述引出部中的至少一方的2个齿而配置,配置在比所述引入部或所述引出部靠径向外侧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6 JP 2017-1847761.一种马达,该马达是具有绕上下延伸的中心轴线旋转的转子和与所述转子在径向上对置的定子的3相马达,所述定子具有电枢和保持所述电枢的基座,所述马达的特征在于,所述电枢具有:环状的铁芯背部,其沿轴向延伸;在周向上排列的6S个齿,它们从所述铁芯背部沿径向延伸,其中,S为正整数;以及3相的导线,所述3相的导线分别具有:引入部,其从所述电枢的轴向一侧向另一侧引入;多个线圈部,它们卷绕在所述齿上;引出部,其从所述电枢的轴向另一侧向一侧引出;以及周向布线部,其沿所述铁芯背部在周向上进行布线,将所述引入部与所述线圈部、所述线圈部之间、以及所述线圈部与所述引出部连接起来,所述周向布线部具有:交替布线部,其在周向相邻的齿的轴向一侧或另一侧交替地进行布线;以及搭接布线部,其在周向相邻的齿的轴向相同的一侧进行布线,所述周向布线部沿所述铁芯背部布线了1圈以上2圈以下,所述搭接布线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井洋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