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73713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内抽组件,内抽组件包括内抽块和用于带动内抽块移动的至少一个内抽单元,内抽单元包括引导杆、弹性元件和碰撞块;内抽块外表面的周向边沿设置有与塑件开口上的圆角匹配的弧形凹陷部,引导杆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固定端与内抽块固定连接,引导杆自由穿设于导向通孔内,引导杆上设有一限位凸起部,弹性元件套设于引导杆上并被限位凸起部压缩于限位孔内,碰撞块用于固定连接于靠近自由端的滑块上。该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实现塑件顺利顶出的情况下,不破坏产品的美观度。

Inside Pumping Mechanism of Injection Mold Slider Linka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jection mould slider linkage internal pull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one group of internal pulling components. The internal pull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n internal pulling block and at least one internal pulling unit for driving the movement of the internal pulling block. The internal pulling unit comprises a guide rod, an elastic element and a collision block. The circumferential edge of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inner pull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n arc depression matching the circular angle on the opening of the plastic part. One end is a fixed end, the other end is a free end. The fixed end is fixed with the inner pulling block. The guide rod is free to pass through the guide hole. The guide rod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 protrusion part. The elastic element is set on the guide rod and compressed in the limit hole by the limit protrusion part. The collision block is used to fix the slide block near the free end. The slider linkage mechanism of the injection mould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and does not destroy the beauty of the product when the plastic parts are ejected smooth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技术
,特别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
技术介绍
注塑技术目前已经广泛使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领域,而塑料产品的质量好坏和性能高低与注塑模具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对于内部有开口或开孔的塑件产品,最早的产品内部开口上一般没有圆角设计,直接利用滑块即可实现注塑模具的合模和开模;而随着消费者对产品的外观及使用要求要求越来越高,注塑产品的内部开口一般均设计有圆角,使产品更美观、无利角、手感佳;如图7~8所示,塑件产品开口外围的内侧壁向外凸出形成圆角R,当塑件往Z向顶出时,圆角R处与动模分型面P面相撞无法顶出,则此圆角就形成倒扣无法顶出,一般使用内抽机构使塑件产品顶出时避免倒扣圆角R与动模分型面P处相撞,即通过内抽机构运动使P面往内侧移动留出空间从而塑件顶出时倒扣圆角不发生干涉,现有的塑件产品内侧圆角内抽机构的解决的方法是:使用斜顶块顶出制件,但是这种方式会使得产品内侧产生夹线,影响美观度;还有的利用油缸带动斜抽芯等结构,若产品内侧空间不够,则油缸内抽结构无法实施,在空间足够的情况下,油缸带动斜抽芯机构,结构复杂,加工困难,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实现塑件顺利顶出的情况下,不破坏产品的美观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包括至少一组内抽组件,所述内抽组件包括内抽块和用于带动所述内抽块移动的至少一个内抽单元,所述内抽单元包括引导杆、弹性元件和碰撞块;注塑模具的动模侧壁上对应于塑件开口处开设有一用于嵌置所述内抽块的容置槽,注塑模具的动模内开设有同轴设置的导向通孔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导向通孔的内径;所述内抽块外表面的周向边沿设置有与塑件开口上的圆角匹配的弧形凹陷部,所述引导杆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内抽块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杆自由穿设于所述导向通孔内,所述引导杆上设有一限位凸起部,所述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引导杆上并被所述限位凸起部压缩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碰撞块用于固定连接于靠近所述自由端的滑块上;合模时,靠近所述自由端的滑块压向动模使所述碰撞块碰撞所述自由端,所述引导杆在所述导向通孔内轴向移动推动所述内抽块压紧于靠近所述固定端的滑块上并使所述内抽块的底面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底面之间形成预定间距;开模时,靠近所述自由端的滑块远离动模使所述碰撞块与所述引导杆分离,所述引导杆受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带动所述内抽块脱离靠近所述固定端的滑块,使所述内抽块的底面压紧于所述容置槽的内底面上并使所述内抽块缩回于所述容置槽内。优选的,待注塑件的侧壁上具有两个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包括两组内抽组件,两组所述内抽组件分别为第一内抽组件和第二内抽组件;所述第一内抽组件的内抽块和内抽单元分别为第一内抽块和第一内抽单元,所述第一内抽单元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内抽块移动,所述第一内抽单元的所述引导杆、弹性元件和碰撞块分别为第一引导杆、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一碰撞块;所述第二内抽组件的内抽块和内抽单元分别为第二内抽块和第二内抽单元,所述第二内抽单元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内抽块移动,所述第二内抽单元的所述引导杆、弹性元件和碰撞块分别为第二引导杆、第二弹性元件和第二碰撞块;注塑模具的动模侧壁上对应于第一开口处和第二开口处分别开设的容置槽分别为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容置槽分别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内抽块和所述第二内抽块,注塑模具的动模内开设的用于穿设所述第一引导杆的导向通孔为第一导向通孔,注塑模具的动模内开设的用于穿设所述第二引导杆的导向通孔为第二导向通孔,注塑模具上与所述第一导向通孔同轴设置的限位孔为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导向通孔的内径;注塑模具上与所述第二导向通孔同轴设置的限位孔为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导向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一内抽块外表面的周向边沿设置的弧形凹陷部为第一弧形凹陷部,所述第一弧形凹陷部与第一开口上的圆角匹配,所述第一引导杆的固定端为第一固定端,自由端为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内抽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引导杆自由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通孔内,所述第一引导杆上的限位凸起部为第一限位凸起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引导杆上并被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部压缩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内;所述第二内抽块外表面的周向边沿设置的弧形凹陷部为第二弧形凹陷部,所述第二弧形凹陷部与第二开口上的圆角匹配,所述第二引导杆的固定端为第二固定端,自由端为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内抽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引导杆自由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向通孔内,所述第一内抽块上对应于所述第二引导杆的位置设置有能够使所述第二引导杆自由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内抽块上对应于所述第一引导杆的位置设置有能够使所述第一引导杆自由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引导杆上的限位凸起部为第二限位凸起部,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第二引导杆上并被所述第二限位凸起部压缩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靠近所述第一自由端的滑块为第一滑块,靠近所述第二自由端的滑块为第二滑块,所述第一碰撞块用于固定连接于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二碰撞块用于固定连接于第二滑块上;合模时,所述第一滑块压向动模使所述第一碰撞块碰撞所述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引导杆在所述第一导向通孔内轴向移动推动所述第一内抽块压紧于所述第二滑块上并使所述第一内抽块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内底面之间形成第一预定间距;同时,所述第二滑块压向动模使所述第二碰撞块碰撞所述第二自由端,所述第二引导杆在所述第二导向通孔内轴向移动推动所述第二内抽块压紧于所述第一滑块上并使所述第二内抽块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内底面之间形成第二预定间距;开模时,所述第一滑块远离动模使所述第一碰撞块与所述第一引导杆分离,所述第一引导杆受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带动所述第一内抽块脱离所述第二滑块,使所述第一内抽块的底面压紧于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内底面上并使所述第一内抽块缩回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同时,所述第二滑块远离动模使所述第二碰撞块与所述第二引导杆分离,所述第二引导杆受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带动所述第二内抽块脱离所述第一滑块,使所述第二内抽块的底面压紧于所述第二容置槽的内底面上并使所述第二内抽块缩回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均为弹簧。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处的圆角半径为R1,所述第一预定间距>R1+3mm。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口处的圆角半径为R2,所述第二预定间距>R2+3mm。优选的,所述第一引导杆的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内抽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引导杆的所述第二固定端与所述第二内抽块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碰撞块的端部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用于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碰撞块的端部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用于与第二滑块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内抽组件包括一个所述第一内抽块和两个所述第一内抽单元,所述第二内抽组件包括一个所述第二内抽块和两个所述第二内抽单元。优选的,所述限位凸起部为沿所述引导杆径向向外凸出设置的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内抽组件,所述内抽组件包括内抽块和用于带动所述内抽块移动的至少一个内抽单元,所述内抽单元包括引导杆、弹性元件和碰撞块;注塑模具的动模侧壁上对应于塑件开口处开设有一用于嵌置所述内抽块的容置槽,注塑模具的动模内开设有同轴设置的导向通孔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导向通孔的内径;所述内抽块外表面的周向边沿设置有与塑件开口上的圆角匹配的弧形凹陷部,所述引导杆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内抽块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杆自由穿设于所述导向通孔内,所述引导杆上设有一限位凸起部,所述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引导杆上并被所述限位凸起部压缩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碰撞块用于固定连接于靠近所述自由端的滑块上;合模时,靠近所述自由端的滑块压向动模使所述碰撞块碰撞所述自由端,所述引导杆在所述导向通孔内轴向移动推动所述内抽块压紧于靠近所述固定端的滑块上并使所述内抽块的底面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底面之间形成预定间距;开模时,靠近所述自由端的滑块远离动模使所述碰撞块与所述引导杆分离,所述引导杆受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带动所述内抽块脱离靠近所述固定端的滑块,使所述内抽块的底面压紧于所述容置槽的内底面上并使所述内抽块缩回于所述容置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内抽组件,所述内抽组件包括内抽块和用于带动所述内抽块移动的至少一个内抽单元,所述内抽单元包括引导杆、弹性元件和碰撞块;注塑模具的动模侧壁上对应于塑件开口处开设有一用于嵌置所述内抽块的容置槽,注塑模具的动模内开设有同轴设置的导向通孔和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径大于所述导向通孔的内径;所述内抽块外表面的周向边沿设置有与塑件开口上的圆角匹配的弧形凹陷部,所述引导杆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内抽块固定连接,所述引导杆自由穿设于所述导向通孔内,所述引导杆上设有一限位凸起部,所述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引导杆上并被所述限位凸起部压缩于所述限位孔内,所述碰撞块用于固定连接于靠近所述自由端的滑块上;合模时,靠近所述自由端的滑块压向动模使所述碰撞块碰撞所述自由端,所述引导杆在所述导向通孔内轴向移动推动所述内抽块压紧于靠近所述固定端的滑块上并使所述内抽块的底面与所述容置槽的内底面之间形成预定间距;开模时,靠近所述自由端的滑块远离动模使所述碰撞块与所述引导杆分离,所述引导杆受所述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带动所述内抽块脱离靠近所述固定端的滑块,使所述内抽块的底面压紧于所述容置槽的内底面上并使所述内抽块缩回于所述容置槽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其特征在于:待注塑件的侧壁上具有两个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注塑模具滑块联动内抽机构包括两组内抽组件,两组所述内抽组件分别为第一内抽组件和第二内抽组件;所述第一内抽组件的内抽块和内抽单元分别为第一内抽块和第一内抽单元,所述第一内抽单元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内抽块移动,所述第一内抽单元的所述引导杆、弹性元件和碰撞块分别为第一引导杆、第一弹性元件和第一碰撞块;所述第二内抽组件的内抽块和内抽单元分别为第二内抽块和第二内抽单元,所述第二内抽单元用于带动所述第二内抽块移动,所述第二内抽单元的所述引导杆、弹性元件和碰撞块分别为第二引导杆、第二弹性元件和第二碰撞块;注塑模具的动模侧壁上对应于第一开口处和第二开口处分别开设的容置槽分别为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和所述第二容置槽分别用于容置所述第一内抽块和所述第二内抽块,注塑模具的动模内开设的用于穿设所述第一引导杆的导向通孔为第一导向通孔,注塑模具的动模内开设的用于穿设所述第二引导杆的导向通孔为第二导向通孔,注塑模具上与所述第一导向通孔同轴设置的限位孔为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导向通孔的内径;注塑模具上与所述第二导向通孔同轴设置的限位孔为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导向通孔的内径;所述第一内抽块外表面的周向边沿设置的弧形凹陷部为第一弧形凹陷部,所述第一弧形凹陷部与第一开口上的圆角匹配,所述第一引导杆的固定端为第一固定端,自由端为第一自由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内抽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引导杆自由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通孔内,所述第一引导杆上的限位凸起部为第一限位凸起部,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引导杆上并被所述第一限位凸起部压缩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内;所述第二内抽块外表面的周向边沿设置的弧形凹陷部为第二弧形凹陷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军辉赵志超胡向荣林发标谢青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跃飞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