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填充芯模的空心楼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4099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心楼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填充芯模的空心楼盖,包括钢筋架,所述钢筋架的上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钢筋架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滑轨,两个所述连接滑轨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支撑块。该便于填充芯模的空心钢筋架,当吸盘吸附芯模后,电机通过齿轮和齿圈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带动螺纹转杆正转,螺纹转杆带动螺纹套筒沿着滑轨向下移动,螺纹套筒通过中空块和竖杆带动吸盘向下移动,当移动至芯模填充至安装槽内时,关闭气泵开关,将芯模松开,电机通过齿轮和齿圈带动螺纹转杆反转,螺纹转杆带动螺纹套筒向上移动,螺纹套筒通过中空块和竖杆带动吸盘向上移动,进行下一个工作循环,从而达到方便填充芯模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填充芯模的空心楼盖
本技术涉及空心楼盖
,具体为一种便于填充芯模的空心楼盖。
技术介绍
空心楼盖是一种现浇钢筋砼空心楼盖;也叫现浇无梁空心楼盖,安装芯模产品后现浇而成的空心无明梁楼盖,空心楼盖,包括钢筋、砼、芯模,芯模埋置在钢筋砼中,其特征在于芯模内填充有轻质材料,空心楼盖是一种技术,不是一种产品,空心楼盖优异的抗震性能在汶川大地震中得到了真实地反映,在都江堰、德阳、成都等地做了近三百个空心楼盖工程,没有一例因地震出现裂缝,更无破坏和垮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建设,空心楼盖技术因为其因为其优异的抗震性能逐渐的取代传统的楼盖技术,在空心楼盖技术中,芯模的填充越发显得尤为重要,市面上传统的施工过程中,往往采用人工填充,费时费力,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故而提出一种便于填充芯模的空心楼盖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填充芯模的空心楼盖,具备便于填充等优点,解决了人工填充,费时费力,而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便于填充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填充芯模的空心楼盖,包括钢筋架,所述钢筋架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填充芯模的空心楼盖,包括钢筋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架(1)的上部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钢筋架(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滑轨(27),两个所述连接滑轨(27)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支撑块(26),左方所述支撑块(26)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托板(3),所述托板(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4),所述第一轴承(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转杆(5),所述螺纹转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圈(6),所述托板(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位于所述第一轴承(4)的左方,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8),所述齿轮(8)与所述齿圈(6)相啮合,所述螺纹转杆(5)的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填充芯模的空心楼盖,包括钢筋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架(1)的上部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钢筋架(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滑轨(27),两个所述连接滑轨(27)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支撑块(26),左方所述支撑块(26)的上部固定连接有托板(3),所述托板(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4),所述第一轴承(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纹转杆(5),所述螺纹转杆(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齿圈(6),所述托板(3)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电机(7),所述电机(7)位于所述第一轴承(4)的左方,所述电机(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齿轮(8),所述齿轮(8)与所述齿圈(6)相啮合,所述螺纹转杆(5)的外表面套设有螺纹套筒(9),所述螺纹套筒(9)和所述螺纹转杆(5)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筒(9)的右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11),所述第二轴承(11)的内部固定连有内部中空的螺纹柱(12),所述螺纹柱(12)的右端穿插设置有螺纹杆(13),所述螺纹柱(12)与所述螺纹杆(13)螺纹连接,右方所述支撑块(26)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4),所述安装板(14)的左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滑轨(15),所述滑轨(1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滑块(16),所述连接杆(10)的下部固定连接有内部中空的中空块(17),所述中空块(17)的内顶壁上固定连接有弹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小建郭冬芬顾彬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立创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