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钻井用液动冲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922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井用液动冲击器,属于油气勘探中硬岩层钻井工具技术领域,由上接头、配流阀、本体、上配流盖、下配流盖、缸体、活塞、下腔密封套、冲锤、密封盒、下接头、卡环、砧子组成,缸体位于本体内腔上部,缸体内部分为上、下两腔,上腔内开有通孔,缸体的外圆柱面上沿轴向对称开有的短槽和长槽,在短槽和长槽之间轴向开有与通孔相通的过流槽,上配流盖和下配流盖分别置于缸体外圆柱面上所开的短槽和长槽中,配流阀置于缸体上腔中,活塞放置于缸体下腔内,冲锤与活塞下端通过螺纹连接为一体,砧子位于冲锤下方,通过砧子卡环卡接在下接头的中空孔内,它可大幅度地提高硬地层的钻井速度,降低钻井成本,并有效控制井斜,提高井身质量,减少钻具损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井用液动冲击器,由上接头(1)、配流阀(2)、本体(18)、上配流盖(8)、下配流盖(14)、缸体(10)、活塞(15)、下腔密封套(19)、冲锤(20)、密封盒(21)、下接头(23)、卡环(24)、砧子(25)组成,上接头(1)下端依次螺纹连接本体(18)、下接头(23),其特征在于缸体(10)位于本体内腔上部,缸体(10)内部分为上、下两腔,上腔内开有通孔(9),缸体(10)的外圆柱面上沿轴向对称开有的短槽和长槽,在短槽和长槽之间轴向开有与通孔(9)相通的过流槽,上配流盖(8)和下配流盖(14)分别置于缸体(10)外圆柱面上所开的短槽和长槽中,上配流盖(8)的上端和下端设有进口(4)和出口(13)及与进口(4)和出口(13)相连通的上配流腔(7),下配流盖(14)的上端和下端设有进口(5)和出口(17)及与进口(5)和出口(17)相连通的下配流腔(11);配流阀(2)置于缸体(10)上腔中,配流阀(2)下部外体沿圆周方向对称开有上通孔(3)和下通孔(6),上通孔(3)和下通孔(6)分别与上配流盖(8)的进口(4)和下配流盖(14)的进口(5)相通;活塞(15)放置于缸体(10)下腔内,活塞(15)与缸体(10)内壁之间形成活塞上腔(12)和活塞下腔(16),活塞上腔(12)通过上配流盖(8)的出口(13)与上配流腔(7)相通,活塞下腔(16)通过下配流盖的出口(17)与下配流腔(11)相通;冲锤(20)与活塞(15)下端通过螺纹连接为一体;下腔密封套(19)置于冲锤(20)与本体(18)内壁之间的环空内,并与缸体(10)下端螺纹连接;砧子(25)位于冲锤(20)下方,下端与钻头螺纹连接,并通过砧子卡环(24)卡接在下接头(23)的中空孔内,砧子(25)上部与本体(18)内壁的环空内设有密封盒(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起昱张雨生董国庆陈祥久胡春梅王爱芳张克胜吴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