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74921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50‑70℃环境中,待化成的锂离子电池搁置8~12分钟,进行第一次恒流充电,电流0.05~0.15C,时间40~70分钟,上限电压3.7~4.2V,压力0.05~0.35MPa;搁置3~8分钟,进行第二次恒流充电;搁置3~7分钟,进行第三次恒流充电;搁置5分钟,结束化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有效的缩短了化成时间,提高化成工艺效率,提高SEI膜稳定性,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降低了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能源越来越接近枯竭,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新能源的使用正更多的吸引人们的目光。新能源之一的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电压、低自放电、无记忆效应、长循环寿命等优点,在3C电子消费产品、电动车等行业应用越来越多。在汽车行业,电动车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车的动力核心,决定了电动车的性能,但是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成本、循环性能等关键指标,严重制约着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影响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成本和循环性能的关键工序就是化成工序。化成工序能够激活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活性物质进行化学反应,同时电解液成膜成分在负极表面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SEI膜是Li+的优良导体,能够让锂离子在其中自由穿梭,进入负极表面,进行嵌脱锂工作,同时又是良好的电子绝缘体,能有效的防止溶剂分子的共嵌入,避免因溶剂分子共嵌入对电极材料造成破坏,大大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相对锂离子电池的其它制造工序,传统的化成工艺相对来说耗时比较长。公布号CN107732314A的中国专利技术申请专利公开了一种改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50‑70℃环境中进行化成工序,待化成的锂离子电池搁置8~12分钟,进行第一次恒流充电,充电电流0.05~0.15C,充电时间40~70分钟,充电上限电压3.7~4.2V,充电压力0.05~0.35MPa;搁置3~8分钟,进行第二次恒流充电,充电电流0.2~0.4C,充电时间12~25分钟,充电上限电压3.7~4.2V,充电压力0.05~0.35MPa;搁置3~7分钟,进行第三次恒流充电,充电电流0.4~0.7C,充电时间60~100分钟,充电上限电压3.7~4.2V,充电压力0.5~0.8MPa;搁置5分钟,结束化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50-70℃环境中进行化成工序,待化成的锂离子电池搁置8~12分钟,进行第一次恒流充电,充电电流0.05~0.15C,充电时间40~70分钟,充电上限电压3.7~4.2V,充电压力0.05~0.35MPa;搁置3~8分钟,进行第二次恒流充电,充电电流0.2~0.4C,充电时间12~25分钟,充电上限电压3.7~4.2V,充电压力0.05~0.35MPa;搁置3~7分钟,进行第三次恒流充电,充电电流0.4~0.7C,充电时间60~100分钟,充电上限电压3.7~4.2V,充电压力0.5~0.8MPa;搁置5分钟,结束化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化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如下,在55-65℃环境中进行化成工序,待化成的锂离子电池搁置9~11分钟,进行第一次恒流充电,充电电流0.08~0.13C,充电时间50~65分钟,充电上限电压3.8~4.0V,...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娟赵家兴杨允杰王浩然陈曦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冠城瑞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