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阀门外壳铸造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73561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03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阀门外壳铸造冷却装置,包括储液箱、锥形顶罩、风扇、加强筋板、排气管、抽水泵、第一连接管、第一分水管、第二连接管、盘管、散热槽、第三连接管、第二分水管、第四连接管、增压泵、回水管、直管、雾化喷头、支撑脚、阀门和玻璃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在对多个管道阀门外壳进行铸造时,通过多个盘管可同时对其进行冷却,盘管可环绕在铸造的腔体四周,通过抽水泵以及增压泵使冷却液体在各个管道中进行循环,使冷却后的液体从盘管内部流过,从而可对腔体四周的铸造砂进行吸热,实现管道阀门外壳铸造时的冷却;在进行冷却时,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体通过增压泵、雾化喷头以及风扇,可有效的对其进行散热。

A Casting Cooling Device for Pipeline Valve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sting cooling device for the casing of a pipe valve, which comprises a liquid storage tank, a conical top cover, a fan, a reinforcing rib plate, an exhaust pipe, a pumping pump, a first connecting pipe, a first water distribution pipe, a second connecting pipe, a coil pipe, a radiation tank, a third connecting pipe, a second water distribution pipe, a fourth connecting pipe, a booster pump, a backwater pipe, a straight pipe, a atomizing nozzle, a support foot, a valve and a pipe. Glass plate. The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When casting a plurality of pipe valves, the coil can be cooled simultaneously through a plurality of coils. The coil can be surrounded by the casting chamber. The cooling liquid can be circulated in each pipeline through the pumps and booster pumps, so that the cooled liquid can flow through the coil, thus the casting sand around the chamber can be absorbed heat. The cooling of the pipe valve shell during casting; the cooling liquid after absorbing heat can effectively dissipate heat through the booster pump, atomizing nozzle and fan when coo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阀门外壳铸造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造冷却装置,具体为一种管道阀门外壳铸造冷却装置,属于管道阀门外壳铸造冷却应用

技术介绍
在流体管道系统中,管道阀门是控制元件,其主要作用是隔离设备和管道系统、调节流量、防止回流、调节和排泄压力;在进行管道阀门制造时,其壳体一般通过铸造的形式进行加工。在进行管道阀门外壳铸造加工时,铸造后,需要进行冷却,目前缺少专门对管道阀门外壳铸造进行冷却的装置,可能不便于管道阀门外壳铸造的批量加工;而目前的冷却装置,冷却液体在吸收热量后,一般流入弯折的管道中,然后配合风扇吹风进行冷却,冷却时的散热面积较小,一般处于封闭状态,冷却液体缺少蒸发,从而可能会降低冷却装置整体的散热效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管道阀门外壳铸造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管道阀门外壳铸造冷却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管道阀门外壳铸造冷却装置,包括储液箱、盘管、抽水泵、若干个第二连接管以及增压泵,所述储液箱顶部开口处焊接有锥形顶罩,所述锥形顶罩顶部中心处嵌合安装有风扇,所述锥形顶罩顶部固定连通两个对称设置的排气管;所述抽水泵安装在储液箱底部,且抽水泵的排水口与第一连接管一端连通,所述抽水泵的进水口与储液箱底部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另一端与第一分水管的中部连通,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均与第一分水管内部连通,其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分别与第一分水管两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末端连通盘管,所述盘管末端与第三连接管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末端与第二分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分水管中部连通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末端与增压泵的进水口连通,且增压泵固定安装在储液箱侧壁,所述增压泵的排水口连通回水管,所述回水管末端与直管一端连通,且直管位于储液箱顶部,所述直管末端与储液箱一侧内壁焊接,所述直管顶部表面固定连通两个雾化喷头,所述直管与回水管连接处焊接在储液箱侧壁内部,所述储液箱表面嵌合安装有玻璃板。优选的,所述盘管为螺旋型结构,且盘管外壁均匀开有若干个散热槽。优选的,所述储液箱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支撑脚。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表面固定安装有阀门。优选的,所述锥形顶罩截面为倒置的梯形结构。优选的,所述风扇与锥形顶罩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加强筋板。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管数目为若干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三连接管末端分别与第二分水管两端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装置结构合理,设计新颖,在对多个管道阀门外壳进行铸造时,通过多个盘管可同时对其进行冷却,盘管可环绕在铸造的腔体四周,通过抽水泵以及增压泵使冷却液体在各个管道中进行循环,使冷却后的液体从盘管内部流过,从而可对腔体四周的铸造砂进行吸热,实现管道阀门外壳铸造时的冷却,适用于管道阀门外壳的批量加工;2、在进行冷却时,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体通过增压泵、雾化喷头以及风扇,可有效的对其进行散热,雾化喷头使冷却液体以雾状进行喷出,可有效的增加散热时的散热面积,且部分冷却液体可实现汽化,从而可提高该冷却装置整体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锥形顶罩顶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盘管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储液箱与玻璃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储液箱,2、锥形顶罩,3、风扇,4、加强筋板,5、排气管,6、抽水泵,7、第一连接管,8、第一分水管,9、第二连接管,10、盘管,1001、散热槽,11、第三连接管,12、第二分水管,13、第四连接管,14、增压泵,15、回水管,16、直管,17、雾化喷头,18、支撑脚,19、阀门,20、玻璃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管道阀门外壳铸造冷却装置,包括储液箱1、盘管10、抽水泵6、若干个第二连接管9以及增压泵14,储液箱1用于存储冷却液体,所述储液箱1顶部开口处焊接有锥形顶罩2,所述锥形顶罩2顶部中心处嵌合安装有风扇3,所述锥形顶罩2顶部固定连通两个对称设置的排气管5,风扇3为冷却液体冷却时提供吹风,排气管5用于锥形顶罩2的排气,排气管5具有足够的长度,可避免冷却液体从锥形顶罩2内部飞出,排气管5可为储液箱1添加冷却液体;所述抽水泵6安装在储液箱1底部,且抽水泵6的排水口与第一连接管7一端连通,所述抽水泵6的进水口与储液箱1底部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7另一端与第一分水管8的中部连通,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管9一端均与第一分水管8内部连通,其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管9一端分别与第一分水管8两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9末端连通盘管10,所述盘管10末端与第三连接管11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11末端与第二分水管12连通,所述第二分水管12中部连通第四连接管13,所述第四连接管13末端与增压泵14的进水口连通,且增压泵14固定安装在储液箱1侧壁,增压泵14对通过的液体进行增压处理,所述增压泵14的排水口连通回水管15,所述回水管15末端与直管16一端连通,且直管16位于储液箱1顶部,所述直管16末端与储液箱1一侧内壁焊接,所述直管16顶部表面固定连通两个雾化喷头17,雾化喷头17使增压后的冷却液体以雾状喷出,增加散热面积,所述直管16与回水管15连接处焊接在储液箱1侧壁内部,所述储液箱1表面嵌合安装有玻璃板20,用于观察储液箱1内部。所述盘管10为螺旋型结构,且盘管10外壁均匀开有若干个散热槽1001,散热槽1001可有效的增加盘管10的吸热面积;所述储液箱1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支撑脚18,支撑脚18对储液箱1进行支撑,为抽水泵6提供安装空间;所述第一连接管7表面固定安装有阀门19,阀门19起到控制第一连接管7开、闭的作用;所述锥形顶罩2截面为倒置的梯形结构,便于落到锥形顶罩2内壁的液体流回储液箱1;所述风扇3与锥形顶罩2连接处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加强筋板4,对风扇3与锥形顶罩2的固定进行增强;所述第三连接管11数目为若干个,其中两个所述第三连接管11末端分别与第二分水管12两端连接,便于若干个第三连接管11中的液体汇流到第二分水管12中。本技术在使用时,本申请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在进行铸造时,将盘管10埋在铸造腔体的四周,在铸造后,需要进行冷却时,可启动抽水泵6和增压泵14,使储液箱1中的冷却液体通过第一连接管7进行第一分水管8,然后通过第二连接管9流入各个盘管10中,盘管10对腔体四周的热量进行吸收,对其进行降温,然后通过第三连接管11流入第二分水管12,接着通过第二分水管12进入第四连接管13,通过增压泵14进行增压后,依次通过回水管15以及直管16,然后从雾化喷头17以雾状的形式喷出,进入锥形顶罩2内部,同时通过风扇3为其进行吹风,实现冷却液体的散热,冷却液体在锥形顶罩2停留一定时间后,由于重力作用,落到锥形顶罩2内壁或直接落入储液箱1内部,落到锥形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阀门外壳铸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箱(1)、盘管(10)、抽水泵(6)、若干个第二连接管(9)以及增压泵(14),所述储液箱(1)顶部开口处焊接有锥形顶罩(2),所述锥形顶罩(2)顶部中心处嵌合安装有风扇(3),所述锥形顶罩(2)顶部固定连通两个对称设置的排气管(5);所述抽水泵(6)安装在储液箱(1)底部,且抽水泵(6)的排水口与第一连接管(7)一端连通,所述抽水泵(6)的进水口与储液箱(1)底部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7)另一端与第一分水管(8)的中部连通,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管(9)一端均与第一分水管(8)内部连通,其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管(9)一端分别与第一分水管(8)两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9)末端连通盘管(10),所述盘管(10)末端与第三连接管(11)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11)末端与第二分水管(12)连通,所述第二分水管(12)中部连通第四连接管(13),所述第四连接管(13)末端与增压泵(14)的进水口连通,且增压泵(14)固定安装在储液箱(1)侧壁,所述增压泵(14)的排水口连通回水管(15),所述回水管(15)末端与直管(16)一端连通,且直管(16)位于储液箱(1)顶部,所述直管(16)末端与储液箱(1)一侧内壁焊接,所述直管(16)顶部表面固定连通两个雾化喷头(17),所述直管(16)与回水管(15)连接处焊接在储液箱(1)侧壁内部,所述储液箱(1)表面嵌合安装有玻璃板(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阀门外壳铸造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箱(1)、盘管(10)、抽水泵(6)、若干个第二连接管(9)以及增压泵(14),所述储液箱(1)顶部开口处焊接有锥形顶罩(2),所述锥形顶罩(2)顶部中心处嵌合安装有风扇(3),所述锥形顶罩(2)顶部固定连通两个对称设置的排气管(5);所述抽水泵(6)安装在储液箱(1)底部,且抽水泵(6)的排水口与第一连接管(7)一端连通,所述抽水泵(6)的进水口与储液箱(1)底部连通,所述第一连接管(7)另一端与第一分水管(8)的中部连通,若干个所述第二连接管(9)一端均与第一分水管(8)内部连通,其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管(9)一端分别与第一分水管(8)两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9)末端连通盘管(10),所述盘管(10)末端与第三连接管(11)一端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11)末端与第二分水管(12)连通,所述第二分水管(12)中部连通第四连接管(13),所述第四连接管(13)末端与增压泵(14)的进水口连通,且增压泵(14)固定安装在储液箱(1)侧壁,所述增压泵(14)的排水口连通回水管(15),所述回水管(15)末端与直管(16)一端连通,且直管(16)位于储液箱(1)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振杰张彧凌培丰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钱氏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