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986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12
一种永磁电机具有支承成周向排的永磁体的转子。电机进一步具有定子,其与转子同轴且具有承载相应的线圈绕组的成周向排的定子齿。齿为由磁体产生的磁通提供路径,由此当转子相对于定子旋转时电磁地联结磁体和线圈。齿具有线圈绕组安装于其上的相应的芯体部分和定位在芯体部分和转子之间的相应的末梢部分。末梢部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控制地旋转,在第一位置,各齿的末梢部分和芯体部分在角度上对齐,以增强磁体和线圈之间的磁通联结,在第二位置,各齿的末梢部分旋转成不与它的芯体部分在角度上对齐,以减少磁体和线圈之间的磁通联结。末梢部分被偏压到第二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永磁电机
本公开涉及一种永磁电机。
技术介绍
永磁(PM)电机可提供非常高的功率和转矩密度,且因此对于许多航天发电和电动机(例如泵送和促动)应用是有吸引力的选择。但是,尤其在发电应用中,由永磁体提供的激励的永久性可能是缺点。特别地,在一些情形中关掉激励可能是必要的,尤其在其中机器具有危险故障(例如在线圈绕组内的单匝电短路)的情况下。一个选择将是关掉驱动发电机的电源,但是当该电源为主发动机时这显然可能是不现实的。因此,为了解决问题,提出了其它解决方案,包括:·采用所谓的容错机器设计,其中机器设计成能够在可能的故障情况的子集下安全运行。但是,由于此类设计可能不能够适应子集外部的故障,它们最多仅提供部分解决方案。·将在发电机的传动系中并入机械分离机构。这移除了对发电机的机械输入,但是典型地增加了成本、重量和复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电机以不同的方式解决了问题,即在检测到故障的情况下通过将磁通从与定子线圈绕组联结的定子芯体区域转移开,且由此移除在定子绕组中的感应电压,该感应电压为有破坏性的短路电流的来源。因此,在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永磁电机,其具有:轴线;转子,其围绕轴线旋转且支承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磁电机,具有:轴线(28);转子(30),其围绕所述轴线旋转且支承成周向排的永磁体(32);定子(34),其与所述转子和所述轴线同轴,所述定子具有承载相应的线圈绕组的成周向排的定子齿(36),所述齿为由所述磁体产生的磁通提供路径,由此当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时电磁地联结所述磁体和所述线圈;其中,所述齿具有所述线圈绕组安装于其上的相应的芯体部分(36a)和定位在所述芯体部分和所述转子之间的相应的末梢部分(36b),所述成周向排的末梢部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围绕所述轴线可控制地旋转,在所述第一位置,各齿的所述末梢部分和所述芯体部分在角度上对齐,以增强所述磁体和所述线圈之间的磁通联...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9.26 GB 1715540.91.一种永磁电机,具有:轴线(28);转子(30),其围绕所述轴线旋转且支承成周向排的永磁体(32);定子(34),其与所述转子和所述轴线同轴,所述定子具有承载相应的线圈绕组的成周向排的定子齿(36),所述齿为由所述磁体产生的磁通提供路径,由此当所述转子相对于所述定子旋转时电磁地联结所述磁体和所述线圈;其中,所述齿具有所述线圈绕组安装于其上的相应的芯体部分(36a)和定位在所述芯体部分和所述转子之间的相应的末梢部分(36b),所述成周向排的末梢部分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围绕所述轴线可控制地旋转,在所述第一位置,各齿的所述末梢部分和所述芯体部分在角度上对齐,以增强所述磁体和所述线圈之间的磁通联结,在所述第二位置,各齿的所述末梢部分旋转成不与它的芯体部分在角度上对齐,以减少所述磁体和所述线圈之间的磁通联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末梢部分被偏压到所述第二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末梢部分被弹簧偏压到所述第二位置。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末梢部分在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之后与所述芯体部分滑动地接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末梢部分和所述芯体部分具有相应的配合面(38),当所述末梢部分在旋转至所述第一位置之后与所述芯体部分滑动地接合时,所述配合面阻止所述末梢部分旋转超过所述第一位置。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位置,第一间隙打开以使所述末梢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EFH庄GW耶韦尔
申请(专利权)人:劳斯莱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英国,GB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